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机器人市场“高烧”难退 如何挤出“泡沫”?

2016-06-12 09:09 性质:转载 作者:机器人圈 来源:机器人圈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打响本土“反击战”

  在国外厂商占据技术制高点的情况下,国内厂商也可以展开漂亮的反击战,有人说,2015年将是国内外厂商正面竞争的元年。

  从应用角度看,国内机器人行业应用的中端市场将快速扩张,原因在于中国的制造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电子、消费品等,这些行业的人工替代需求巨大。在这类市场中,国外厂商并无相关经验,在对市场需求的理解和灵活应对方面不如本土企业,且上述市场的行业用户购买力不如汽车等高端行业,国产机器人性价比高的优势就会显现。在一些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行业,如航空航天、军工、电力等,相关单位在采购机器人产品时肯定会优先考虑国产品牌的产品。

  从产业链角度看,国内厂商在服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主要体现在国内相对充足的工程师供给和较低的工程师价格,凭借此优势,国内厂商在机器人系统集成环节,可以在售前、售后服务方面体现价值。国内厂商在发展过程中有所侧重,在与国外厂商的正面交锋中扬长避短,就可以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融合多状态产业

  融合对于机器人产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是产业内的融合,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实现智能工厂的建设,需要产业间融合。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处于技术水平低、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投入较少的状态,虽然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企业却呈现“小、散、乱、弱”的情况。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更需要企业自主的调整与发展。未来5年,国内机器人产业将面临洗牌,如今的混乱状态终归会结束,只有集中力量才能够在核心技术和应用拓展上突破。为了整合资源,促使3-5家国内企业迅速做大做强,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在所难免。

  在工业4.0的研究中,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厂一直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部分,工业机器人将是智能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能工厂就是将一个个分散的、具备一定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实现数据交互之后,形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有机体,从而实现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机器人产业是中国进入工业4.0时代的重要推动力。机器人产业需要加快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尤其是与软件技术的融合。传统工业和制造业都比较关注硬件,而工业4.0的发展会偏重软件平台在行业的应用,以及各个硬件设备的网络化。作为智能化的装备,机器人产品可以率先进行融合。

  中国市场对于工业4.0的需求很强,推动力也很大,相对于国外市场,中国市场的优势就在于市场纵深的扩展性很强。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需要贴合其特点的行业应用。从企业的角度看,国内厂商从纵向角度可以完善已有产品的功能;横向角度可以加入智能软件技术、提高自动分析能力、丰富产品线,从而给用户提供整套系统性方案。

  中国机器人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有光明也会有阴影。加速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尤其是发展自主品牌的产品,既需要厂家潜心钻研核心技术,又需要集成商紧跟市场需求,高校研究所专心搞科研,行业协会和政府适时引导,各尽其职,共同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一片适宜生长的土壤。

123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