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工业车辆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每年都以30%的速度递增,而且出口的增速更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竞相进入工业车辆行业。虽然国家将工业车辆列为特种设备加以管理,且提高了进入行业的门槛,但是,目前国内不仅有14家独、合资企业,而且国内其他行业有经济实力的企业也纷纷跨入工业车辆行业,利用自身产品在国外市场的销售优势,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竞相销售自己生产的工业车辆产品,致使目前国内生产机动工业车辆的厂家已超过65家,且很多厂家都将年生产规模设定为万台,由此很容易形成行业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
2008年我国工业车辆行业上半年仍呈现良好的发展势态,但由于国际金融及国内原材料涨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半年的国内外市场将会遇到困难。需要行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狠抓节能减排,使行业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但和国外先进的工业车辆制造商相比,国内企业在产品品种、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和国内外的市场需求有相当距离。为促进行业发展,现提出以下建议,供企业参考。
开发以蓄电池电机为动力的电动工业车辆
由于欧美市场对环保重视较早,要求较高,所以欧洲市场的电动工业车一直占主导地位,其电动工业车辆所占比重一直占整个工业车辆的75%以上,美洲电动工业车也占整个工业车辆51%。而我国近年来虽然对节能环保和安全意识有所增强,但电动车辆发展速度还不够快,2007年电动工业车辆销售为36294台,占整个工业车辆的24%左右。
2007年我国出口电动车辆18200余台,金额为1.13亿美金;而进口7900余台,金额却达到1.44亿美金。这说明出口是技术起点低、价格也较低的电动工业车辆;而进口是起点高、价格含量较高、技术难度较大的产品。尤其是堆高在6~12m的电动工业车辆,最贵的每台在百万元之上,目前我国尚不能生产,建议有能力的国内企业加快研制。
国外先进的电动工业车辆制造商已全部采用交流电机替代直流电机。例如,上海力至优叉车制造有限公司、丰田产业车辆(上海)有限公司等,无论是在中国制造还是进口的电动工业车辆已完全采用交流电机。而我国重点企业也只有15%~30%的电动工业车辆采用交流电机,这也要求行业共同努力。
我国港口遍布渤海湾、东海、黄海和南海各地,近几年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很快,而集装箱用空箱、重型堆高机,空箱和重型正面吊的发展较慢,基本依赖于国外进口。2007年我国出口内燃叉车(含集装箱叉车)达30600余台,金额为4.7亿美金;而进口近4200余台,金额却高达1.84亿美金,进口多为技术含量较高的内燃叉车,其中空重箱堆高机和空重箱正面吊占有相当比例。我国大连叉车有限公司、安叉集团公司、三一重工虽然开发出此类产品,但其质量和产量与国外企业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不断更新内燃叉车 更好为国内外用户服务
我国是个传统的内燃叉车生产制造国,在引进三菱和TCM技术后,叉车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尤其近几年来,行业坚持自主创新,采用国内外优秀配套件,并加大自主研发能力,从外观、舒适性、减振、传动、制动、节能减排、环保以及安全等诸多方面,跟踪国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追求技术先进性,加快更新产品,为国内外各行各业客户提供满意产品。
遵照节能、环保、安全的产业政策,学习国家将工业车辆产品纳入特种设备的管理方法,按照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要求和分会理事的决议,有必要制订行规行约,使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保证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025-04-28 14:41
2025-04-27 18:25
2025-04-27 18:18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