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英媒:中国快递业面临机器人革命 百世:10年内或实现无人配送
参考消息网11月13日报道 英媒称,在中国人民大学位于北京的庞大校园中,两名醒目的新“投递员”整天在成群的学生中快速穿行投递包裹。但它们并非典型的中国快递员。外表涂色为鲜红、灰色和黑色的它们是未来的机器人投递员,并由电子商务巨头京东集团在40公里以外的一个指挥中心加以控制。
据路透社上海/北京11月10日报道,包括这两台机器人在内的技术正在给中国庞大的快递业带来革命。在工作人员短缺、竞争激烈和利润空间下降的背景下,该行业正在奋力应对处理年增长率达50%的包裹量。
报道称,在11月11日中国光棍节之前,中国的主要快递企业如顺丰速运、百世快递和中通快递等已经开始试验机器人和自动分拣作业。光棍节是一年一度的在线折扣购物盛宴,期间或有15亿个包裹在全国范围内运送。京东物流规划发展部战略部负责人包燕说:“工资正在上涨,而技术成本实际上正在下降。我们的业务包含了整个流程……我们希望,从物流配送中心到运输再到最后一公里投递的整个过程都实现自动化。”
报道认为,诚然,机器人革命并非中国独有。自2014年起,美国在线零售商亚马逊已经在仓库中安排了数以千计的机器人,以帮助削减运营成本和缩短投递时间。不过,中国快递业的高管们称,随着以更快的速度利用并开发这些技术,他们将实现对亚马逊的后来居上。许多中国企业正在把去年在股市挂牌上市获得的收入作为投资。百世集团的董事长兼创始人周韶宁说:“中国企业采用新技术的速度是极其迅速的。经济发展如此迅速,每个人都在跑步竞争以便迎头赶上。”
据报道,在中国各地进行的试验内容极为广泛。百世供应链正在使用可在仓库里移动重达1吨货物的机器人,以帮助人工包装员劳动。在线零售企业阿里巴巴、京东和顺丰速运正在投资无人机计划,希望有朝一日无人机可以实现所谓的“最后一公里”投递,尤其是在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
报道称,中通快递等另一些企业已经推出了自动化分拣作业线,可以自动扫描包裹并将其分别倒入排列在传送带两侧指定送往不同目的地的口袋中。中通快递首席财务官郭建民说,在40名工人的帮助下,每条造价约400万元人民币的自动化分拣作业线一小时可分拣2.5万个包裹。相比之下,使用120名工人的人工操作分拣线一小时只能分拣4000个包裹。郭建民说:“由于节约了70至80名工人的工资,收回一条自动分拣线的投资是很容易的。”
报道表示,其他高管们称,拥有大约300万工人的快递业的工资水平每年增幅达两位数,这超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
据报道,行业高管们自信地预言,这条供应链中的更多环节将出现机器替代人工的景象。周韶宁说:“也许用不了10年时间,我们就能完全实现无人仓库和无人配送作业。新发展来得太快了。”
【延伸阅读】人工智能服务:日本机器人酒店推出“无人酒吧”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据日媒报道,本月9日起,日本长崎县佐世保市大型度假设施“豪斯登堡”内由机器人待客而颇为人气的“海茵娜酒店”(奇特酒店)推出无人的“奇特酒吧”。
据报道,酒吧特色是由配备的平板终端上的人物角色接待客人,收集与客人对话的数据,利用人工智能(AI)进行分析以提高待客服务。
据悉,此举还意在提供让客人惊喜的环境以争取回头客。豪斯登堡的社长泽田秀雄在当场举行的记者会上强调,“通过不断的变化力争成为全球效率最高的酒店”。
奇特酒吧在吧台设有4个、桌上放有6个平板终端,通过鸡尾酒机和啤酒机提供饮品。终端上显示的女性角色会介绍豪斯登堡。客人用信用卡等进行支付。
目前在试验性实施这一机制,即如果切换设定,人在东京的女性可通过终端上的角色接待客人。传感器读取的女性表情通过角色进行再现,从而活跃聊天气氛。
还是旅行社巨头HIS董事长兼社长的泽田当天透露了在东京都涩谷区推出由机器人提供饮品的咖啡店的计划,称“希望不断增加有趣的事物”。
【延伸阅读】机器人将抢走人类工作?美调查显示多数人不相信
参考消息网10月31日报道 美媒称,据公共事务研究中心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己的工作至少在未来10年中不会受到自动化的威胁。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自动化会在未来使他们的工作变得更轻松更有效。
据美联社10月29日报道,调查发现,虽然美国人表示自动化技术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失业,但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所受到的威胁担心较少。
有57%的受调查者表示,他们认为未来10年中,自己或家人的工作不太可能被自动化取代。与此同时,有56%的人认为,自动化至少有可能使他们的工作得到改善。例如许多人认为,自动化技术已经使他们的工作变得更为安全。
报道称,此次调查的主要发现与最近进行的另外几项调查结果相一致。皮尤研究中心本月公布的一项调查发现,70%的美国人认为,自己的工作不太可能被自动化取代。
而最近的一些分析报告也显示,自动化导致的工作岗位损失比过去研究报告所展示的情况要轻得多。几年前的一些研究报告预测,近一半美国工作岗位都会在未来20年中被取代。
英国培生集团、牛津大学及内斯塔基金会本月公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到2030年,每五名工人中只有一名工人所从事的是工作岗位会出现萎缩的行业。
但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调查仍然发现,许多美国人对新技术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就业市场所造成的影响感到担心。有四分之三的接受调查者认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人们之间会更为隔绝”。
报道称,大多数人认为,机器人使得工厂的工作岗位减少。这一观点得到了学术研究和数据的支持。数据显示,工厂现在只需要更少的雇员就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有四分之三的人认为,至少许多零售行业的工人有可能会被自动化取代。
报道称,教育水平不同的人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存在巨大差异。没有大学学位的美国人认为自动化会导致自己或家人失业,其人数是有大学学位的美国人的两倍。这与研究发现低技能工作更可能被自动化取代的结果相一致。
此次调查的其他发现还包括:
在餐馆点餐时,大部分美国人更愿意与人打交道,而不愿意与机器打交道。有70%受调查者表示更愿意从一个人那里点餐;有19%的人表示无所谓;仅有10%的人表示更愿意自助。但在超市收银处,有约一半人表示愿意自助或无所谓。
大多数美国人仍然未使用最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中包括一些会在未来带来突破的自动化应用。例如,优步公司正在测试自动驾驶汽车,这一技术可能减少对司机的需求。但调查发现,只有四分之一的美国人使用优步和利夫特;只有29%的美国人至少偶尔使用手机支付货物和服务,其他人仍然在使用现金或信用卡。
人们是否使用网上服务或其他技术的分界线是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例如,63%的拥有大学以上文凭的美国人曾经在线购物,而在未受过大学教育的美国人中,只有34%曾经在线购物。
2025-04-09 10:2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34
2025-04-03 08:57
2025-04-03 08:57
2025-04-03 08:57
2025-04-02 14:24
2025-04-01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