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颠覆性技术与人类未来”:当互联网遇上科学,人工智能将为人类带来怎样的未来?

2017-04-05 06:52 性质:转载 作者:龙为科技 来源:龙为科技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斯坦福大学物理系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张首晟深圳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王俊康得新复合材料...

斯坦福大学物理系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张首晟
深圳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王俊
康得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玉
超多维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戈张

 

  钟玉表示,时代已经进入了颠覆性技术创新时代。这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由于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递加速;第二是由于工具,诸如计算机的速度加快,使得对工业研究、产业技术研究加速”。

  而在张首晟看来,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其颠覆性更是远超我们想象。诸如中国突飞猛进的互联网领域,正在与科学领域进一步结合并进行紧密连接,这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走向下一步。

  事实上,这种革新是不可或缺的。张首晟认为,硅谷当年之所以成为硅谷,就是因为技术发明,如果按照老路跟硅谷竞争,肯定会落后。所以,如果要真正成为下一个硅谷,必须要在技术上进行颠覆性改革。

  与此同时,这种颠覆性革新更是会影响到生命层面。“生命本身就是一个程序,诸如血糖怎么变,这是可以用数字精确描述出来的,而不是随机变化的”,王俊强调,由于身体是一个非常精准控制的机器,且这个机器本身可以被计算,所以真正能够理解这个生命最好的办法是用一套人工智能的学习系统来学习这个生命的特质。至于人们关心的能不能让生命运行到120岁,王俊认为,关键在于能不能理解与认知这个程序是这么运行的。

  不过,一个与当前互联网IT领域发展阶段不同的地方在于,在生命科学领域,现在还处于搜集数据的阶段,离真正借助人工智能进行学习尚有一段距离。

  除了生命健康层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甚至会影响到包括购物的各个层面。戈张举例称,诸如现在人们在电商购物还是基于文字搜索,真正的图片性搜索如何解决、相应的三维重建获取如何做,都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习惯。

  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倪正东:AI不仅是风口,更是一个大浪潮

  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表示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投资风口,更是一个大的科技浪潮,将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方方面的变化。

  倪正东记得,去年的IT领袖峰会大家谈的最多的还是AR、VR,今年则很快切换到人工智能,目前没有任何一个领域像人工智能一样受到投资界的关注。倪正东表示,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一波接一波,去年的AR、VR,直播、共享单车,都只是一波小的风口,而人工智能则是下一个大的浪潮。

“去年第一季度关注的是AR、VR,做了很多布局,发现那个东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因为那些是被很多大公司把持的,大家兴奋了一年的时间。到去年中期,大家关注的可能是直播,到第四季度的时候是共享单车。到今天所有的都报道共享单车,就好象中国的创业模式就只剩下共享单车一样。”倪正东表示,很多投资人跟他说,募到那么多美元只能投到摩拜里,因为里面有很多知名投资机构投了,“退一万步讲,投资失败了也有借口。”“这么多钱往一个地方砸的时候,说明这个行业就有问题了。”倪正东说。

以下是倪正东的专访实录:
  腾讯科技:各位网友,欢迎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做客腾讯科技。今天会议的主题是AI,您是怎样看待未来AI的趋势的?
  倪正东:首先感谢腾讯科技给我这个机会。AI的事情,做投资的事情都是不断的找风口,其实每年都有新的机会,去年谈得最多的是AR、VR,今年一下就到了人工智能。首先从投资的角度、创业的角度来看是一波一波浪潮,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中间很多其他,比如说直播,都只是一波小的。而人工智能确实是一个大的东西,从我的角度来看,跟行业的人交流得越多,跟技术的专家,跟研究者,跟产业的领袖,包括投资行业的朋友交流得越来越多,特别是今天上午,人工智能确实比一般人想象的还要大。

  腾讯科技:有可能就像他们说的要大过整个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吗?
  倪正东:应该是。可能跟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有很多共性,肯定是一波大的浪潮,不是小的风口,而是一个大的浪潮。风口只是一两年时间就过去了,但是浪潮有几十年时间,以前火过,但是没有那么火。这一时段是以PC互联网的成熟,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打下了很多的基础。到了这个时候,就到了全面爆发的时间。就像我是清华的,20年前的同学做人工智能还只是刚刚开始做,我们当时觉得离应用还很远。当时我们做的人脸识别的同学,觉得他跟互联网还有很远。20年之后,发现他们,最近做人工智能相关的,语音识别的,人脸识别相关的同学,都特别受关注。

  所以我觉得人工智能真的是一波大的浪潮,应该的时间也很长。而且我觉得更直接的体会是本届IT领袖峰会,前几年谈IT这些过时的东西,但是更愿意谈的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突然一到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信息技术+IT  Plus,这个Plus不仅仅是商业模式,前几年的移动互联网、PC互联网都是靠的商业模式。而这一波,又是以技术来驱动了。这一个时段,可能你的应用的场景,你的大数据,这些场景就是行业的应用,所以说大数据肯定也是整个人工智能的基础,没有大数据就没有人工智能。

  另外是人才,人才肯定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幸运的是,人才的培养,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对人工智能研究的同学在这个领域有很多的研究,中国在这个方面发的文章也很多,现在是应用场景还比较缺乏。

  腾讯科技:有哪些应用场景未来可能会成为新的热点?
  倪正东:一个是跟行业的结合,跟教育,金融,医疗,包括监控,安全等等。我们在07年,当时做人工智能的投资,只是当时不是讲人工智能,而是讲互联网。已经过去十年了,当时是我们一些机构投的。后来主流的互联网模式的时候是不太解释的,那个钱烧完了就完了,但是后来又回来了。最近又在这个领域投资,就是利用这个人脸识别技术到大数据中去,还有教育中的应用,一些英语作文,老师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改,今天做完了之后20、30秒,就把你所有的问题全部找出来。应用的场景很多。

  还有是客户的画像方面,比如说去一个商店,奢侈品品牌店装上这个设备,就可以分析出这个客户,一个是看这个客户是不是他的真正客户,第二个是这个客户是不是他的大客户,老客户。以前是没有的,今天把这个人工智能的东西放到所有的商店的层面,他是可以抓取到很多数据的。

  腾讯科技:您说抓逃犯的那个请您细讲一下,这个数据来源是跟谁合作?
  倪正东:技术是清华的技术。

  腾讯科技:准确率是多少?
  倪正东:具体技术我不能说,但是抓的镜头,就可以发现他们又抓了一个大的逃犯。
  我也在畅想,比如说现在做无人驾驶,比如说有人开个车突然冲向人群,将来的人工智能,这个车里面是一个安全的设备,这个车去撞人,车就会自动停止。就像99年、2000年的时候看互联网,他应用的场景也是一样。人工智能我们今天想到的应用场景,也只是想想,将来的空间很大。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早上三大巨头都提到了这个事情,而且李开复,很多业内的资深人士都提到了。人工智能不是一个风口,而是一波大的浪潮,对于创业公司、投资机构、产业大佬都必须得重视,连今天上午著名的经济学家都可以讲人工智能,花了很多的心思、时间来准备这个事情。今天的人工智能已经不是概念,也不是小的风口。

  腾讯科技:投资机构对人工智能投得多吗?有互相抢项目吗?出现了这种情况吗?
  倪正东:今年如果说一个投资的新热点,大家关注最多的、频次最高的就是人工智能,没有任何一个领域像人工智能一样受到投资界的关注,这是去年想不到的。所以也有这种情况发生,在某一个领域,这个VC支持这家公司,那个VC支持那家公司。好在这个领域的市场足够大,可以容得下好几家公司。从投资角度来看,一种是投平台性的公司,底层的、研究的、软件的、平台性的公司,比如说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个汤教授做的底层,类似于操作系统,更多的公司是在某一个领域的应用,包括教育的、金融的。还有一部分是在办公室里面,变成了中间的一个部分,并不是单独成为一个商业模式,而是某一个部分。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基础性公司,比如说科大讯飞。科大讯飞很早的时候不是主流,主流的都是互联网。今天科大讯飞已经是上市公司,他可以从语音识别技术切入,在人工智能方面有更多的作为。包括A股上市公司海康威视,以前是做视频监控的,有大量的数据,将来一定会往人工智能靠。

  至是到了婴幼儿的教学,各领域,包括金融领域的炒股,数据的分析,因为金融领域也有很多数据,只要是有大数据的情况下,就有人工智能的机会。投资也是,现在确实得花很多精力来看这些东西。做人工智能的投资,不是做一年的准备,而是做未来十年的准备。这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巨大的金矿,它不仅是改变生活,而且商业上确实是非常成功。

  腾讯科技:清科这边有这些项目吗?
  倪正东:是的,投了几家公司,这也是我们今年重点投资的方向。首先我们投的公司还是要有场景,没有场景的公司不是我们投资人干的事儿。离钱太远的地方,应该是科学家、技术型的公司做的事儿,我们投的是有商业的应用场景,比如说做教育的,抓逃犯的,安全方面的,都是离钱很近,公司收入也增长很快,这是一个场景。再比如说有大数据的,还有人才,人工智能的人才也可以看得到,哪些学校在这方面的专业做得比较好,以前发表文章和应用比较多的,我们会做一些挖掘。因为最后所有好的东西,都得有人来做。

  腾讯科技:在储备方面,国外的人才够吗?
  倪正东:还是做了很多准备。人才还是欠缺的,永远不会说人才多,尤其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我估计未来人工智能的人才会更多。上午微软研究院的沈博士也说了,微软做这个事情的有7千人,确实是他们非常重视的,我相信互联网的巨头,其他领域的大公司都会在这个领域,每个人都会想想自己所做的。比如说互联网+,过去两三年是提得比较多的,未来可能是人工智能+或者是某个公司+人工智能,连一个商场的人流、餐馆,都有很多数据,这里面都有很多人工智能应用的场景,这些都是创业者,包括投资人需要琢磨的事儿。这是好事儿,我们一直在等移动互联网模式的创新。

  腾讯科技:您大概什么时候意识到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
  倪正东:还是去年下半年,去年的第二、第三季度开始。去年第一季度关注的是AR、VR,做了很多布局,发现那个东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因为那些是被很多大公司把持的,大家兴奋了一年的时间。去年第三、第四季度,投资人都在找风口,投资界被媒体关注的,去年到今年一个是AR、VR,下半年就不太行了。到去年中期,大家关注的可能是直播,到第四季度的时候是共享单车。到今天所有的都报道共享单车,就好象中国的创业模式就只剩下共享单车一样。我见了很多投资掌门人,他说我现在募那么多美元,只能投到摩拜等等,这些公司即使是退一万步了,里面也有很多知名机构。这么多钱往一个地方砸的时候,说明这个行业就有问题了,他需要大的浪潮。共享单车只是一个应用,只是共享经济的一部分。如果说浪潮,人工智能是一个大的浪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PC,人工智能都是一个大的浪潮,而不是一个风口。

  京东CTO张晨:在京东做技术的人很幸运

  京东集团CTO张晨对京东技术转型、云计算等话题进行了介绍和分享。张晨表示和其他公司比,京东云计算是迟到的,但京东本身是一个最大的云实践者,将来怎么通过京东云赋能给社会输出,是京东在认真思考的事情。

  在张晨看来,京东的技术层面现在看得最多的是电商和物流,接下来会看到金融、大数据的输出,在接下来的三五年,会看到很多AI的输出,人工智能的输出。

  张晨还表示在京东做技术的人非常幸运,原因是有非常清晰的场景:“技术人最怕什么?就是技术玩到最后没有什么影响,没有做出什么东西来。”

以下为部分采访实录:
  腾讯科技:以前京东是一家电商平台,现在要做技术转型,您作为京东CTO有没有感觉这两年京东上下的变化?
  张晨:这两年变化是很大的。为什么刘总那么强调技术,过去京东12年有三个方向做得特别好,第一个用户体验,第二个成本,第三个效率。我们在业界都做到了极致,京东购物体验,运营成本和效率。我们意识到当我们仓库里的员工双十一走的路要相当于马拉松,要再提高效率是不可能的。将来的12年,京东怎么继续把用户体验做得最好,成本做得最低,效率做得最高,我们认为接下来的12年就要靠技术,靠人工智能,继续把这三点做到极致。所以对技术的重视,这两年来,外面看到的更多的是京东的配送,但是内部在技术上,过去两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将来12年,更加坚定的走这个路走下去。

  腾讯科技:京东云计算和其他的云计算相比有什么特色?
  张晨:京东云计算是迟到的,去年4月1日开始正式推出京东的公有云服务。京东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云的实践者,京东所有的大促,流量可以到平时的20倍,京东云处理这个是多少年来比较稳健的,把京东电商的发展,稳健的从技术角度承担了下来。将来怎么把京东能力对外输出。京东过去12年建了很强的电商技术、物流技术、大数据技术,包括很多人工智能的技术,怎么通过京东云的是放给社会输出,是我们在认真考虑的事情。

  第一个要输出的当然是从云的角度上来讲,作为一个云的提供者,必须要有基础云,比如说腾讯云也好,其他云也好,都有基础云。在基础云的基础上,京东的特色在哪儿?京东的特色是在电商上从自营的角度,B2C是第一的,能力怎么输出,物流能力怎么通过云的方式输出,大数据的能力怎么通过云的方式输出。包括现在做AI,都是可以通过云的方式输出的,也就是说都会成为京东在这些垂直领域的优势。除了最基础的,京东还在开放层面,在DATA层面,Saas层面有很多布局。回过头来,现在看得最多的是电商和物流,接下来会看到金融、大数据的输出,相信在接下来的三五年,很多AI的输出,人工智能的输出。

  腾讯科技:我们怎么通过京东的技术去改变农村电商?
  张晨:农村电商有好几个纬度在做。第一个是京东无人机,别人说我们在玩技术,其实我们是一个情节,无人机最大的问题是可以让边缘地区的农民享受电商带来的红利,因为今天他们的配送成本太高,如果没有无人机技术,很难说对中国所有边远地区的农民都能够享受到电商带来的红利。如果我们把这个东西能够推广到全国,对农民来说是非常大的红利。

  第二点,如何把农村扶贫做好?通过大数据,很重要的一点,现在最贫困的地方缺的是什么?他们能够提供的是什么?他们缺的是资金,他们能够提供的是无污染的食物,包括鸡、猪等等。如果说他们的无污染提供的吃的食品能够到城市里来,大城市其实愿意付更多的价格来购买。京东做的很多事情,我们有一个跑步鸡就是这个例子,让农民能够高价的把鸡卖出去,这样就可以收入很多,也可以继续投入,几年就可以脱贫。京东非常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包括大数据的方式,如果将来偏远的地方能够生产什么,城市的需求是什么,中国的需求是什么,如果需求有一个很好的吻合,那么生产出来的东西,不管是什么,只要是无公害,对身体是安全、有保障的,可以全部采集下来。跑步鸡仅仅是一个例子,更多的要通过大数据系分,城市需求是什么,做更好的吻合,从而帮助边远地区的农民、老百姓在交易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腾讯科技:京东上的第三方开放平台是如何享受京东的技术能力的?
  张晨:有几个纬度在帮助自营、商家。第一个是数据分析,每个人都想经营自己的店铺,都想怎么能够经营得好,怎么能够找出对你感兴趣得用户,这是很重要的,所以说要有效。第二个,市场的反馈给你的产品是什么,不光是你的产品,同一类产品市场的反馈是什么,在什么区,什么区对你的产品更有效,能够帮助你,你的货应该进多少,应该怎么定价,很多京东自营的经验,也会拿出来一步步的帮助平台商家把运营做好。最后每一家平台商家的货也好、库存周转也最低,如果进了很多货卖不出去就增加了成本,如果很多货容易卖出去但是又经常没货,效率又大大降低,这些能力京东都赋能给商家们,让他们能够在我们的平台上做得更好。

  腾讯科技:从技术角度看互联网技术是不是已经进入了下半场?最近几年发展和前几年有什么不同?
  张晨:这几年走下来,一直讲大数据和云计算,现在又讲人工智能,如果没有前几年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有人工智能吗?不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前提是大数据,精准的大数据,非常清晰定义的场景,就是因为多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的积累,才有了人工智能的今天。今天大家都说人工智能,我觉得京东是一个在人工智能上应用场景最广泛的公司之一。因为我们的场景从供应链场景到定价,补货,都是可以用机器代替的。在客服上,现在的机器人客服可以在50%的情况下做得比人更好。如果用过京东的一个音响,是一个完全可以对话的家庭助手。还有京东的无人车,无人仓,无人机,里面都是很多技术。最难的是如何通过视觉设备把货精准的检出来,这是需要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学习,又在这一类无人仓方面,京东会是一个走在非常前面的实践者。

  无人车也是一样,我相信在中国无人车要出来,京东的无人配送小车肯定是走在最前面的,因为我们有非常清晰的场景,在无人配小车,要处理的很多问题也是机器学习的基本学习的问题,视觉的,导航的,等等。因为京东有这么清晰的场景,又有大数据,接下来京东技术12年,那么看重,就是因为我们非常清晰的知道,只要有把技术融入进去了,就是给京东的用户体验有巨大的提升,成本继续下降,效率继续提升。这是对京东公司来说接下来的12年,是一个全新的,可以让京东继续发展到很好的核心。

  腾讯科技:京东说下一个12年是技术的12年,未来的一段时间,京东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
  张晨:在京东做技术的人非常幸运,原因是我们有非常清晰的场景,技术人最怕什么?就是技术玩到最后没有什么影响,没有做出什么东西来,但是你懂得很多。在京东,因为我们的场景,如果说对无人车感兴趣,我们有无人车箱,如果对视觉设备特别感兴趣,我们有无人唱箱。如果对语音处理特别感兴趣有无人客服,无人客服做出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想做到的是比人服务得更好,还是很不容易的。

  因为那么多的场景,所以对AI技术人才来说,这是他们的天堂。因为AI技术人才最怕的就是玩技术最后找不到人用。Facebook也搞了机器人对话,最后发现只有40%的精准率。这确实是很难的,因为你做一个完全是通用的对话机器人,如果什么问题都问他,他是非常难给你一个非常满意的答复的。但是在京东做因场景非常清晰,当你电话打进来的时候就知道这个货有没有收到,用户有没有大的问题,买了什么东西,很多东西都已经知道了,当你开口要问问题的时候我已经准备好了答案。这就可以把客服做得更好,这就是数据和场景。接下来的12年对我们来说,AI在京东是个天堂。

  腾讯科技:怎么看大数据、云计算行业的盈利前景?
  张晨:任何一个行业肯定都有盈利模式。就像京东早年做仓库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京东活不下去了。通过这么多年,京东把核心竞争力打造出来了。云计算也要走过一个类似的途径,他也是要投入很多,为什么京东很适合做云计算?这也是一个重投入的,需要投入很多年之后,要把布局布好,量起来以后,才会逐步的盈利。亚玛逊也是亏了很多年,但是用户到了一定量以后,盈利模式自然就会来,这也就是说云计算对小公司不是很合适,因为小公司如果要几年内盈利,这就不是你能够做的事情。小公司如果做云计算,更好的是注重在垂直领域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提供一些基础云服务。基础云服务只有大公司才能做得起。

  腾讯科技:对于京东来说,什么样的技术是今年优先出成果的,什么样的技术还要再往后看?
  张晨:AI技术永远不会是某一天要做好,AI就是需要大数据,需要机器学习,需要反馈,继续学习。所以我们很看好今年在供应链上已经有目标,京东在做一些比较,重复性的工作,我觉得很多重复性的工作用供应链的AI,逐渐的减少人来做重复性的工作,让他们做一些更有创造性、更有意义的工作。

  腾讯科技:刘强东总说未来要八九成由AI完成采购,您觉得今年会做到什么程度?
  张晨:要一步步来。我们的目的是认可机器做的事情,因为供应链也不是所有都一样,3C的计算机的供应链和日常的日用品,食品都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会一条一条的走吃来。因为没有一个模式说只要做出这个,就可以应用到所有的品类里面去。所以我们会选择一些品类,在这些品类里面,能够用越来越多的机器来代替人来做工作。同时,我们在物流领域,也会有一些很大的AI方面的进步,尤其是仓库机器人方面,如果有空可以到京东的仓库的实验室去看一下,里面的很多技术已经一步步在用了。某一天仓库全部机器化,现在开发一个技术,就可以拿到今天已经运营的仓库中去提效,有一天我们的整个仓库都会成为无人仓。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技术的研发出来,如果不经过实践,很难说他是不是你想要的,是不是能够承担将来京东无人仓的所有责任。只有通过一步步的,在今天的仓库里的不停的实践,将来无人仓的这一天就更加有信心。

  腾讯科技:从雅虎过来京东,感觉这两家公司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张晨:我自己个人感觉,确实对做决策的速度,在京东是快速决策的公司。为什么跨国企业在几乎都没有成功?原因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的技术不行,产品不好,或者是他们真的对用户不了解。只是他们的反映速度太慢,京东时刻在关注用户需求在哪里,你做任何东西都是为用户做的,而不是说我做这个东西做得很好,这是一个决策速度。第二个,我在京东感受最大的是大家对公司的奉献。腾讯肯定也是一样,大家对工作的执着,愿意为公司的使命去奉献,这才国外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差的。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