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实例透析物流业带来的商机与挑战 上海市和周边的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连续多年高速持续发展,给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商...
他以实例透析物流业带来的商机与挑战
上海市和周边的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连续多年高速持续发展,给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上海交通大学仰书纲教授在参与物流论坛讨论时指出,物流在高速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当务之急是正确认识物流概念。同时,他给中小型企业如何在其中获得发展的机会提出参考意见。
物流在经济中的突出表现
经过多年的发展,江浙沪地区15个市在全国的经济中已经上升到举足轻重的地位,GDP总量占全国的22%以上,与长三角地区五分天下。
上海的战略定位是“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城市”,将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而物流业恰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空港、海港、信息港及铁路、公路网的建设都是围绕着现代物流服务而投资建设的,服务于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国际化交流。
以浦东新区为例,2002年物流增加值达210亿元人民币,占新区GDP的比重达16.8%以上。2002年外高桥港
集装箱吞吐量463.4万标准箱,比2001年增60.2%;浦东国际机场完成吞吐量110万吨,激增164.42%;道路运输量3720.4万吨,增16.9%。
当务之急是正确认识物流
“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我们对物流的认识还停留在原来的商业流通环节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和整个企业经营有机的整合。”仰书纲分析人们对物流认识的误区,“物流格局的改进将会改变整个经营格局和运行战略。是继扩大经营规模和建设营销体系后,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又一个机会和措施。”
物流业为何比规模经济、营销网络要晚呢?仰书纲引出这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他认为这是由物流业的个性化特点决定的。物流业的改革特点与制造业的变革有很大区别,与营销发展的思路也不同,其个性化要求非常高,正因如此,难度要比前两者高得多。
物流业中存在大量机会
仰书纲指出,物流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业,它不仅对现有物流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许多原来非运输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它的改进将会改变整个经营格局和运行战略。例如:集装箱运输方式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运输方式,对运输工具,如船舶、仓储方式有很大影响;对公路桥梁的建设也带来改变,甚至对饭店的经营也发生了重大影响,上海的远洋宾馆服务方式的改革就是最好的例子。
仰书纲从上海浦东机场后勤的改革受到启发,未改革之前名叫虹桥机场,当时的后勤包括绿化、安全、保卫、餐饮等共有员工1800个人,其中有1300个长工,500个
临工;改革后,整个后勤集团只有46个员工,并且大大提高了服务水平。
又如,大量的制造企业都在走专业化、集约化道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出现了大量内部物流的需求,这些企业纷纷成立内部物流的管理部门,但是自己来运作,还是外包给专业机构来实施,值得仔细探讨。
另外,对于零售商来说,同样存在物流的问题,特别是大型连锁超市企业,在追求最小库存、最大满足需求情况下,物流是不可忽略的环节。
仰书纲提示,现代物流为我们带来了巨大商机,也给现有企业带来了挑战。国外许多与物流相关的企业看好中国市场,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已经和正在进入、扩大业务量,CEPA对国内物流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机会,也引起了挑战,我们要密切关注和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