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 工程机械行业迎来转机

2014-12-15 08:27 性质:转载 作者:中国证券报 来源:中国证券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另外一些机械类公司在转型升级方面也正在发力。以郑煤机为例,公司此前主营煤矿机械,目前也在试图通过定增实现向智能化转型。公司11月发布公告,拟向包括郭现生、宋全启在内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1.13亿元,投资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项目和工业机器人产业化(一期)工程项目。公司高管曾对记者公开表示,今后转型的步伐仍将提速。

  细分行业景气度高企

  值得注意的是,整体来看,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产业仍处于下行通道之中。以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为例,公开数据显示,在2014年前10月,同比增速较去年分别下降了9%和5%,不少业内人士仍判断制造业投资增速将在2015年延续下滑趋势,传统中低端设备制造业扩张仍将减缓。

  “但这并不代表整个产业中没有机会。”中信证券相关分析师对记者表示,“随着国企改革成为业内企业的主基调,一方面将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效率,改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以上市公司为平台注入优质资产,提升地方资产的证券化率。”其判断,随着企业内部转型升级和产业内部整合的提速,工程机械类上市公司有望实现业绩和估值的“双升”。

  该分析师尤其指出工程机械领域三大细分子行业的景气度有望发生超预期变化。首先,中国高铁建设批复和投资额度不断上调,且随着“高铁”外交的推进,从整车到核心零部件整个产业链的业绩与新接订单都有望超出预期;智能装备机器人领域在2014年行业增速也出现提升,且国际互联网巨头在这个领域内投资不断加码,行业景气度也有望井喷;此外,造船等相关工程机械产业内公司也存在国企改革资产整合的预期和军工概念,“龙象共舞”特征有望延续。

  以工业机器人为例,2014年下半年以来,传统制造业上市公司向智能化方向拓展的步伐明显提速,60余家上市公司通过投资或并购方式涉足自动化和智能化产业,且多数扎堆在系统集成环节。由业内专家分析说,虽然整体来看,外资巨头短期技术优势明显,而本土企业更愿意在集成环节分羹,但中长期来看,随着有能力解决核心零部件难题从而降低成本的企业有望率先实现量产化和进口替代,集成、本体、零部件企业有望依次“花开”。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