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NEC喧布已开发完成最新型SX系列矢量超级计算机——SX-ACE;这台采用sun架构的矢量超算虽然其总体运算能力(130TFLOPS)排不进世界前5,但却具备世界第一的单核性能(64GFLOPS)和世界第一的单核内存带宽(64GB/s),并利用独到的工业设计实现紧凑化与低耗能。
48、电脑多头秤的发明者,世界最大计量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商——日本ishida(石田)如今在全球电脑多头组合秤量机市场占有7成份额。
像联合利华 达能这类具备巨量产能的跨国食品企业自然是ishida的忠实支持者
49、小企业有大实力——由来自静冈县滨松市不足70名员工的elysium开发的三维图形转换软件自本世纪初开始就已无时不刻的在幕后为各非盈利型机构 跨国公司(NASA 波音 达索 IBM autodesk 西门子 戴姆勒 宝马 福特)的主要项目提供支持。
elysium为洛克达因的世界最大推力火箭引擎RS68项目团队提供高精确度高保真度的图形数距转换软件来应对复杂的实体几何模型 拓扑 装配关系。
50、elysium的高精确高保真度3D数距转换软件多年来一直贯穿波音 雷诺F1车队的整个研发周期,极大帮助工程师和技术研究员提升必要的几何图形编程处理 翻译优化 设计缺陷修复时的工作效率。
51、川崎重工为应对波音b787-9 b787-10增产和今后更大777x系列机型而最新设计打造的世界最大复合材料热压烧结炉(直径9m 长30m 重920t)已正式在名古屋第一工场投入使用;改进了加热工艺,能更稳定更均匀的通过高温高压将机身前胴体所需的积层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固化成型。
53、世界首个成功展开并成功实现光子加速推进技术的太阳帆飞船(太阳辐射加速星际风筝)朝金星进发——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IKAROS
日本IKAROS太空帆飞船传回太空深处照片
54、世界最高精度与第2臂展的引力波望远镜——日本LCGT(kagra) (激光干折计超过3km的实物只有美帝的2台)
55、世界最短波长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研究设备——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SACLA
56、世界最高密度超冷中子源生成设施——日本KEK 阪大RCNP 加拿大TRIUMF研究所共同建造
57、日本光产业创成大学院大学prof.yoneyoshi kitagawa联合hamamatsu(滨松光子株式会社)与大阪大学,利用hamamatsu开发的两支高往复ld(激光二极管)激励式固体激光对向照射直径0.5mm/厚7um的含有重氢的塑料球标靶制成球体堆芯,然后借助大阪大学超短脉冲高强度激光装置lfex的两条激光束从外部直角方向直接激发压缩成型的堆芯,成功将激光内爆反应时所需的热中子生成量由原先最多的2000万-3000万个一举增加至5亿个左右,同时确认其中离子流体产生的800万℃追加沉积热量是导致被加热前的800万℃燃料瞬间内爆至2000万℃的首要热源,即在世界首次成功使高速离子作为惯性约束核聚变加热介质的愿望变为现实。
58、日本光产业创成大学院大学prof.yoneyoshi kitagawa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世界首次实现了激光核聚变所用核燃料的连续投入,并成功拍下由激光引起的连续聚变反应过程,向实用化发电再推进一步
59、除甲烷水合物外另一种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NGH),三井造船在全球首次成功完成从微丸制备-储存到运输-再气化的一整套“陆上天然气水合物运送流程”的研究,并建造出世界首艘NGH专用运输船;天然气水合物做为一种前景广阔的新能源后选物,一旦大规模应用则将激发新油田开采,有望极大减少火电厂对LNG的依赖。
以三井造船为首的日企在本领域不仅具备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也是遥遥领先中,以下为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对各国NGH专利实力的一段总结。
60、通讯测量设备。无线电话发射机的发明者,世界3大IT通信测试测量设备制造商之一——建社近120年的anritsu
61、有这样一家企业,在民用领域拥有移动设备用锂电池不锈钢外壳的几乎100%份额;在军工领域是美帝隐型战机和NASA御用的炭素精加工技术提供者,美帝国防省激光反射器用抛物面天线指定供应商;在医疗领域利用自己世界第一的冲压技术成功帮助terumo将世界最细的针尖只有0.02mm的胰岛素注射针问世,从此使糖尿患者打针不再疼痛(今年1月已在中国上市)。
这家企业名叫冈野工业,是一家员工仅6人,注册资本金不足1000万yen的绝对微型家庭作坊。
62、三菱重工与德国曼罗兰 高堡都有过向报社提供运转速度每小时90000cph(18万份/小时)的报纸用轮转胶印机的记录,不过在轮转印刷领域他们只能并列第2,岂今为止世界上最高速的倍幅报纸轮转胶印印刷机由日本TKS(东京机械)在07年开发,印刷能力达到了每小时100000cph(20万份/小时)。
63、其实一个国家的稀土消耗量,就可以判断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任何高,精,尖的材料,原件,设备都离不开稀有金属。为什么同样是钢材,别人就比你耐腐蚀?同样是机床主轴,别人就比你耐用精确?同样是单晶,别人就能达到1650°的高温?为什么别人的玻璃折射率这么高?为什么丰田能做到世界最高汽车热效率41%?这些统统都跟稀有金属的应用有关系。日本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稀土消耗国,其稀土冶金水平世界第一。什么时候中国能把稀土玩到美日层次,什么时候你就掌握了目前50%未掌握的核心技术。所以各位加油了。
目前的美日都在大力发展物联网,工业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这些都是今后世界发展的重点。从尖端专利申请我们就可以看出,美日现在到底在干嘛。我国目前认识是清楚,方向是对的,就看效果了。
大数据分析的专利目前基本被美国IBM,微软。日本日立,NTT,富士通垄断。
美日在抢占物联网的技术,专利。目前进半日企都开始应用物联网技术。
工业机器人不说了,一直都是日本的天下,也是今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点。
所谓核心技术比的就是长期积累,投入时间早晚,工业底蕴。看到美日目前在干嘛,就知道今后世界的发展方向是啥了。所以我们该干嘛大家懂了?
【原文】
2025-04-28 14:41
2025-04-27 18:25
2025-04-27 18:18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