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农业加速老龄化与人手短缺的当下,面向果园场景的户外自主行走机器人正在迎来真正的“落地时刻”。近日,日本輝翠株式会社宣布,其开发的オフロード型自主行走AI机器人“Adam”在2025年4月正式面向一般用户销售后,首批量产已全部售罄,并启动面向明年需求的扩产计划。这一进展不仅体现出市场对智能农机的强烈需求,也从侧面印证了果园等复杂地形场景对专用运搬机器人的迫切期待。
日本輝翠株式会社(Kisui Co., Ltd.)是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农业机器人初创企业,总部位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源自日本东北大学的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代表董事为Tamir Blum。公司聚焦AI农业机器人、图像识别与数据科学等领域,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为一线农业生产者打造更可持续的劳动环境与经营模式,其品牌名“輝翠”本身就蕴含着“让绿色农业在科技加持下闪耀”的理念。
“Adam”是一款面向果树园专门开发的自主行走AI机器人。与传统在大田块中作业的大型农机不同,果园往往地形起伏不平、通道狭窄且树木密集,机械化难度高,长期依赖人工肩扛手提完成果实、肥料和农资的运搬。Adam以电动底盘为基础,可在凹凸不平的林间道路上稳定行驶,负责承担采收果实、肥料、剪枝枝条以及各类农用物资的运搬等重体力工作,从而显著减轻农户负担、提升作业效率。
公开资料显示,Adam在设计之初就针对果园这一“最难被机械化替代”的场景进行了优化,在典型工况下可实现最大约300公斤货物的自动运搬,既能在果树行间穿梭,也能在地势起伏场地保持稳定行驶,这使其成为介于人工与大型农机之间、极具补位意义的“中量级运搬机器人”。
从市场表现看,日本輝翠株式会社自2025年4月正式开启Adam的一般销售后,迅速获得日本各地农业法人和果树生产者的积极反馈。在短短数月时间内,首批量产机型即被预订一空。公司同时披露,不仅日本国内的果园用户反响热烈,随着农业领域劳动力短缺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加剧,来自欧洲、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等地区的咨询和合作意向也在增加。这也促使企业着手构建更完善的大规模量产与海外供应体系,以应对不断升温的国际需求。
在制造侧,日本翠株式会社正在千叶县柏市的制造基地持续扩充生产力量,并公开招聘负责组装与调试的生产人员与兼职员工,希望吸引对制造业和机器人开发感兴趣、具备一定机械或生产工艺理解的人才加入。通过这种方式,这家初创企业一方面缓解自身产能瓶颈,另一方面也在区域层面推动机器人制造与智慧农业相关的就业与技能培育。
在产品技术路线方面,日本輝翠株式会社并未将Adam简单定位为单一功能的“电动推车”,而是将其视作可多场景拓展的“户外自主行走运搬平台”。随着软硬件平台的持续完善,Adam不仅能在果园执行自主行走和跟随人作业,还计划通过开发多种作业单元与附加装置(例如适配不同货箱、喷洒设备等),向更多户外一次产业延伸,包括部分农地以及土木与建设现场的物料运搬与ICT施工支援等,使其从“果园专用机”进化为“多用途场外运搬机器人”。
从行业视角来看,Adam首批量产机的快速售罄具有一定标志意义。一方面,它表明在果园等传统以人力为主的细分场景中,自主行走机器人已经从“概念验证”迈向“批量交付”,验证了针对高强度体力劳动痛点的产品设计思路;另一方面,这也让资本与产业界看到了“面向特定作物、特定地形”的专业机器人具备可观的商业化潜力,而不仅仅是大型通用农机或室内AGV/AMR的延伸。
作为一家源自日本东北大学的技术创业公司,日本輝翠株式会社通过Adam切入果树园这一细分赛道,在满足实际作业需求的同时,顺势搭建可复制的技术与商业模式:以高机动的电动底盘为基础,以视觉与AI算法赋能自主行走和人机协同,以模块化作业单元适配多场景需求,并在本土完成从研发、试验到小批量生产的闭环。这一实践路径,为以户外复杂环境为主战场的自主行走机器人企业提供了一个颇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可以预见,随着量产能力的提升以及海外合作渠道的拓展,Adam这类面向果园等专业场景的自主行走AI机器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农业生产体系中的“基础设施之一”。对日本輝翠株式会社而言,首批量产机的售罄只是一个起点,如何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加快迭代、持续拓展应用边界,将决定其在全球智慧农业和户外机器人赛道中的长期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