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配?这个点关系到生产节拍和物流供给的批次,如果做到JIT,那就需要按多批次供应,对配送能力要求高,频繁的进行补货,线边尽量做到零库存。同时,这里需要和生产和整个工厂的管理结合,看生产是否需要那么快的物流节拍去配合,另外从整个生产管理的角度看是否需要做到线边零库存。
配多少?这里涉及到配送的批量,与产线工位设计密切相关,也和生产工位关联的物料相关,同时,还要考虑到装载容器,是采用工装进行装载,还是采用料盒装载,尺寸多大,一个容器有多少物料数量,这些会作为基础数据在物流分析中进行详细分析。
怎么配?智能物流在这里得以充分表现,智能工厂中主要还是考虑智能化的配送,比如采用AGV的配送,这里想强调的并不是配送智能化设备,而是将配送的规划,如路径配送批量,批次等与智能化配送工具如何融合,从实际的配送业务需求导向配送的设备,这才是科学的方法,而不是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那么如何去规划和评估,我认为还是得从流程活动中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流程进行拆分,进行系统化的数据分析甚至是模拟分析,才能做到科学的配送规划。
将智能设备在物流流程需求中进行通过充分的数据分析和模拟,结合效率与成本进行最优化配置,从系统角度看,设备可以抽象为“处理数据”的工具,在此基础上结合设备厂家的设备供应情况进行匹配和修正,毕竟不是所有的理论方案都有设备可以供应,有时候设备的供给也会成为一种约束。
将智能设备在物流流程需求中进行通过充分的数据分析和模拟,结合效率与成本进行最优化配置,从系统角度看,设备可以抽象为“处理数据”的工具,在此基础上结合设备厂家的设备供应情况进行匹配和修正,毕竟不是所有的理论方案都有设备可以供应,有时候设备的供给也会成为一种约束。
信息化建设。智能工厂中信息化是关键,也是难点之一,实现全流程的信息化,需要将多个信息化子系统进行对接,有的是已经应用很多年,有的未来开发需要预留接口,除了管理系统对接,还需要和硬件的控制系统对接等等,物流系统融入里面也是如此,仓储的WMS,订单的OMS,硬件的WCS等,都需要从实际的物流业务出发,来对智能工厂的物流系统作信息化规划,建议可以先做整体信息化架构,然后结合标准化的产品模块,再以数据交互和智能调度为核心进行二次开发。
另外,智能物流的实施需要有分阶段的实施计划,一方面是配合智能工厂的建设,包括新建工厂的搬迁或者老工厂的改造,以及试点的产线可以先行实施,其他产线逐步实施等;另一方面在智能物流系统建设自身由于投入金额高,实施难度较大,也是需要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2025-04-09 10:2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34
2025-04-03 08:57
2025-04-03 08:57
2025-04-03 08:57
2025-04-02 14:24
2025-04-01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