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何黎明:我国物流业发展形势及政策展望

2015-08-14 07:24 性质:转载 作者: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为更好地落实中长期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从今年开始,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形成新的运行机制,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轮流主持,每两月召开一次会议。着力解决制约物流业发展,亟待跨部门协调的重点问题。随着际联席会议新机制的建立,支持物流业发展的部门间合力正在形成,行业政策环境将持续改善。

  近年来随着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增多,社会应急管理提到议事日程。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对应急产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刚刚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也对军事应急保障提出了新要求。应急物流作为应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支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把应急物流工程列入12项重点工程。《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完善应急物流体系,推进物流业重点工程建设。各地政府部门将应急物流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重点支持应急仓储、中转、配送设施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应急物流起步晚、基础薄弱,水平不高,还不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同属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的军事物流在完成军事后勤保障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平时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作用,军事物流与应急物流协同发展,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发展模式正在形成。对于下一步应急物流的发展方向,我提三点意见:

  一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和《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启动应急物流工程,推动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加大应急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应急物流设施布局规划,提升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提高应急物流基础保障能力。把握“互联网+”的机遇,建立完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利用各部门应急物流数据资源,全面推行应急物流电子化、系统化管理,提高应急物流数据保障能力。

  二是建立应急物流统筹协调机制。建议在国家层面由政府经济运行调节部门牵头,建立多部门协同的应急物流统筹协调机制,更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各地政府由地方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地方统筹协调机制。重点是建立健全应急物流转换机制、动员机制、储备机制和激励补偿机制,充分动员社会物流资源,逐步建立统一协调、运行有序、军民融合的应急物流体系。

  三是培育应急物流骨干企业。继续探索军民融合应急物流模式,加大应急物流服务外包,推动应急物流服务产业化,充分利用存量社会资源,培育应急物流服务企业,鼓励应急物流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在确保应急安全的前提下,发挥市场化储备的基础性作用,探索“以订代储”“寓急于民”等新模式,建立市场化储备与政府储备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及应急物流保障机制。

  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加强应急物流基础性工作。做好应急物流标准、统计、人才培训、理论研究等工作,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近期应急物流三项国家标准获准颁布实施,下一步要做好标准的宣贯工作。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和广大企业参与下,致力于推动政策环境改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加强工作联系,我会在解放军后勤学院的支持下,于2006年成立了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多年来,专委会在王宗喜将军领导下,参与国家规划、反映政策诉求、开展标准制定、组织学术研讨、促进业务合作、推动行业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物流企业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的各有关方面及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各有关部门积极出台政策,完善行业发展环境,为应急物流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启动,应急物流发展将进一步受到重视。下一步,我们要抓住政策机遇,坚持统筹协调和创新驱动,为我国应对突发性事件提供高效便捷的应急物流保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将和大家一起,为促进应急物流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