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经济一季度会出现“开门红”问题。
赵辰昕: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一季度又是开局的首季,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单广受关注。如今,这些成绩单在陆续公布,从已有数据看,在张高丽副总理说的1—2月到3月上旬重要经济指标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基础上,3月中旬和下旬延续了向好的方向。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加,现在评价中国一季度经济实现了“开门红”,我认为是客观的,是实事求是的,是有充足依据和充分支撑的。
我想用六个“升”来点一点好的方向和积极变化:
一是投资增速有所回升。
二是价格总水平有所回升
三是企业利润由降转升。受产品销售增长加快、出厂价格降幅收窄等因素共同作用,前2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4.8%,新增利润355.4亿元,改变了去年全年利润下降的局面,是去年6月份以来首次月度正增长。
四是房地产市场交易量明显回升。
五是财政收入增速回升。
六是市场预期有所回升。3月份,制造业PMI为50.2%,比2月回升1.2个百分点,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一些积极变化开始显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2月份上升1.1个百分点,为近两年来的较大升幅,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非制造业扩张步伐加快。
与此同时,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农业形势总体稳定,消费、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国际国内一些机构的预测数据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基本都预计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将处于6.5%—7%的年度预期目标区间范围内。
昨天IMF刚刚发布了一份报告,在调降全球和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预测值的同时,将我国2016年经济增速预测值由6.3%上调到6.5%。
6供求矛盾依然突出 工业总体逐步回暖迹象显现
4月14日消息,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监测预测处:今年前两个月,工业经济运行继续放缓,企业效益呈现恢复性增长。目前,工业一致合成指数和先行合成指数连续小幅回升,滞后合成指数逐步企稳,预警指数在过冷区间中低部徘徊。考虑当前外需极度萎靡,国内产能过剩依旧的现状,预计工业经济运行将有所回暖,但整体仍在低位调整。
工业一致合成指数:2月份,工业一致合成指数为70.53,环比回升0.22点,持续三个月回升,但整体仍在低位调整。
工业先行合成指数:2月份,工业先行合成指数为81.84,环比回升0.52点,连续6个月小幅回升。
工业滞后合成指数:2月份,工业滞后合成指数为82.54,环比回升0.23点。工业滞后合成指数回升,将进一步印证工业生产企稳回暖迹象。
工业增加值: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5.6%,增速与上月持平,目前继续运行在过冷区间。
工业投资:1~2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1%,增速比去年末回落0.6个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比去年末回落0.6个百分点。
工业用电量:2月份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7%,增速比2015年12月收窄3.1个百分点,表明工业生产活跃程度依然偏弱。
工业企业效益: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8%。
价格指数:2月份PPI同比下降4.9%,降幅比1月份收窄0.4个点;PPIRM同比下降5.8%,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价格指数降幅收窄,表明工业生产者价格有所回升,但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较为突出。
预警指数回升:预警指数由过冷区间底部小幅回升至过冷区间中部,工业经济运行有所回暖。2月份的工业经济预警指数为5.56,与上月持平,已经由过冷区间底部回升至中部,预计未来将有进一步回暖态势。
企业利润增长转正:从收入看,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比去年末回升0.2个百分点;从利润看,1~2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8%,改变了2015年全年利润增速同比下降的局面。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同比增长0.7%,比去年末增速回落2.6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与制造业投资小幅回落。1~2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1%,增速比去年末回落0.6个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比去年末回落0.6个百分点。
从1~2月的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工业生产增速已经基本筑底,总体仍在低位运行。展望2016年一季度工业走势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国际市场需求疲弱
2月份,美国工业生产指数(非季调)同比下降1.29%,连续4个月负增长,且降幅比上月扩大0.57个百分点;PMI为49.5%,连续4个月处于临界点以下;这表明美国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2月份,欧元区和日本PMI处于临界点上方,但都比上月有所回落;欧元区PMI为51.2%,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日本PMI为50.1%,比上月大幅回落2.2个百分点。俄罗斯PMI为49.3%,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在临界点以下等。综合看,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有所分化,但总体仍比较疲软,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工业领域持续通缩
截至2016年2月,我国PPI已连续48个月负增长,且2015年下半年以来降幅在5%左右。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9%,降幅比上月缩小0.4个百分点。但由于国内外需求仍没有实质性回升,PPI短时间内仍很难转正。
当前我国工业短期内仍然面临较大困难。考虑当前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外需极度萎靡,美联储加息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而国内则面临产能过剩,经济结构转型压力较大,预计今年一季度将有所回暖,但整体仍在低位调整。
7统计局:一季度GDP增长6.7%
4月15日消息,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1~3月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58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自2009年一季度后,2016年一季度GDP增速创28个季度新低。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803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9510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90214亿元,增长7.6%。以2015年价格计算,今年一季度GDP增量为985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2亿元。
国家统计局表示,总的来看,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一些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稳中有进态势持续。
2025-04-03 08:57
2025-04-03 08:57
2025-04-03 08:57
2025-04-02 14:24
2025-04-01 10:46
2025-04-01 09:30
2025-03-29 08:40
2025-03-23 08:32
2025-03-18 13:57
2025-03-13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