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MS系统中,对SKU管理是不需要变量属性的信息,库存货品编码可以直接采用SKU码。SKU管理的先进先出的实现是由库房的库位操作管理实现的。
对批次管理,库存产品编码需要将产品SKU、到期日期、厂商批次号、入库批次做关联。同时,与批次管理相配合的库位管理必须做到标示区分、标识明显和相对隔离。
对唯一码管理的物品,一般产品本身会带有厂商出厂时给定的IMEI或Serial No. ,同时还需要保留入库批次的信息,那是为了方便管理供应商退货以及财务核算成本之用。其库位管理以入库批次为依据分配设置库位。
库位管理是仓储作业与管理系统的结合点。理论上,如果采用了库存货品编码方式(即每个产品都贴上按前述方式产生的库存货品编码),加之严格对应的库位管理,则任何货品都是拣货可指引、出库可校验、货品可追溯的。
但库房再贴码的巨大工作量和库位占用的空间损耗,不是所有货品都适合承担这样的管理成本的。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结合所在行业、企业现有规模、业务要求来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库位管理策略和方式。
库位管理策略是指对公司仓储库位管理和库位设置规则的安排。
首先需要确定是按SKU 分配库位还是按批次分配库位。
其次是需要确定库位与SKU(或批次)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
最后还要规划是按品牌或按品类划分库位区域。
系统操作和库位管理的实施:在系统中库位设置由货主、品牌/品类/项目组、SKU、和批次选项组成。
在系统中选择->货主,其实施含义是全库房只有一个库位(一定是一个库位对应多SKU)。
选择->品牌/品类/项目组,其实施含义是划分几个区域为库位(一定是一个库位对应多SKU)。
选择->SKU,其实施含义是一个SKU分配一个库位(可以是一个库位对应相同SKU的多个批次)。
选择->批次,其实施含义是一个批次分配一个库位(一定是一个库位对应一个SKU,如果此SKU只有一个批次)。
货品管理精细度的实现方式
根据仓储管理和操作的实际情况,货品管理精细度的实现方式有如下二种:
第一种是:实际生成库存产品编码,并对每个商品作贴码处理。
其优点是出库可校验,单个产品可追踪,对库位管理的错误可及时纠正。
缺点是再贴条码的工作量大。
第二种是:系统记录商品的基础属性和变量属性与库位号关联。
其优点是省去了再贴码的工作。
缺点是依赖库房操作人员对货品库位的有效管理和对正确的库位进行拣货的准确性,系统只能对出库货品作SKU校验。
用库位管理部分取代对所有库存产品编码的功能在很多情况下变成了现实的选择(第二种实现方式)。
原则上,对SKU管理的以SKU为单位分配库位。对保质期批次管理的以SKU+生产维度批次信息为单位分配库位。对唯一码记录管理的以SKU+入库批次信息为单位分配库位。
拣货时必须严格按库位拣货。
出库校验SKU(对唯一码记录管理的还需要回写唯一码)。
只有对真正唯一码出库管理的采用按唯一码拣货并且按唯一码校验出库(此应用场景极少出现)。
库位管理的核心功能是:指示拣货路径,方便库存盘点(特别是部分盘点),控制先进先出。
由于校验环节不涉及库位信息,使出库流程和校验与库位管理是松耦合,增强了管理系统、出库流程设计、以及库位管理的灵活性和适用范围。但同时库房要特别加强按指定库位拣货的管理和培训以减少错误率。
对查询和追溯的功能实现:
1.只要入库时信息记录完整准确、仓储操作正确,消费者提供了产品批次号或IMEI号,就可以追溯产品来源信息;同理,只要厂商提供了产品批次号或IMEI号,就可以追溯产品的最终消费者信息。
2.由于出库只校验SKU,如果拣货时对同一SKU,但拿错了库位,就只能调整不同库位的产品数量,同时会出现客户实际拿到的产品与发货单记录的产品是不同批次的情况。虽然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这不是大问题。
(实践者Mark_Liu/物流沙龙)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
2025-04-16 09:03
2025-04-15 09:28
2025-04-13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