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第三利润源”论道 凸现叉车大市场 (较早前新闻)

2005-08-12 00:00 性质:转载 作者:张 翼 来源:《机电商报》社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5月20日,2005’中国国际物流节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至此,本届物流节旗下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第三届中国物...
    5月20日,2005’中国国际物流节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至此,本届物流节旗下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第三届中国物流高层论坛、国际仓储与物流协会联盟年会、国际运输与物流学会年会等14项主体活动悉数圆满结束。
    被誉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业近年来在国内的发展势头堪称如日中天,而此次中国国际物流节是目前国内物流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行业盛会。对于物流界的企业来说,高层论坛上的领导讲话、学术年会上的专家发言、博览会上的企业展示对他们都意义深远,或振奋人心或醍醐灌顶,在这样一个国内顶级的行业盛会上的收获,总能让参与者感到受益匪浅、不虚此行。然而,制造业企业或许更加关注物流业发展到底能给制造业带来什么,尤其是与物流业休戚相关的叉车及仓储设备制造企业。喧嚣过后,物流业的大发展带给制造业的究竟是怎样一个发展机遇?
一片红火的物流业
    国内的物流业很红火,这从国内媒体“物流”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便可见一斑,实际的情况也确实如此。根据统计核算,1991年至200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从3万亿元上升为23.3万亿元,增长6.7倍,年均递增20.4%,大大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而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更是高达38.4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全国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全国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的物流企业已达73万多家,并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长。
    而另一方面,国内物流业的市场还没有完全的饱和。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关于物流的过渡期限设在2004年底。在过渡期内,外商独资的物流企业不允许进入中国,中外合资的企业可以进入,但不能控股,还要经过审批,在数量上有限制。但是,这一政策在今年年初就不奏效了,国外各大物流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国内的物流业一时间又是一片的沸沸扬扬,因为这次来的都是国际的顶尖高手,TNT、郭豪等等耳熟能详的公司都在国内建立了分公司、办事处,而国内的合资企业也都纷纷增资扩股,意图有朝一日获得完全的控制权。2005年也因此被国内的物流界称为将是“台阶式发展”的一年。
    物流巨头们看中的是中国在世界制造业市场上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制造业无疑是物流业最大的市场。国内制造业的繁荣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而物流业的发展也将反过来促进物流装备的制造。
热闹的物流装备市场
    红火的物流业带来的是一个热闹的物流装备市场。在互联网上的google搜索引擎里输入“物流园区建设”,只需0.05秒的时间便可搜出64.6万条的信息。全国上下一片物流园建设之声,而如此巨大的物流市场,带给物流装备市场的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因为没有哪个物流园区不需要物流设备。
    就物流产业的链条来说,物流包括有运输、仓储、包装、流通等多个环节,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关系到物流设备的使用,而国内的物流市场相对国际物流市场来说,国内的物流装备需求连年旺盛。搬运设备、托盘市场需求量增长巨大,货架市场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货物运输车辆市场已经进入超常规发展阶段,无人搬运车、自动货柜、物流机器人等也已现身国内。
    物流装备市场中,搬运工具的市场最为引人注目。因为国内在使用的搬运工具中,人工搬运车、手推叉车和普通起重设备占到70%以上,而可视屏叉车等现代化的搬运工具却很少采用,仓储叉车仅占整个叉车市场的10%左右,而在欧洲这个数字是55%。
    巨大的差别造就了巨大的市场。
    差别还不仅如此,根据中国机动工业车辆协会和世界工业车辆同级协会的数据,近两年,中国以叉车为主的机动工业车辆的市场需求增长一直保持在40%左右,轻小型搬运车辆的产量增长率保持在50%~60%左右,而欧美叉车市场在过去的20年中,始终处于停滞状态或以1%~2%的比率增长或下降。
    一面是世界各地的惨淡经营,一面是中国市场的热烈火爆,这怎能不让这些国际大腕们着迷。于是乎,国内的物流装备市场因为众多高手们的参与而变得更加热闹起来。原先在中国只有代理的国外大亨来了,直接在中国建立销售公司,原先在中国有合资公司的纷纷扩大规模,连一向在国内市场罕见的全球最大叉车生产商丰田叉车也来了,而且气势不凡,在2003年进入市场的当年,用了仅仅7个月的时间,便在中国拥有了12家经销商、23个经销网点,经销网络覆盖15个省市。但晚来总有晚来的劣势,2004年丰田的中国销量仅占到了国内市场的2.8%,这与丰田在日本国内占有率超过50%的比例来说显然太少。但是无疑,丰田的市场占有率不会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这个世界头号叉车制造商既然来了,就一定会在这个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国外的物流巨头们来了,这些物流商支持的制造商、经销商,也会以更大的步伐进入中国市场。
物流带动下的叉车市场
    面对国内物流装备市场如此快速的发展,国内的叉车企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安叉、杭叉、大叉等企业都借此机会迅速壮大,叉车的产量迅速攀升,但产品占据的几乎全都是中低端市场。而在高端市场,进口叉车的数量仍占主流,从海关总署公布的2004年全年叉车进口数据中可以看到,2004年国内进口叉车中高端电动叉车的比例为62.49%,同比2003年数量增长了21.05%,进口比例的增长说明国内目前对高端电动叉车的需求量大量增加,而现有的叉车企业又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要。
    不仅如此,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大力推进,大型集装箱将会成为运输的主流,而集装箱的搬运、码放将需要大量无污染、能举高的电瓶叉车,这些都是叉车企业均不能放弃的机会,很多国外叉车企业已开始涉足中国市场。在国外厂商大举进入的时候,国内厂商也在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完善自己的产品,进入高端市场,安叉集团便在不久前推出了18.8米堆高机等一系列高端产品。
    在物流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中国的叉车市场无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