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制造业强市是实现沈阳全面振兴的根本出路

2016-05-23 08:14 性质:转载 作者:沈阳日报 来源:沈阳日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辽宁大学战略策划投资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大学学术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辽宁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

  辽宁大学战略策划投资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大学学术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辽宁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个,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提交决策咨询建议百余(部)篇,数十(部)篇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

  目前,沈阳全面振兴正处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而沈阳的全面振兴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这既是国家对沈阳全面振兴的战略定位,更是沈阳全面振兴的信心来源。沈阳应抓住中央关于东北振兴的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所带来的机遇,快速推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的步伐以实现沈阳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为制造业强市提供“体制机制支撑”

  一是要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现代政府的要求再造工作流程,以此激发和释放企业、社会创新创业发展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市场发展活力;二是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巿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为制造业强市、实现沈阳全面振兴提供“体制机制支撑”。

  科学地制定制造业强市的“时间表”

  应当按照关于东北振兴的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加强顶层设计,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科学地规划好快速推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实现沈阳全面振兴的时间表:到2020年,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大幅提升,重点行业和企业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面振兴,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以及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

  科学地规划制造业强市的“路线图”

  一是要以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广泛应用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推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改造,打造国家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先行试验区,加快建设中国制造业大数据中心,有效支撑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以此进一步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二是促进“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发展。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构建协同高效的研发体系和生产销售网络,构建新型制造体系。

  三是要构建具有沈阳特色的高端装备制造体系。围绕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领域,推进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打造集研发、制造、试验、示范运行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四是着力强化制造业基础能力。要推动企业协同创新,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的产品性能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制备水平,重新塑造沈阳质量、沈阳品牌的整体形象。

  五是要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从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要培育发展一批专业化的研发服务机构;鼓励制造企业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为制造业强市提供自主创新能力

  要紧紧抓住国家鼓励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沈阳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优势,力争国家级机器人创新中心落户沈阳;要推进区域性创新中心的建设,形成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中心;要鼓励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要进一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培育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打造东北地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等等。

  强化制造业强市的“产业组织依托”

  一是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构建龙头企业带动、优势企业协同、中小企业配套的产业链。二是要进一步推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三是要进一步加强产业联盟建设,实现企业互促互进、技术优势互补、产业配套紧密、多方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特别是要依托中德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搭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有效对接的重要平台。

  拓展制造业强市的“发展空间”

  一是要探索对外科技创新合作机制,鼓励科研项目面向全球招标,实施外国科技研发团队“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二是要出台更具竞争力的鼓励政策,支持境外研发机构在沈阳设立研发中心,支持外资研发机构参与本市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共建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三是要构建沈阳经济区协同创新发展机制;整合东北科技创新资源,建设东北先进制造业创新联盟;深化与京津冀及周边省份的创新交流合作,推动省内外的协同创新。四是要鼓励沈阳企业走出去并购、合资、参股国际研发企业或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研发机构以境外投资并购等方式获取关键技术,突破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拓展制造业强市的“发展空间”。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