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从融资租赁本质看中国融资租赁业的未来

2014-12-18 08:30 性质:转载 作者:第一财经日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其次是经营管理者的经验和素质不齐。融资租赁是金融业务,高管们应该有一个执业资格准入程序,比如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风险管理等基本概念要知道。
  然后是企业内部流程和风控有待规范,这是融资租赁公司的生命。企业有没有操作流程,有没有租赁管理系统,各个节点的审批是不是明晰。
  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能力。有强大的股东或大额的资本金是起步的前提条件。股东强大,至少可以有资金保证,业务才做得起来。前面提到的18850亿总资产中,23家金融系租赁公司就占54%,近1000家外资租赁公司占32%;123家内资试点公司占14%。可见实力和规模的重要性。
  与此相关的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限制了行业的发展。欧美主要融资租赁公司都是通过发债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直接融资,成本低很多,竞争力因此也强。
  此外,专业人才缺乏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现象。数据显示,全行业刚刚过三万名专业人才。
  七大类业务方向
  2013年底的数据是中国金融资产有130多万亿,其中,银行资产占80%,融资租赁只占1.46%。换句话说,融资租赁业务要从1.46%变成3%,从整个金融资产来看是微不足道的,但对整个行业来说是翻倍的增长,因此,融资租赁的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在行业发展的浪潮中,如果某些公司的投资人是想挣短钱,短期还有机会;但从公司的长期发展考虑,则必须要建立经营性租赁等方面的业务能力。
  对于融资租赁公司而言,业务方向无外乎七大类。
  第一,政府项目。西方国家由于可以发债,发城市债,所以鲜有租赁公司做政府项目。但国内这方面还有机会,现在热炒的PPP就是政府购买服务,主要看项目公司有没有经营现金流。第二,医疗设备。这是很好的长期稳定的融资租赁产品,但存在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第三,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飞机、轮船和道路运输工具,总体来讲,这类租赁业务的利差较小,但适合做经营性租赁。第四,办公设备。贬值快的设备适合做经营性租赁。第五,工程机械。这类周期性变化大的也适合做经营性租赁。第六,生产设备。需要看股东有没有这方面的优势,要注意平衡承租人信用和租赁物残值风险。第七,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在欧美国家,不动产主要通过银行抵押贷款等信贷方式解决融资问题,没必要通过融资租赁做,因此,和融资租赁有关的是通过结构化安排,做成经营性租赁,也就是做房东。国内做不动产融资租赁,要考虑到发展问题,否则将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根本拼不过银行。
  至于无形资产,比如说软件,这是个权利能不能做融资租赁的问题。在国外考察看到,在法国可以做,在美国、德国等只能做融资,因为存在法律上的障碍。举例说,微软的操作系统所有权归微软公司所有,不归融资租赁公司所有,没有所有权,做融资租赁的基础就不存在了。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融资租赁业的未来还是乐观的。我认为,行业的发展会出现如下趋势。
  金融租赁公司专注大型项目。比如,花旗银行曾通过并购进入办公设备租赁,做了几年之后又把它卖掉了。虽然收益好,但是做得规模很小,而且经营成本很高,风险偏好也完全不同,不适应银行的经营模式,所以他们还是回归到做大项目。
  厂商租赁公司回归到内部职能部门或职能外包。厂商自己做租赁的一个致命问题是很难平衡销售增长需求和风险管控。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有大量的厂商租赁公司被转让给独立出租人。
  独立出租人往综合性和专业性两个方向分化。对于独立出租人而言,往专业性方向发展比较合适。综合性租赁公司对管理能力要求非常高,资本要足够强、人才要足够多。二、三十个亿资产的小型租赁公司应该专注做某个特定行业、特定市场。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

扫码进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