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杭州:借力智能制造 传统产业迸发新活力

2016-04-07 08:18 性质:转载 作者:经济日报 来源:经济日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传化在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物流业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既涉及调结构,又关系降成本。目前占货运总量75%以上的公路物流总体水平不高,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上不去,利润很大一部分被物流吃掉了。徐冠巨介绍,2003年传化物流建成杭州公路港,在全国首创“公路港物流服务平台”模式,实现“物流+信息化”的创新。这个系统,相当于为我国公路网“硬件”装上“软件”。目前,传化物流已在全国80多个城市落地项目,在全国11个省市进行了网络布局,为超过200万辆卡车和卡车司机、3万家以上的物流企业、20万家以上的货主企业提供服务。通过实现及时配货,降低综合物流成本40%以上。

  传化计划到2022年,在全国170个城市分别建设物流枢纽基地和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形成开放共享的公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平台实现超过2000万辆卡车的高效调度。

  加快两化融合 打造“杭州智造”

  李善通是浙江力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从事商品质检工作的他深感国内工业企业对于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有着巨大需求,他创立这家公司的目的就是为制造工厂提供“工厂物联网+智能制造管理软件+信息集成”解决方案,通过自主研发的“制造云+工业物联网+视频网”技术帮助工厂通过智能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市场响应能力和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自2011年推广至今,这个只有162人的公司已累计为81家传统制造业客户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营业额从2014年的2000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5600万元,今年有望达到2.8亿元。目前,公司全年订单已排满。

  李善通介绍,力太科技五年来的智能制造推广实践证明,基于国情开发的技术和方案,使我国企业的智能制造改造无需大的投入,大大降低了参差不齐的制造企业进入智能制造的门槛,缩短了时间,使制造业能够处在“马上出发”的状态,与国外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春风动力就从智能制造中尝到了甜头。赖国贵介绍,春风动力早在2012年就统一规划了“智能制造”建设整体方案,目前正在推进大规模个性定制数字化工厂建设,去年底,一期工程结束后,企业人均效率提升30%,设备利用率提升25%,库存周转率提升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

  越来越多的杭州制造业正拥抱“互联网+”。杭州正加快培育壮大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器仪表、工业控制、3D打印、机器人、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等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重塑杭州制造业新优势。2015年,全市实施“机器换人”项目675个。根据《杭州市关于加快推进智能制造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杭州将累计推进3000个“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重点项目,新增使用工业机器人2000台,实施300个智能制造示范试点项目和100个“工厂物联网”示范应用项目,创建50个“数字化车间”和10个“智能工厂”样板。

  截至2015年,杭州全市组织实施首批智能制造应用试点项目30项,娃哈哈、东方通信、华立集团等企业列入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示范试点,有8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认证。

  当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经济增长新动能与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结合后,杭州经济激发出了强劲的“混合动能”。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