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2日,恰逢人工智能诞生60周年,由人工智能学会发起的2016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暨人工智能60周年纪念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老中青三代人工智能科技工作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据悉,此次大会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由人工智能学会发起,联合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计算机学会等20余家国家一级学会及协会共同举办。是我国首次多学科、大跨度交叉的合作之举。
会上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英伟达、三星电子、科大讯飞|百度、IBM、寒武纪、阿里巴巴等科技企业的专家纷纷做了主题报告,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忘记CPU现在需要“APU”
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代君表示,人工智能不可能“平地起高楼”,它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计算机的运算与控制核心是CPU(中央处理器);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需要专为人工智能而生的‘APU’(人工智能处理器)?”
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寒武纪首席执行官陈天石在“支撑智能时代的芯片”主题报告中也提到,深度学习需要专用芯片,而且,这样的芯片已经有了。
陈天石说:“CPU/GPU这样的通用处理器,运行神经网络的效能比很低。谷歌当年花了七天时间给计算机训练猫脸识别模型,动用了1.6万个CPU。而中科院计算所研发的寒武纪专用芯片,其性能功耗比可达通用芯片的数百倍以上。”
2025-04-27 18:25
2025-04-27 18:18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