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距离机器人送货还有多远?

2018-12-06 10:06 性质:转载 作者:锌财经 来源:锌财经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美国历史学家弗里曼作过一个比喻——制造业好比《圣经》中威力无比的巨兽“比希莫斯”,有着足以和国家相抗衡的洪荒之力,它所创造的繁荣是...

美国历史学家弗里曼作过一个比喻——制造业好比《圣经》中威力无比的巨兽“比希莫斯”,有着足以和国家相抗衡的洪荒之力,它所创造的繁荣是无可置疑的。

当下的制造业竞争,每个国家的思路大致相同,都将互联网和制造业这两种差异巨大的事物放在了一起。美国提出制造伙伴计划,德国是工业4.0,日本是机器人新战略,中国则是“中国制造2025”。

其中,智能制造是被提到最多的词汇。

在阿姆斯特丹,有一座由MX3D制作的人行天桥,跨越了美丽的运河。这是一座充满未来感的桥梁,制作者通过机器人和焊接机结合,创造了一台大型打印机,从而实现建筑规模的3D金属打印,建造出一座呈现出有机形状的桥梁。



由MX3D制作的人行天桥

这是制造装备逐步发展为智能装备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开发智能产品,自下而上建立智能产线,打造智能工厂,甚至实现智能决策,都是智能制造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处于“微笑曲线”中端的制造,曾被认为是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利润微薄。随着制造业的转型,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制造将会拉平微笑曲线。

但这场决定生死的转型之战,并不那么容易。

时至今日,当你走进国内的制造工厂,仍旧能看到很多传统的机器设备。在一些特殊的节点,仓库里的货物和工人拥堵不堪,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另一面,倒有部分企业愿意接受数额庞大的费用进行了改造,却在之后的实操中遇到大量问题,常常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认为自己“踩坑”了。



图片源于网络

所以,如何把智能制造落到实处?数字化转型是否仅仅意味着“机器替代人”?科技企业又如何引导制造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在本期锌财经新制造月线下沙龙,我们邀请了杉帝科技创始人虞洋、阿里云高级专家周永良、Syrius炬星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罗璇、利富豪机电CEO高冠敏,他们从各自的领域出发,探讨了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与挑战。

智能制造要从源头开始



美国强调微笑曲线,主控附加值更高的两端,设计和品牌。由于美国在计算机工业革命占据了先头,所有跟计算机相关的软硬件,全都以它为主,控制了核心。另一方面是品牌技术的重要性,比如苹果手机的制造,国外不认中国是个制造商,因为我们不能决定产品如何去诞生、设计。单纯做拼装,这不是制造。

中国的智能制造,要从低往上走,从源头开始。这才是目前转型源动力。

根据中国工程院的数据,中国制造企业最想解决的问题中,排行前三的分别是减少用工、提升品质、提高生产效率。“降本增效”是主旋律。


如何让技术落地、推动转型呢?以杉帝科技为例,我们数据化的核心是智能化改造的前端——实现数字化系统,能够给制造业客户提供私有云(自建服务器)和公有云的全面方案,最终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

真正将企业的大数据进行积累和利用,并且优化沟通、销售、生产、设计等流程。比如,给予数据化之后,我们知道了复杂零部件的协同设计分享,知道了工厂一线工人如何组装看板,给他们的指导细化到安装步骤、安装零件、使用工具,这大大降低了制造企业的培训成本。

完成这一系列改造的制造业企业,我相信它再去换产线、用机器换人都非常轻松,因为它的数据系统已经完成了。


阿里做的只是一小部分


之前很多人爱提“互联网+”,但我更喜欢的说法是“制造业+互联网”。如果从工业角度来说,制造业有一些先天的行业性积累,这种长时间的积累在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

智能制造,一半是做创新,一半是尊重传统,强调的是互联网和工业两种文明的融合。融合体现在几个方面,AI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实现全价值链协同,以及云计算实现IT资源的普惠。这其中最典型的应用,是电商、移动支付、IM(即时通讯)、共享单车。

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阿里现在主要在做的是“中台”。其中侧重的是企业互联网架构, 在“业务中台”模式下,前端业务部门可以快速搭建新业务场景,比如会员中心、商品中心、物流中心等。除此之外,还有数据中台、AI中台、区块链中台。



摘自《企业核心业务数字化转型最佳实践》

在阿里内部,中台技术支撑着我们的电商、物流、金融的业务。我们会把这些技术输入到一些专业的领域,比如央企、大体量的电商平台等。同时,我们也会把这一些技术应用到制造业中。制造业变化多、角度多,这意味着中台在偏客户端应用的角度也会非常多。

后来我们总结了阿里云的三维设计服务、人工智能应用等,我们相信,最终这些服务会进入工业设计环节。

在目前制造业生态圈中,阿里做的只是一小部分,如果真正去解决一个实际工厂客户的问题,需要各领域的创业者相互配合,需要整个行业的发展。

工具是我们的切入点


今年的双十一期间,优衣库在7天内要处理500万个订单。在2万平方米的仓库里,要容纳400个拣货员。这就是目前中国仓促物流的状态,传统人力仓、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这三种方式在市场上同时出现,但传统人力仓占了绝大多数。

目前,中国95%的电商包裹都由传统人力仓生产,生产过程包括了拣货、打包、分拣等流程。可能大家看到国内很多次日到达的快递件,比国外快很多。背后的原因并不是我国自动化程度领先,而是依靠纯人力达到的。

我们在思考一种更具柔性的解决方案。11月20日,我们联合英伟达、京东物流推出了新款物流AMR(自主移动机器人)机器人,这是一款具备货物搬运和自主移动的机器人。



炬星 “AMR”

相对于货到人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来说,炬星AMR是“零改仓”,投入成本低,不会造成工厂停工;“易部署”也是它的优势,15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自动建图,不用部署Wi-Fi和服务器,不用培训员工。

在新制造过程中,我们以工具切入,希望能给制造企业多一种选择。

要赢得市场,重点还是研发


在新制造领域,物流快递已经有了一些新的解决方案。

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快递柜,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也没有很大的变化,无非是变了颜色、换了品牌。

行业的痛点很明显,设备功能局限,仅仅能满足收发快递的基本需求;社区020业务也难以落地,设备技术性能未能支撑,供应链体系难以搭建,新零售业务融入困难。除此之外,盈利模式和行业标准也未明确。

对于快递柜的痛点问题,我们进行了新的尝试。和中邮速递易合作的家邮栈项目,针对快递柜空间浪费的问题,我们尝试智能识别包裹尺寸、再用机械手自动抓取和智能存取的方法,用自主核心算法控制,提高了存储效率。除此之外,生鲜冷藏存储的食品功能、洗衣配送等新零售功能也被加入了这个项目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正在研发的还有无人机智能快递柜。早些年,亚马逊已经在做大件包裹的无人机投递,但是最终没有大范围的使用起来。因为无人机最后投递的场景无法固定。所以,我们会在机械式快递柜的顶部设计了一个顶部停机坪,顶部开舱后,包裹被顶部停机坪接收,再被送到快递柜里面,用户只用跟往常一样,输入用户码或者扫码取件。

在智能制造这一块,快递柜只是一个例子,背后是智能零售、垃圾分类等解决方案的探索。

我认为,制造企业转型要有三个立足点,制造云平台、智能终端硬软件开发和IOT云服务设备管理平台。



利富豪有20年的制造基础,我们的工厂还离不开冲床、铣床等基础设备,但是要赢得市场,重点还是在研发的模块里。

我们的新产品研发的组织架构中,研发被分为了嵌入式组、后端软件组、前端软件组、结构组和产品组,这些是我们对客户输出全产品生命周期服务的一个重要依据。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