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智能汽车业绩可望爆发 无人驾驶商用还很遥远

2016-04-12 09:08 性质:转载 作者:证券时报 来源:证券时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中国相关企业的机会

  目前,全球汽车电子产业链不在中国,以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的汽车电子巨头为主,一线的汽车电子品牌包括哈曼、德尔福、大陆、博世等,主要给一线汽车品牌供货。但是,在汽车智能化时代,中国企业已在智能汽车的各个关键领域积极布局,有望在未来的市场格局中实现弯道超车,在车联网、智能驾辅系统等几大领域获得大片市场。

  作为用户来说,车联网通常的使用场景有两个:一方面是通过车载电脑把车辆的实时数据通过车辆自检系统与云端进行交互,例如车辆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用户不用将车开到4S店,而是通过车联网链接维修厂商,线上排查汽车故障,并提示车主和4S店进行处理,大幅度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行车的安全系数。

  另一方面是作为人机交互的入口,车主人群的消费习惯有非常大的价值,车联网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建立一个O2O或者LBS的消费入口,对于消费者和商家而言有非常大的意义。比如百度推出的carlife,整合行车数据,未来在定期服务、加油、后期的保养整合方面将创造很大的价值。车联网还可以催生创造出新型的商业模式,例如汽车租赁和现在国外流行的UBI车险,利用车联网、大数据模式下收集的高质量数据,根据驾驶习惯来制定租赁费率和保险标准,这是对传统风险定价模式的颠覆。

  对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来说,车联网也具有极大的价值,如交通管理部门通过车联网实现道路事故的实时监控和责任认定。目前的问题是,车联网联上的汽车还很少,一旦在一个小城市都有上万辆车联上网后,价值就出来了。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实现智能化和无人驾驶的前提,由此带动安全控制系统(包括ADAS、TPMS 等)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常见的驾驶辅助系统有车道偏离警告、车道保持警告、盲点监测、自适应巡航等。驾驶辅助领域的刚需可能是倒车影像技术,美国等一些国家已经强制要求乘用车配备倒车雷达,中国现有车辆的装配比例还不高,前后装市场上的空间很大。由于驾驶辅助系统是实现无人驾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国汽车电子企业通过引进国际一流的汽车安全系统团队等方式,结合车联网和其他关键零部件技术,提供完整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国内如保千里和欧菲光这类公司在汽车摄像头领域走在国内前列。车载雷达技术上如亚太股份的毫米波雷达和巨星科技的3D激光雷达都是未来实现无人驾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汽车安全控制系统正处于导入与成长期,德勤预测2020年ADAS市场规模将近400亿美元,车载信息系统市场规模超800亿美元。

  目前,大众和东风已开始在新车上配置基于4G平台的中控台等,预计明年将大规模配置,相关配套企业的业绩可能将随之爆发。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