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现代物流理念在国际货运中的运用

2004-10-15 00:00 性质:转载 作者:陈金海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国际货运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货运各环节操作中自觉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是国际货运业溶入现代物流的重要前提。其次才是相...
  国际货运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货运各环节操作中自觉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是国际货运业溶入现代物流的重要前提。其次才是相关的配套。众所周知,物流这一表现形态其根本出发点是源自于运输,即,首先是从人肩背扛、牛拉马驮及自汽车这单一运输,而后火车、轮船、飞机的出现产生了多式联运这一复杂的运输方式,但这仍然是运输而已。只有当现代物流理念融会贯通于运输全过程并实践与运用之,它才可以说现代物流的形态已经具备。
  探讨现代物流理念在国际货运中的运用,我们可以从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去发掘它的功能,从而去最大限度地满足国际货运中各环节的质与量的需要。
  1 现代物流理念在国际货运中人力资源的运用
  现代物流在国际货运中的竞争充分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和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现代物流的有效性和价值取向完全取决于物流人才和物流技术的结合。
  但如果我们仅仅认为具有现代人才而不具有适合物流行业的专门人才,这种人才与物流的结合也是难以有成效的。物流业有一种说法叫"悟性"这是很重要的,当然其它行业也不排斥"悟性",然而,对物流业来说的确非常重要。所谓"悟性"是对物流的最自觉的一种意识反映,作为一种反映,表现在具体运用上,就是对物流的每一个环节、相互关系和作用有一个深刻的领会,并能预知每一过程可能发生的问题,而且能有效地将各环节性价比作一个充分的比较和运用。当然这种"悟性"的升华来自于对现代物流知识的掌握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
  我们知道现代物流就运输方式而言是综合各运输过程的一种物流形态,它不同于其它服务性行业,它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效率和质量。效率永远体现在对客户的服务上,质量永远贯穿于物流过程之中。因此对从事现代物流的从业人员来说,了解国际货运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必须的,这就要求对每一位员工的综合业务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就整体而言,但对现代物流在国际货运中人力资源的最合理运用,那就需要知人善任。

  现代物流人才表现在国际货运中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经理型人才。这类人才对现代物流应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物流市场有一个全面地把握,对物流运作方式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他需要清楚现代物流在每一个过程中体现的价值所在。特别是这类人才应该具备组织统筹物流的能力和同时应该具备编制项目标书的能力。第二类人才是营销型人才,这类人员对物流市场有强烈的敏感度,对物流的相互环节和运作过程非常清楚,对物流的每项运作成本、费率基本掌握。同时他对每一物流过程所需提供的内部和外部人力和设施的支持有一个性价比的掌握。第三类人才是操作型人才,这类人员应该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理解力,对物流方案的实施具有较强的贯彻能力,同时应该有相当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社会关系。这一类人员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单证操作员,一般来说,这一群体不在于学历高低,更重要的是对工作的责任感和工作效率。应该认识到整个物流过程是靠他们的具体操作得以实现的,因此对这类人员在使用的同时还要注意有的放矢培养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并给予他们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

  由此认识到,物流人才的选拔录用应充分考虑到物流的特性,对每一环节的人才配备要适得其所。

  2 现代物流理念在国际货运经营架构中的运用

  现代物流将各种运输方式和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这在根本上改变了国际货运现有运作方式,由此也冲击了现有的经营架构。为了保证国际货运高效有序低成本地运行,建立相适应的经营架构对国际货运纳入现代物流大循环圈是组织上的一种保证。这一经营架构的考虑应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即货物的流动、货物的配送、加工以及收发货的方式和途径的改变,物流信息的交换等都应该充分注意到和现代物流的融合,这不仅是对国际货运的推动,更重要地是对现代国际物流的完善和发展。

  就目前一般从事国际货运的物流企业而言,其物流范围还基本上停留在以运输为轴心的这一层面上,以全国最大的几家物流企业而言也基本上定位在运输这一层面上,尽管这一层面已经开始向各个领域触伸,但仍然名实其副。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并不是因为缺乏硬件支持,其次也并不是因为缺乏人才,缺乏的是意识,缺乏的是货源的推动和市场的竞争。

  目前一般国际货运企业的基本业务架构是,围绕出口订舱(整、拼箱)、进口换单(分拨单)、报关、仓储(集拼、分拨)、运输(海、陆、空)而相应设立职能部门和配备相关人员。如果认为这是国际货运的全部内容那显然是不够的。一是,它的面不够宽泛,表现在它还是一条垂直的货物交付流程二是它的深度不够表现在上述业务的操作还仅仅是"就事论事",三是,它是单向操作为主,表现在它是以接受委托代理为主的操作。根据这一思路,提出将现代物流理念运用于目前的国际货运组织架构中显然是必要的。

  就现代物流的面来说是相当宽泛的,它充分地表现在作业链的各个环节上,尤以国际货运表现最为充分。首先,客户对象上要发展以跨国公司或国有大型企业为代表的集团企业,其次应该关注那些急欲想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连锁超市和新近发展的国际采购中心,再次,应该有效地进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及特种货物物流,积极主动参与物流配套。

  现代物流表现在国际货运中的操作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它充分地表现在操作的各个环节上,首先,在客户营销过程中应全面地、有目的地体现物流的核心内容以及相关配套方案,比如,客户是建筑商,必有大量的各种建筑材料进口,这就要求物流销售员向客户销售进口货运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讲解物流的相关配套功能,如储存配送、加工装配等,其实在实际运作中也不乏有这种例子。笔者曾为上海淮海路上力宝大厦组织进口建材货运,原日本总承包商计划在施工工地进行幕墙玻璃及大理石切割安装,如按这一施工法不仅耗时耗费,还大大增加破损率,我们建议客户将所有建材放在仓库切割、安装,日商听后极为满意。实践证明不仅减少运输周转和装卸次数,而且节约运输装卸费50%以上。对物流商来说租借场地、拆箱短拨、人工作业等收入也额外增加了一大块。在出口货物中物流理念也同样可以贯彻于实际操作中,我们知道有相当种类的货物需要包装以及不同程度的加工,这也给物流商提供了商机,作为物流商应尽可能多方面去打开客户潜在的市场需求。笔者曾与一些日本客商接洽,交谈中得知在中国大陆生产的制衣品发往日本都要检针,针对这一情况仓库及时添置捡针设备并组织货源加工,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解决了客户独立买机效率不高的矛盾。其次,在国际货运操作中,应充分注意单证的准确性,注意协调各环节的连接和信息传递,我们知道就国际货运单证本身来说是相当复杂的,如果我们仍然停留在目前单向操作这一层面,仍然沿袭纸面操作要想在现代物流上有所突破是不可能的。同时我们也知道在国际货运各环节的操作中由于牵涉到方方面面,也是相当复杂的,但如果我们仅就操作而论操作,而忽视物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观,那就会每一个环节操作都是一个独立的部分,造成效率极其低下、成本大大增加;而现代物流的成功之处恰恰就在于将每一个独立的操作环节融合在一起,每一个环节的操作都是下一个环节操作的开始,期间物流商的意识和信息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再次,各物流环节应有相应物流设施配套,并自觉运用现代物流技术。诚然,资金是困扰从事国际货运企业的重要方面,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有相当多的货源,并不是一定需要有许多物流设施予以特别支持,比如,笔者曾接触一台湾客商,他要求物流商把他从各地采购来的货物分门别类包装,然后按收货人的要求发运至东南亚,这其实并不需要特别设施,但其中贯穿了物流的内容,我们就利用现有仓库按货物种类、货物发往地,分别存放、包装和贴上相应标签,然后按照客户的要求配送。当然如果客商有特别要求,诸如立体仓库、条形码技术运用则另当别论。当然有些货源还必须有相应的设施保证才能操作。总之物流的意识应先于物流设施,在没有相应设施的情况下,应立足现有条件,土法上马。

  现代物流的网络建设是全方位,首先应该有广泛的网络基础,即全球或全国各主要代理点;其次,必须建立起双向代理机制,即互为代理。再次,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大国外货主指定国内物流代理和国外FOB订舱的比例。

  3 现代物流理念在物流设施中的运用
  现代物流与传统运输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对物流设施的运用,如果说传统运输是一种单一的运输方式,那么现代物流就是在综合运输的基础上将各运输或辅助功能发挥到极至,并且有效地将各运输方式整合贯通。
  现代物流最典型的作业过程就是仓储功能的释放,传统意义上的仓库仅仅是存放货物之地,而现代物流则完全打破了这一陈旧的思维模式。仓库既是集散地又是配送、加工地。作为集散地它将各种货物汇合或分拨;作为配送地它将各种货物重新组合,分门别类发往各地;作为加工地它能根据客户的要求将一些货物进行检验、加工和包装。笔者曾在上文中引用多例,同样适用于此处。

  作为与仓库相配套的辅助设施运用在物流各环节上也很多,比如,库架的使用,条形码技术在百货商品上的推广,以及一些专用设备等都对现代物流的推进起着重要作用。笔者曾于挪威一家专门从事船用配件供应的物流商讨论过在中国上海建立东亚船用配件物流中心,这一物流中心接受挪威总部的指令。基本方案是:首先在上海分中心存放基本的常用配件,并与之相配套的货架;然后在每一配件上贴上条形码输入电脑;正常运作时根据总部指令,随时接受总部发运的配件,送往与总部签有配件供应协议的船上。所有配件进出必须输入电脑,总部可随时通过网上查阅跟踪。这是比较典型的物流操作。

  对运输工具和大型装载机械合理调配和资源共享的问题是物流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即便是一个有相当规模的物流企业也难以将各种物流设施配齐。以上海中远物流为例,旗下有多家从事物流企业,其物流设施、物流功能也各具特色。如何最大地、有效地利用并为此合理定位,对提高中远物流的整体形象和属下各物流企业的专业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调配设施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调配货源、或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培养、引导属下各物流企业组织专业化货源,并使之向专业化物流企业靠拢。
  物流设施的合理运用同样表现在网点的布局上,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遍及全球和全国的代理或操作点,怎么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物流过程呢?所以布局网点也是由运输向物流发展并真正形成系统物流的必备条件。
  3 现代物流理念在信息资源中的运用
  现代物流的推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现代信息资源的运用。目前一般物流企业已普遍配备了计算机,但其主要还是运用于一些单证的输入,真正用于数据互动交换的还不多。如果说要让现代信息资源在物流业中真正得以应用,就必须彻底地实现信息网络交流和共享化,通过搭建一个特定安全的平台,让主客双方都能互通信息,资源共享,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目前已有一些国际货运企业成功地与运输车队和仓库乃至直接货主实现数据交换,随时输入和调用货运信息,极大地方便了物流各方。
  EDI在物流领域的大力推进,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物流企业与海关、检验检疫、场站码头的连网,而真正开辟与货主、代理之间的信息通道尚有相当距离,其实,这也是衡量现代物流是否完善的标志。
   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对于完善仓储功能,加快货物周转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物流企业应用此项技术的还很少,关键在于认识上还不到位,还没有从发展的眼光去有意识地引进这一技术,这在事实上阻碍了物流的发展。进出口货物前后工序上的加工,目前还往往是货主完成,这有很多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物流商还未真正把自己溶入到一个大的物流圈里,也就是没有把自己作为货主的一个前后道工序。
  GPS的应用使得物流信息变得更加及时和畅通。目前有相当多的运输企业已采用这一技术。这一技术的普及使得货主更迅速更便捷地了解到了第一手信息。
  总之,现代信息资源的运用,资金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不可否认认识上的问题是阻碍这一技术运用的最大瓶颈。
  综上所述,传统国际贸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人才是关键,组织架构是前提,设施、网点配套是保证,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则是现代物流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要条件。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