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杭州民企和高新企业成申报“国标”主力

2008-03-26 00:00 性质:转载 作者:中华工商时报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记者应华根余建红杭州报道】 近两年约占申报总数的60% 日前,包括杭州叉车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杭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中策橡...

  【记者应华根余建红杭州报道】
   近两年约占申报总数的60%
   日前,包括杭州叉车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杭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中策橡胶、华欣纺织等在内的40多家杭州企业申报的57项标准,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入了今年国家标准制定计划。这些企业原本的内部标准将戴上“国”字帽。
  杭州企业在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中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2006年,包括杭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等24家企业的37项标准成为了国家、行业标准。
  根据市质监局的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杭州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项目245项,其中国家标准92项,行业标准153项,主要涉及机械、医药、汽车、化工等行业。今年以来,杭州企业申报国家、行业标准的数量约占浙江省申报数的1/3强。2006年,杭州高新区(滨江)标准化示范区还被评为国家批准的第二个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
  不仅标准申报的数量有了显著增长,而且申报的主力也发生了变化。这两年,杭州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申报国家、行业标准的主力,约占申请总数的60%。而两年前,杭州申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大头还是传统的装备制造企业。
   这个转变的原因,在于民营和高技术企业已经尝到了主导或者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的“甜头”。桐庐的内窥镜生产企业规模并不大,却能够在激烈竞争中发展起来,就是因为他们的企业标准成为了国内内窥镜行业的国家标准。
  除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一些企业已经把目光瞄准了国际标准。浙大中控取得了实时以太网的国际标准制定权,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也有一项标准将在今年5月接受国际专家的评审。
  为了鼓励杭州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杭州市政府还出台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1+10”配套政策,其中之一就是《鼓励研制与采用先进技术标准实施办法》,明确了研制先进技术标准成果或者行为经认定,可以享受最高额度达100万元的奖励和资助。仅2007年一年,市财政就下拨了605万元,专门奖励标准制定企业。市质监部门还组织有关企业到南京、重庆、北京等参加相关论坛,让杭州企业了解国际国内标准化发展的最新动态。(26D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