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媒体通气会,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解读了《行动纲要》,以下为文字实录。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
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高度重视我国大数据发展。8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这是指导我国大数据发展的国家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按照国务院分工,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大数据产业发展以及应用示范相关工作。借此机会,我向各位媒体朋友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视角,介绍下《行动计划》的背景和意义、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点,以及我部下一步落实工作考虑。
一、《行动纲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引发了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使得数据资源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核心创新要素。据统计,全球所掌握的数据,每两年就会翻倍。到2020年,全球的数据量将达到40ZB,其中我国所掌握的数据将占20%。大数据的广泛深入应用,使人类社会逐渐走向数据经济时代。据国际知名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2016年全球大数据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2320亿美元。
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够总结经验、发现规律、预测趋势、辅助决策,充分释放和利用海量数据资源中蕴含的巨大价值,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耦合、交叉创新。大数据的发展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人们的思维观念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也能够为国家发展提供战略性的机遇。因此,从出现伊始,大数据就受到各方的热切关注。有关发达国家相继制定出台大数据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文件,大力推动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
我国发展大数据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巨大的应用市场优势。近年来,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国大数据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部分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也得到了深入推广,形成了一大批典型的示范案例。大数据日益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加速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例如,阿里公司根据中小企业的交易情况对银行的财务和诚信情况进行筛选,并提供无担保的贷款。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2000多亿元,服务80余万家企业,有力的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百度公司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展示流感等流行病的动态,预测发病趋势,为应对疫情变化,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了有力帮助。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数据将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曾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地位也将越来越突出。同时,大数据也将重构信息技术体系和产业格局,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机遇。《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出台,赋予了大数据作为建设数据强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地位。工信部将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推动大数据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建设数据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二、《行动纲要》对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部署
(一)行动纲要的起草过程
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其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今年已相继出台《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将大数据作为作为支撑、引领各行业领域发展水平提升的重要抓手。
2025-03-23 08:32
2025-03-18 13:57
2025-03-13 09:20
2025-03-12 15:57
2025-03-11 11:17
2025-03-11 09:18
2025-03-08 11:38
2025-03-08 08:52
2025-03-07 10:19
2025-03-07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