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杨荣:学生探索智能机器人的引领者

2018-01-26 07:26 性质:转载 作者:科技日报 来源: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杨荣是上海行知中学信息科技教师,也是宝山区首批科技特长教师工作室领衔人。近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建构基于“做中学”的智能机器人创...

  杨荣是上海行知中学信息科技教师,也是宝山区首批科技特长教师工作室领衔人。近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建构基于“做中学”的智能机器人创新综合环境。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的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在2011年被上海市教委评为首批创新实验室;行知中学也因此在2012年被教育部评为“中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示范学校。2016年,学校更是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为载体,成为同济大学电信学院“苗圃计划”基地校。

  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根据学生“做”的流程规划为八大功能区域:设计编程区、活动调试区、硬件改装区、实物展示区、设备存放区、信息查询区、课题探讨区和3D打印区。建构、开发了智能机器人STEM的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个层次的共50多个智能机器人教育实践和自主探究课程,引领学生以“做中学”的方式探索智能机器人的奥秘,体验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过程,提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智能机器人实践与创新综合环境中,学生通过自主实践与探究,用团队的智慧完成了许多项目的创新活动,学生智能机器人社团多次获上海市明星社团;在国内外各类机器人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两次获RCJ世界杯亚军;学生曾获上海市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多次获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累计获国家级和市级奖项450多人次,一等奖150多人次,为一流高校输送了一批勇于实践和创新的优秀学生。

  对于现在机器人实验室的成员来说,杨老师的形象不仅是一位信息科技教师,而是一位像灯塔一般,为学生照亮前路指引方向的领航员;像一位身怀绝技而又深藏不露,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武林高手。社团成员在活动中除了学习到了有关编程、硬件方面的知识和计算机方面的技巧,还有杨荣老师一直坚持的“三折其肱”的精神,凭着这股精神,杨老师与学生携手砥砺奋进,铿锵前行。

  在半年前的上海赛的赛前调试过程中,学生失误频发:时而是机器的指南针忘记定好正北方向,时而是电机与主板之间的连接线松动导致机器运动时产生异样的抖动……然而,面对频繁出现的错误,在社团成员自己都为此黯然神伤的时候,杨荣老师却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场地边,一边安慰学生“不要急,不要急”,一边指出错误并让他们改正。杨荣老师的“别着急”贯穿了整个调试过程。这次赛事行知中学的机器人社成功夺得了亚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