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2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杨晓辉 钟炳祥 易福进 孙春燕 孙露 本版摄影 黄少毅)鼓浪涛声又起,英雄集结复出!1月26日,在31万读者票选结果正式公布当天,第二届厦门经济十大影响人物主办方召集了20名专家评委,举行了决选阶段的专家评审会。主办方综合了读者票选和专家投票的结果,最终评选出了第二届厦门经济十大影响人物———蓝福生、鄢礼华、黄锦泉、王建全、郭进鹏(林德)、龚少晖、胡精沛、何福龙、侯昌财、曾钦照等10位企业精英,他们是读者和专家共同认可的厦门经济影响人物。
本次活动由海峡导报社与权威研究机构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以及《海峡商业》杂志、台海网共同发起主办,旨在盘点和梳理3年来发生在厦门的经济大事件,推选出事件背后对厦门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英雄,为企业家们树立标杆。同时,也为厦门探索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些许借鉴。
他们最具有影响力
他胆魄惊人,联手厦门企业远涉重洋到大不列颠将上市公司蒙特瑞科 (Monterrico)89.9%的股权收入囊中;他匠心独运,在厦门嘈杂拥挤的公交车内安装电视机并将这个模式复制到全国数十个大中城市,造出了上百亿元的大蛋糕;他气势恢宏,担负起建设厦门规模最大的园博园工程建设而赢得如雷掌声……这是一群影响着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经济英雄!今天,我们将他们的大手笔载入史册,以鼓舞后生。
这是一个属于经济英雄的时代。在海峡西岸如火如荼的建设征程中,厦门的经济影响人物身上闪烁着熠熠光辉:在资源开发、新媒体、城市建设、纺织服装、机械制造、IT等各个领域内,他们是行业的排头兵,引领着新兴和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勾勒出厦门未来颇具竞争力的产业轨迹。
他们是厦门经济最具影响力和活力的精英群体,是在厦门、福建、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颇有影响力的经济英雄。
厦门财富“磁性”猛增
一个城市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外部力量的不断注入。
作为海峡西岸的一颗璀璨明珠,厦门的财富磁场越来越有吸引力。在第二届厦门经济影响人物的十位当选者中,紫金铜冠董事长蓝福生、拼牌集团总裁王建全、林德叉车(中国)CEO郭进鹏、厦门市台商协会会长曾钦照等都是外来经济力量的代表。他们既有民营企业,也有国有控股企业,还有台资及外资企业。
“这些人物能在经济影响力的舞台上同台竞技并获得读者和专家的一致认可,说明厦门的包容性很强。”昨日,一位参评企业家这样感慨地说,正因为厦门市政府有开明的招商引资政策,以及广大市民对非厦门土生土长的企业有着广博的心胸,才有各种经济力量代表人物同台放异彩的良好局面。
种种迹象表明,厦门已不仅仅是一个宜居的温馨城市,而且已成为可吸引周边及海内外创业者前来投资的乐土。在20位候选企业家中,蓝福生、王建全、曾钦照、周少雄、吴惠天等,都是因为被厦门优异的投资环境所吸引而投身厦门的。
这是值得欣喜、令人鼓舞和充满期待的。本次评选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来,厦门的创业环境已大幅优化,财富“磁场”的吸引力也正激增。
将举办系列配套活动
根据主办方的进程安排,春节过后,本报以及《海峡商业》杂志还将刊登这10名经济英雄的专访,并举办系列配套活动。
同时,为感谢票选阶段广大读者的积极参与,主办方届时还将抽出幸运读者的相关奖项。前期参与投票的读者可要注意了,说不定价值万元的厦华42寸液晶电视、价值2000元的中国电信双模小灵通就是您的新年见面礼了!
评审花絮:各评委激辩十大影响人物
1月26日上午,来自厦门市工商局、厦门市国税局、厦门市地税局、厦门市质监局、厦门市贸发局、厦门市经发局、厦门市企业家联合会、厦门市总商会、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厦门大学新闻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举行了第二次评审。
在评审会现场,专家们在投下自己神圣一票的同时,并就怎样的企业家才有资格入选“第二届厦门经济十大影响人物”展开了激烈交锋。
本土企业PK外来企业
在进入最后决选的20个代表企业中,外来企业和本土企业各占一定的比例,厦门的经济影响人物的评选如何权衡这两类企业,专家学者们可谓各抒己见。
有专家认为,厦门过去几年里本土企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本土企业对厦门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既然是评选厦门的影响力人物,就该将重点视角放在本土的企业里。
对此,有专家持异议,认为外来企业来厦门,它们有的本身就已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的企业当选,比一些在厦门属重大企业、走出厦门就几乎没什么名气的企业当选更有说服力,“有的企业,它的影响力都已到国际上了,既然它的注册地在厦门,就会对宣传厦门、促进厦门的招商引资起到了巨大的无形作用”。
“厦门本土要想培养非常有冲击力的企业,更应该放开胸怀,欢迎中国与世界性的企业来厦门落户,与这些一流的企业竞争,对于本土企业自身的发展非常有帮助。”该专家认为,导报是面向全省的媒体,评选活动必须要具备本地性和兼容性,一些外来的企业家当选影响人物,对于促进厦门经济整体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大企业PK中小企业
一些与会专家认为,既然是评选“影响力”人物,对推动厦门经济发展、税收、安排就业等方面贡献突出的企业家应优先考虑。而这样,一些大企业显然更有这方面的优势。
对此,有专家则另有看法。他们认为,虽然大企业集团的负责人的一举一动受人关注,一些具有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小企业,比一些并不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发展的大企业,当选更有说服力,“毕竟评选十大经济影响人物,并不是排GDP、排纳税大户,不该以企业的大小来一刀切”。
这些较为“青睐”中小企业的专家同时还认为,此次评选重点是体现在“影响力”,因此,在过去三年里,在经济界上演了重大影响力的经济事件应成重要参考标准。
老牌企业PK新型企业
在最后的决选名单中,有的已是老牌企业集团,有的则是近几年迅速崛起的新型企业,该倾向于哪类企业同样引起争论。
有一些专家认为,厦门的一些老牌企业,不仅在厦门,在国内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老牌企业对厦门的整体经济影响力、实际的产业贡献巨大,仍是目前厦门经济的重要主导力量,不容忽视。
“这次评选十大影响人物,更应该让一些来自新兴企业的代表露脸。”一与会专家却不认同这一观点。他表示,自己更偏爱一些努力进行科技创新(比如软件行业、动漫业等)的企业家,他们代表的是一种创新精神,在目前的企业发展中尤其可贵,“他们的贡献目前可能不是很大,但未来几年里,他们可能将代表一种趋势,更深刻地影响到厦门经济的某一领域发展”。
“这类企业快速发展起来,厦门的未来经济发展就会出现重大突破。”该专家补充。
评选进程回顾
40天长跑精彩不断 十大精英荣耀登场
在2007年岁末,我们吹响新集结号,期待厦门经济英雄再次演绎“王者归来”。2008年1月26日,经过40天的长跑,新一届厦门经济十大影响人物已然产生。回顾活动进程,精彩不断,群情热烈。
第1阶段:市民推荐
从2007年12月1日这一天起,海峡导报社、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就开始着手准备此次评选活动,为活动制定详细的评审标准和评选流程。经反复商议,主办方确定评价标准,即五大原则:影响力原则、经济原则、社会和谐原则、创新原则、区域带动原则,并通过细化指标对厦门经济影响人物候选人进行全面考核,力求做到“权威、公正、公平”。
在征询了相关专家及业内人士后,主办方从150名候选者中遴选出42人的候选大名单。为了让广大读者对40位候选人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海峡导报》于12月25日特地推出了一期特刊《新集结号》,以8个版的容量,对各候选人及其事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展示,彰显事件本身,突出人物所起的核心作用。
12月29日,根据五大原则,评审委员会对42名候选人进行“打分”,并最终遴选出20人进入最后的复选榜单。
第2阶段:读者票选
为了让读者透过20位复选精英榜三年来的事件串联,更好地了解20位候选人的方方面面,更多地了解20位复选精英对厦门经济的推动作用,从而把评选活动推向新的纵深,《海峡导报》又于1月4日推出了8个版的评选特刊《新集结号2》。
同一天,读者投票大幕揭开,读者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倾注到了本次评选活动中,只经过短短的两天,投票数就已超过1.2万票,并随活动的深入不断呈现级数攀升。
票选期间,主办方还遵循企业自愿的原则,组织读者考察团对参评企业进行考察。这一活动得到了企业和市民的广泛欢迎,林德叉车、紫金铜冠、35互联、拼牌、源昌集团、万里石等企业主动开放参观,读者报名电话不断。这一活动大大增强了企业和市民的互动,让企业对社会责任感有进一步的认识,也让市民对厦门经济推动力有了轮廓与印象。
第3阶段:十大出笼
1月25日,精彩不断的读者投票活动终于完美收官,在为期20天的时间里,参与者达到31万人次,而候选人的最高指数也突破了10万,十大人气英雄先期出炉。
1月26日,主办方组织评委会进行最后一轮投票,经过20位专家评委的现场评审,主办方得出各候选人的专家评审分数。在综合投票得分 (60%权重)和专家评审分(40%权重)后,期待已久的十大影响人物终于尘埃落定。
评委盛赞本次活动
余国胜(厦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海峡导报》进行第二届厦门经济十大影响人物的评选,我认为很有意义,从整个评选过程来看,通过读者的积极参评、专家的两次评选,过程客观公正,也进一步激发了这些厦门企业负责人的创业热情。
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靠企业的发展来带动,企业发展对整个厦门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海峡导报》已经先后举办了两次评选活动,在每次评审会上,专家和学者们都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主办方进一步考虑和采纳这些建议,让这个活动继续更好地开展下去。
陈培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评选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不仅是“双赢”,更是“四赢”的一次评选。
通过读者的参与,群众对厦门的品牌宣传、对厦门经济情况的认识都有很大的提高;让读者也清楚,在我们身边,活跃着这么多的经济界的风云人物,使读者对厦门整体经济有个更深的体会和认识;对于企业本身,展示了自己产品的一些亮点,原来一些大家不知道的情况,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使企业发展情况和亮点进行展示,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最后,《海峡导报》作为媒体,组织了一个这么大的社会活动,为读者打造了一个平台,非常有意义。
整个评选活动坚持公平、公正、客观的过程,所评选出来的 “十大影响人物”名副其实,代表了近两三年来推动厦门经济发展的风云人物,读者的参与度和专家评审的意见基本一致。
希望评选活动能两年左右开展一次,作为厦门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亮点,进一步促进厦门经济的整体提升;也希望导报以后在宣传评选活动上的力度,能进一步加大,让读者更好地参与和互动。
陈大中(厦门市总商会副会长)
从评选以来,每天拿到导报,都先关注评选的具体进展情况。导报的这次评选,确实发挥了媒体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读者的反应也相当正面和肯定,扩大了企业的社会影响,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发展氛围。尤其是“读者考察团”,近距离增进了市民与企业间的沟通,在促进了解方面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吴亚平(厦门市经济发展局环资处处长)
从整个评选活动来看,读者和评选代表的责任心都相当强,十大影响人物候选人,都是来自不同层面的经济界的风云人物。最后当选的十名代表,也是各行业比较有代表性的。通过评选活动体现出来的,对注册在厦门的这些企业,其影响力以及对厦门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多大,广大市民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和了解。
而通过宣传厦门的这些优秀企业,同样对招商引资起到了积极作用。
陈玉辉(厦门市工商局企业注册登记处处长)
媒体评选,必须照顾到读者和专家的意见,由读者决定或由专家单独决定,都体现不出影响力人物。导报的这次评选,自下而上,把两者进行有效结合,虽众口难调,但也让一些在过去几年里各行业做得比较出色的企业代表脱颖而出,让这些有亮点的企业展示在公众面前,对企业本身也是一种促进。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
2025-04-16 09:03
2025-04-15 09:28
2025-04-13 09:00
2025-04-09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