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制造业成本优势压缩 工业机器人企业向莞集聚

2014-07-28 08:13 性质:转载 作者:中国电力电子产业网 来源:中国电力电子产业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总部位于德国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上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3.7万台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市场上销售,是2012年的近3倍。中国不仅已经成...

  总部位于德国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上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3.7万台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市场上销售,是2012年的近3倍。中国不仅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也是成长最快的市场。

  在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由政府组织的抽样调查显示,近五年来该市共有66%的企业投入资金开展了“机器换人”工作,92%的企业表示未来两年将继续加大投入或准备开展相关工作。恒研科技广州研发部经理指出,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发生改变,沿海制造业发达地区工厂招不满工人的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成本也一直在上涨。

  很多企业将“机器换人”视为降低生产成本的出路。在东莞已经开展“机器换人”的企业中,统计显示有一半企业表示节省生产人员10%以上,20%的企业节省生产人员30%以上。

  对很多中小企业而言,普及使用工业机器人也面临一大挑战:巨大的投资成本。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礼表示,目前中国73%的机器人由外国厂商生产,机器人价格居高不下,拓斯达致力于为制造业提供一年回本的整体自动化解决方案,让中国4500万中小企业都能用得起自动化装备。

  吴丰礼表示,中国工业机器人运用还处在一个初步阶段,未来工业机器人或将掀起新的工业革命,占据技术优势的国家制造业成本将大幅下降,而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可能会被进一步压缩,因此中国大力发展与应用工业机器人势在必行。

  目前世界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平均密度为每万名雇员55台,而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仅为每万人23台,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国仍是世界上工业自动化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随着工业自动化进程的推进,未来工业机器人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今年6月,东莞市政府通过两份文件,大力支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东莞机器人应用市场如饥似渴,让嗅觉敏锐的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纷纷向莞集聚。

  “第一波机器替人潮在新世纪初,那时民工荒刚刚出现,随后第二波则出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近两年第三波又开始了。”在东莞自动化设备龙头艾尔发公司总经理黄俊钦眼中,东莞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与这三波浪潮紧密相连。

  市经信局最新一份调研统计显示,目前东莞工业机器人产业总产值约14.53亿元,整个智能装备产业则达200多亿元,尽管有着核心技术缺失等硬伤,但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在东莞崛起。

  看好东莞机器人应用市场

  艾尔发是台湾天行自动化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2001年进入东莞之初,该公司只有30多家客户,到2007年发展到1500家,现在则猛增到4000多家客户,其中大部分都是近三年增加的。

  “以前我们专注于注塑机械及周边自动化设备,现在我们不得不向更多行业应用转变。”黄俊钦说,过去,只有中高端电子产业和汽车等行业机器人需求较大,现在就连单价较低的五金产品也开始引入工业机器人。

  广东伯朗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荣造深有同感。他介绍,目前公司一个月可以销售两百多台设备,去年销售额达到6000多万元,今年预计可达1亿元。该公司在2008年落户大朗镇,开始生产线性机械手及工业机器人。

  第三波“机器换人”潮也在吸引深圳等周边地区企业的目光。“我计划把深圳生产研发总部搬到东莞。”深圳拓野机器人自动化公司总经理凌琳称。近日,该公司还作为发起人之一举办了东莞机器人技术协会筹备会议,来自珠三角近50家机器人厂家将成为首批会员单位。“协会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企业加入,主要是他们看好东莞的机器人应用市场。”

  机器人生产企业数或占国内一成

  据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粗略预计,东莞真正生产研发工业机器人的企业不多,约有30家。而市经信局调研数据显示,东莞工业机器人装备制造商数量约为40家,工业总产值约14.53亿元。

  别小看这一数字。据权威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5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总量353家。这意味着,东莞机器人企业数在全国十个席位中已占据一席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松山湖也正在积极打造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此外,广东省重点项目粤海高端装备技术产业园已开工建设,将发展工程装备、数控装备等智能制造产业。

  东莞机器人产业有望形成规模优势

  总体上,东莞工业机器人企业大多聚集在下游系统集成环节,与国内绝大多数同行一样,核心技术缺失,受制于人。

  “上游是核心零部件,主要是减速机和控制系统,这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中游是机器人本体,就是机器人的身体;下游是系统集成商,东莞九成企业都集中在这个环节上。”黄俊钦称,有技术能力的企业也只能围绕工业机器人做起周边开发、系统集成的生意,替不同企业开发自动化生产解决方案,也充当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代理商。

  系统集成,指的是将批量的机器人、网络系统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一个生产车间。国际模协副会长、东莞工业机器人技术协会顾问罗百辉认为,这种选择相当现实:“为工厂做解决方案,开发自动化系统利润同样可观,成本只要几万元,却有可能卖到几十万元。”他认为,东莞机器人产业有望先做成规模优势,再形成性价比优势,市场还是很乐观的。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ASCM:2025年供应链五大值得关注的趋势
    随着全球市场的持续动荡和技术创新的加速发展,供应链管理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ASCM(供应链管理协会)最新发布的2025年供应链趋势报告,揭示了未来几年内将深刻影响供应链发展的关键趋...

    2025-01-14 09:13

  • 本周工业车辆行业热点回顾(2025.1.5-1.11)
    速行之时,独自一人可疾步如飞;然而,欲达千里,伴侣同行方能持久不殆。工作一周了,欢迎大家一起关注工业车辆行业热点,过去的一周,行业发生了些什么,随小编...

    2025-01-13 09:25

  • 《therobotreport》:2024 年 10 月机器人投资额将超过 74 亿美元
    2024 年 10 月,机器人投资额超过 74 亿美元,共进行了 77 轮融资。Waymo的 56 亿美元融资领跑了投资总额,这是截至 11 月的一年中最大的单轮融资。10 月份的总额是今年前 10 个月以...

    2025-01-08 10:04

  • 博世在CES 2025发布最新的《博世技术指南》报告
    在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上,德国博世集团(Bosch)发布了最新的《博世技术指南》报告,重点关注人工智能(AI)技能的发展。该报告基于对中国、印度、德国、英国和美国公众的调研,旨...

    2025-01-08 10:00

  • CES 2025:机器人与人工智能(AI)技术成为焦点
    在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上,机器人与人工智能(AI)技术成为焦点,众多企业展示了最新的创新成果,体现了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深度融合。美国三星电子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推出...

    2025-01-08 09:58

  • 腊八佳节共庆,叉车行业展望美好未来
    随着岁月的流转,我们迎来了农历的腊八节。腊八节里熬的腊八粥,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中华文化的纽带,传递着深厚的人情味和传统精神。而在这温暖的节日氛围中,...

    2025-01-07 09:38

  • 本周工业车辆行业热点回顾(2024.12.29-2025.1.4)
    迎来2025,愿您在新的一年里,心中充满阳光,照亮前行的每一步;脚下踏着坚定,迈向梦想的彼岸。无论风雨还是晴天,愿您始终拥有微笑的力量,从容面对生活的起伏...

    2025-01-06 09:04

  • 小寒送暖,美好启程——中叉网祝福您温暖相伴,事业蒸蒸日上!
    小寒节气小寒至,天地渐寒,但心暖常在。在这岁末年初之际,中叉网向所有合作伙伴、行业同仁以及关心和支持我们发展的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祝福!寒冷的节...

    2025-01-06 08:59

  • 叉车行业领导和部分企业领袖2025新年寄语
    新年寄语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首先感谢大家在过去一年里对中国叉车网(www.chinaforklift.com)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是您的关心与支持,让我们与行业共同成长...

    2025-01-01 20:12

  • 中叉网2025元旦祝福:智慧同行、共铸辉煌
    元旦快乐Happy New Year值此元旦佳节之际,我们迎来充满智慧与灵动的2025年。作为工业车辆行业大家庭的一员,中叉网衷心祝愿每一位同仁在新的一年里事业腾飞、...

    2025-01-01 20:07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