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批准人而言:
·对于预约访客,批准人可以直接登录WEB方式的“电子身份管理系统批准模块”,直接录入访客信息,并批准通行。该操作受账户密码方式保护并使用数字签名验证,批准人将只能看到对应于本人的批准信息及记录。这样被批准人在到达验证区域后可以直接与值班室核对身份并取得访客卡。该卡作为进入受控区域身份凭证,具有有效期,离开时交回。
·对于未预约访客,值班室操作人员将直接录入该待批准人(车)的信息并提交给批准人,这样批准人在登录后进行批复(或通过打电话的方式通知批准人,取得批准),发给访客卡。
3.电脑系统处理流程
验证点系统处于长期运行状态,执勤人员终端和值班室终端中心监控同步显示验证点区域监控情况。
验证点系统循环检测:
·无线红外(或热感)设备以获得人员通过信息
·RFID读写器(天线)以获得RFID标签信息
·抓拍摄像机在受到触发时纪录监控点图像
在获得人员通过标记信息或者RFID标签信息时,系统触发人员处理模块,对RFID标签对应的电子证件记录进行处理。查询内部人员库、外部人员库,如果有记录则显示相应的记录,否则进行相应事件提示,交由值班室处理。
执勤人员触摸显示终端
·提供证件信息显示界面。
·提供证件手工查询界面。
·提供短信通知显示界面。
·提供简单通信联系界面。
·可搭载内部电话平台。
4. 批准流程
对批准人,其随时可以通过登录系统进行批准管理(在其权限范围内的),其所有操作将被记录。并可以查询其被批准人的进入情况及历史记录。
图-2:RFID无障碍流程工作流程图
四、 功能分配
1. 验证点系统(机构)
验证点系统包括了验证点子系统和值班室子系统两个部分,负责对附有电子证件的被识别对象(同时包括使用自动车牌识别技术识别的车辆,物品)进行身份认证和相关数据记录、处理。
验证点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 监督(提示)被识别对象进行身份认证
? 对附有电子证件的被识别对象(人、车、物)进行信息检索查询并通过预定义规则进行分析、处理,将处理结果提交上一层处理。
? 对无电子证件的人、物进行报警
? 对过期和挂失证件告警。
? 特殊情况下的查询功能(如用户忘带证件)
? 用户通知信息提示功能(如:用户到达某处,系统提示“某领导要求您到某地办某事” )。
? 由指定通过事件触发的通知。
? 自动记录用户事件(证件、时间、图像等信息存档) 以备查询。
? 特殊事件自动提交给值班室及中心管理系统处理或记录(如:非法用户事件)
? 执勤终端可提供简单的多媒体通信平台。
2. 中心管理系统(机构)
中心管理系统是整个电子身份识别系统的管理中心,它包括中心管理子系统、中心监控子系统以及证件管理子系统,负责管理并协调整个系统的运行,其主要事务是:
? 整个系统的各种配置和参数设定
? 系统操作人员帐号密码以及权限管理
? 监控并显示所有有人职守验证系统的工作情况并提供特殊情况报警
? 提供全系统所有人员资料及用户事件统计、查询
? 分类显示系统运行时的人员动态
? 各种报表的生成、打印
? 对特定人员的查询定位
? 外部人员、车辆进出批准管理
? 该系统的所有被识别对象(人、车、物)的资料收集整理(手工)
? 被识别对象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及整理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
? 被识别对象电子证件的制作(包括打印或印刷)
? 被识别对象电子证件的授权
? 临时电子证件的制作及管理
? 扩展系统的管理:如一卡通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等
用户通过帐号密码登录内部网站。
已经授权的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查询条件对系统用户进行资料查询。包括用户的简要资料、详细资料和证件的简要资料、详细资料。
注:在网络数据安全性能保证的情况下,所有制证数据、人员监控数据、报表数据都可以网上传递、浏览。
五、 数据结构设计
图-3:无障碍身份识别结构示意图
1. 逻辑结构设计
该系统的系统逻辑结构分为五层,验证点的信息获得设备及控制设备。
包括:
人员RFID设备,包括无源射频读写器、天线。
人员红外探测设备。
视频及图象处理设备,包括摄像机、图像抓拍卡
显示终端,主要是一个或者多个显示屏。
控制设备,可能使用的控制设备如自动门等。
【信息处理层】
通过硬件处理层获得的识别信息通过验证点计算机的识别软件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信息存储在本地,或者通过网络链路层传送到中心数据层处理。
【网络链路层】
负责将各个验证点的数据通过网络设备与中心数据层连通形成有机的整体。
【中心数据层】
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存储和读写要求处理。由一个数据库服务器或者数据库服务器阵列组成。
【应用层】
该层包括了所有附加于中心数据层上的数据出理及相关的功能扩展。
主要包括:
中心管理系统(包括:中心监控子系统、中心管理子系统、证件管理子系统)
验证点系统(包括:验证点子系统、值班室管理子系统)
WEB功能拓展子系统
2. 安全性、保密性设计
目前所使用的的RFID设备均是国内外最先进的产品系列,在使用安全性上均经过了工业级测试。所有的RFID电子标签均有一个全球唯一标号UID,无重复可能。
所有的用户数据均由用户自主生成并管理,系统维护人员只在证件制作管理软件上做指导,对数据库做备份管理等操作指导,原则上不接触任何真实用户数据。(注:在系统使用初期,可使用测试数据对用户进行操作指导。若在以后的使用中,用户确有需要,可对用户进行现场指导,但不带走、复制任何用户数据。)
所有数据均在内部局域网传送,安全性由内部网络保护。数据库的安全性由用户自己管理,系统维护人员只作操作指导。任何外单位的同型号卡均会被识别为非法证件。
所有的用户操作均可以设置帐号密码进行操作限制并进行操作日志记录。
证件管理系统可随时对特定证件进行挂失、停用、注销操作,并实时生效。为保证系统稳定性,在能保证验证点系统安全性的情况下,可以配置本地数据库,以保证在网络故障下系统依然可以正常运行。进入验证通道时,证件存档照片自动调出,供执勤人员进行比对,可以杜绝冒用情况的发生。
证件卡片与数据登记分人负责,制证过程分多步进行,并经审核与批准,减少出错可能性并且杜绝个人制证可能。可方便地进行定期不定期进行数据检查,打印硬拷贝审核存档。
2025-07-06 09:27
2025-07-03 09:04
2025-07-01 15:26
2025-07-01 09:48
2025-06-30 08:14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