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国三产品领衔 2016工程机械新产品那些事儿

2017-01-17 06:46 性质:转载 作者:工程机械商贸网 来源:工程机械商贸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三一推出SY50U挖掘机:不按“套路”出牌的无尾挖掘机


  2016年,三一在培育新业务的同时,也在继续深耕工程机械市场。在三一2016年发布的众多新产品中,我们选择SY50U无尾挖掘机作为三一新产品的代表。挖掘机是工程机械“王冠上的明珠”,而三一小挖又是个中翘楚,三一SY50U无尾挖掘机在很多技术领域都进行了突出的改进。

 

三一SY50U挖掘机

  稳定性:翘屁股VS坚如磐石

  现在市面上无尾挖掘机一般都以小型挖掘机为主,无尾操作灵活,操作者可以在机器周围的任何方向进行挖掘和卸载 , 而无需移动机器,深得用户喜爱。然而,众多无尾挖掘机为了实现灵活特点,以失去挖掘机的稳定性为代价。将小机器安装于大底盘之上,使得机器作业时很容易出现“翘屁股”问题,这是无尾挖掘机操作者的切身体会。

三一SY50U无尾回转挖掘机在稳定性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首先,行业首创,使用支重轮代替拖链轮使用,寿命提升1倍;其次,采用双边加强型拖链轮固定方式,结构更加坚固耐用,可靠性高。SY50U整个底盘在保持支重坚固的同时,还能使上车下车受力协调,很好的避免了无尾挖掘机翘屁股的现象,使得整机运行起来更加稳定。

  挖掘动力:臂力不足VS刚劲灵活

  由于大多数无尾挖掘机上车下车受力比重不均,导致动臂力量不足,挖掘深度不够。与有尾挖机相比,无尾挖机在揽活方面确实略逊一筹。将挖机的灵活性与强劲臂力相结合是无尾挖掘机操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三一SY50U无尾挖掘机亮眼之处则在于采用三一专供的久保田V2607发动机,动力强劲,性能可靠,与同吨位竞争对手相比力量更大,铲斗挖掘力达30.8kN,斗杆挖掘机高达22.9kN,轻松开挖硬土层,挖掘更轻松。而且比同吨位机型油耗低6.7%以上,效率高10.3%以上。

  SY50U另一大亮点在于使用负载敏感系统,能感知负载的微小变化,随时调节流量及压力,实现完美的操控性能。真正做到想你所想,犹如你双手一般灵活。

维护保养:大费周折VS得心应手

  对于大多数无尾挖掘机操作者来说,挖掘机的维护保养是个着实让人头痛的难题。由于挖掘机的尾部空间被去除,发动机舱设计的比较紧凑,在保养和维修时不太方便。市面大多数无尾挖机液压部件安装在驾驶室正下方,为了维护保养还得将驾驶室掀开,有甚者还需拆解。

  三一SY50U就很好的将维护保养难题一扫而空。采用大面积覆盖件开启方式,打开后可站在地面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维修方便,接近性好;空气滤清器、燃油粗滤、燃油精滤、机油滤芯、先导滤心、水壶等触手可及,保养十分方便。除此之外,SY50U还将空间细节最大化运用,设计了大尺寸工具箱,可方便携带维修工具。

散热性能:高烧难退VS专业散热

  散热不佳是市面无尾挖掘机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操作者很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机器初期运转高温现象不是很明显,当工作破千小时时,高温现象尤为突出。由于发动机散热主要是靠散热片面积、空气流量和风道设计等综合因素影响,所以对于散热系统设计不足的机器,发高烧确实很是无奈。

  针对市面上无尾挖掘机散热能力不够的问题,SY50U特意进行设计改良。采用可拆卸式散热器防尘网,冲洗更方便,保持空气流量通道的畅通;SY50U在选材方面也有讲究,久保田发动机的大面积散热片配备铝制散热器,将机器运转温度控制得游刃有余。

  为了保证整机的可靠性,三一SY50U在工作装置、驾驶室、液压元件等关重零部件都必须经过80万次疲劳测试,整机还得经过2000小时以上野外挖掘实验,使之能够成为卓越性能的坚强后盾。


中联重科:4.0产品点亮绿色科技


  在工程机械领域趋于低调的中联重科在2016年上海宝马展上发布的4.0产品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中联重科4.0产品

  中联重科产品4.0是以“模块化平台+智能化产品”为核心,深度融合传感、互联等现代技术,研发整体性能卓越,作业安全可靠,使用绿色环保、管控智能高效的智能化产品。

  4.0产品包含两大核心。其一是模块化平台。该平台充分运用模块化设计技术,将产品的各个子系统以“模块”的形式进行标准化设计和生产,最后再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进行“组装”,组合出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产品。使用模块化平台,研发效率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更有保障,使用成本也更低。

  作为4.0产品的集中领域,中联重科将汽车起重机划分了三个底盘平台与五个上车平台,其中底盘平台包含37个模块,上车平台包含49个模块,可以组合成5款基本型产品,衍生出20余款产品,覆盖全部的吊装需求。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