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人民日报 | 三个数字看比亚迪“生态担当”

2017-11-17 08:49 性质:转载 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1.2万项——全球授权专利数
  
  “只有坚持技术第一和人才第一,才能做到世界第一。”这是比亚迪一直以来的信条。
  
  2003年,比亚迪进军汽车行业。短短10余年,它从蹒跚学步的后来者成长为全球同行的领跑者,走出了一条“技术为王”的革新路。“比亚迪在新能源车上面造就了核心的东西,电池、电机、电控技术都是全球领先。没有领先的技术,就做不到全球第一。”王传福说,“我自己就是‘技术男’,首先是工程师,然后才是企业家。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让我们在制定战略时比别人看得更远更深。”
  
  在比亚迪,处处体现着技术第一和人才第一。2017年,比亚迪招聘了3000多名应届毕业大学生,10年已累计招聘3.5万名,相当于提供了汽车行业一半以上的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岗位。这些应届生,很大一部分是技术人员。截至目前,比亚迪拥有22万名员工,其中技术人员超过2万名,占总人数比例高达10%。
  
  强大的人才支撑,使比亚迪的研发能力持续提升,全球专利数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底,比亚迪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8万项,其中已被授权专利超过1.2万项。此外,还多次荣获国家级专利奖项,其中混合动力汽车专利技术荣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金奖,成为首个在新能源领域得此殊荣的汽车厂商。
  
  看到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全球著名汽车品牌戴姆勒集团递来了橄榄枝。双方成立了合资公司共同研发电动车,并创建电动车高端品牌“腾势”。
  
  瞅准城市轨道交通的巨大商机,比亚迪组建了1000多人的研发团队,历时5年,累计投入50亿元,成功开发了国内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跨座式单轨——云轨。
  
  目前,比亚迪云轨在银川市投入运行,开通3天运送乘客逾17万人次,现场排队超百米。
  
1.8万棵树——一台新能源汽车的减排贡献
  
  最近,美国《财富》公布“2017年最受赞赏中国公司”榜单,比亚迪位列第五,高居汽车行业榜首。入选这张“高管视角的软实力榜”,不仅仅是因为比亚迪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更是对其全球生态贡献的点赞。
  
  一台2010年5月服役的e6电动出租车,共行驶97万8千公里,节省约9.8万升汽油,减排22万千克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植1.8万棵树……
  
  “这项统计,仅是比亚迪投放的电动出租车中的一台,实际上仅仅在深圳,比亚迪电动出租车就超过一万台,电动巴士超过1.5万台。扩展至全球市场,减排总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公司品牌传播经理方磊说,比亚迪率先提出的“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现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在各大城市推广,此举必将有效减少空气污染。
  
  9月12日,联合国环境署与比亚迪在北京签署了《空气质量与电动出行全球合作协议》。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特别是在电动出行领域拥有超前的战略和完善的解决方案,非常荣幸能够与比亚迪合作。”
  
  “打造绿色交通解决方案,清除污染和拥堵这两大城市痛点,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是比亚迪人孜孜以求的目标。”王传福说。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