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联合发布的《北京宣言》的有关承诺,徐工、柳工、山推、三一等在内的重大技术装备骨干企业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追求精益化管理,注重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推行循环经济和绿色制造,以优秀可靠的产品赢得了用户和市场的认可和尊重。
包括混合动力在内的各种节能产品推向市场。
(七)出口快速增长,国际化进程取得新进展
2011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对外经贸合作得到快速发展,全行业出口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改善,出口增长率稳步提高。据海关统计,全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249.55亿美元,同比增长33.2%。其中进口金额90.45亿美元,同比增长7.69%;出口金额159.09亿美元,同比增长53.8%,超出了历史最高水平2008年的134亿美元,贸易顺差68.64亿美元,同比增加49.22亿美元。其中,徐工表现最为抢眼,全年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仅委内瑞拉项目的合同签订额就达7.446亿美元,一举创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订单的新纪录。
竞争力较强的企业继续扩大产品出口和以海外兼并重组、技术输出、CKD合作、发展海外合资企业、融资销售及租赁等方式进行国际化运作。以徐工、中联、三一、柳工、山推、龙工、厦工、安徽合力、北方重工等为代表的大型骨干企业继续向欧洲、南美、东欧、俄罗斯、越南、马来西亚等地投资开办独资和合资企业。徐工集团在巴西、印度等投资,中联批量塔机出口伊朗和越野轮胎起重机通过北美认证,三一德国基地落成和62米泵车紧急支援日本应对核泄露事故,柳工南美、中东、欧洲、东南亚等的布局,厦工系列产品装备台湾地区重大工程项目交车,鼎盛天工120台设备出口喀麦隆发运,力士德20台挖掘机首次出口马来西亚,特雷克斯长江起重机公司产品出口科威特和巴西等等,均称为2011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全球化服务的靓点。
(八)协会工作得到了政府和会员的普遍重视和支持
一年来,我们协会工作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中机联各级领导和广大会员单位的普遍重视和大力支持,使我们能够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和助手,为会员单位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受工信部装备工业司的委托,我们组织行业力量,编制完成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全行业工程机械产品将在“十二五”末实现年营业收入突破9000亿元、出口实现260亿美元的目标。
我们成功地在北京会同有关单位主办了第十一届BICES展会,并在展会期间联合美国设备制造商协会、日本建筑机械工业协会、韩国建筑机械工业协会主办了“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等一系列活动,得到了国内外同行和相关人士的普遍赞扬。
我们参与完成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和新产品鉴定及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
出台了包括工程机械定义与类组划分、再制造等十九项标准。
协会秘书处和各分支机构进一步加强了制度建设与管理机制创新,注重了对中青年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增强了工作合力与执行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行业转型升级作出了贡献。
2025-05-07 13:20
2025-05-06 10:42
2025-05-06 10:41
2025-05-06 09:28
2025-05-06 09:27
2025-04-28 14:41
2025-04-27 18:25
2025-04-27 18:18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