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3月17日,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人大闭幕会上发表讲话,呼吁13亿中国人为实现中华...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3月17日,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人大闭幕会上发表讲话,呼吁13亿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显然,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未来必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而在此过程中,作为国民经济命脉的工业,将肩负起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突破的重任。那么如何做到举重若轻,不负重望?我们认为,其根本途径在于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换言之,只有依靠创新驱动,“中国梦”方能尽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已成共识
回顾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我们不难发现,“创新”已经成为各界广为关注的一大热词——
政府层面,前任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制造业规模跃居全球首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之一;新任总理李克强则在记者会上强调,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
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了一系列部署,从而为制造业升级开辟了发展空间,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不断提升。
协会层面,全国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表示,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业依然面临着先进技术靠引进、高端产品靠进口的严酷现实,中国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亟需向高端转型。
企业方面,我们注意到,奇瑞重工总经理王金富、
中联重科(000157)董事长詹纯新、
龙工董事局主席李新炎、
玉柴集团
公司董事局主席晏平等多位人大代表在两会期间均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创新。
王金富表示,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如今中国装备制造业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高端转型、产业升级刻不容缓;詹纯新认为,面对竞争,企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对企业来讲,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是当务之急;李新炎建议尽快制定出台民间创新促进与保护法;晏平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要实现“美丽中国”,技术创新是关键点。创新不是空谈 要行之有道
显然,以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当前形势下的多方共识,但创新不能空谈,必须落实到实处方能发挥作用,对此,上述企业家代表也给出了各自的建议。
王金富主张,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要做到四点,一是鼓励弱小企业进行联合,通过联合创新、知识产权共享参与国际竞争,以此形成自身创新的比较优势和局部强势;二是引进技术要注重消化和吸收,后期研发投入一定要跟上;三是要加强资源整合的能力,包括通过海外并购整合国际有利资源;四是国家要继续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