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AlphaGo只是个开始 更多的机器正在“学习”理解这个世界

2016-04-18 07:19 性质:转载 作者:李娜 来源:第一财经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阿尔法围棋(AlphaGo)的出现扰乱了人们对于机器人的普遍认知,但机器能做的不仅仅是这些。因为具有了空间识别能力,电脑设备目前已...

  阿尔法围棋(AlphaGo)的出现扰乱了人们对于机器人的普遍认知,但机器能做的不仅仅是这些。

  因为具有了空间识别能力,电脑设备目前已经可以接受真正的体感手势操作,机器人可以准确地捕捉到人手指的动作,这意味着厨师可以告别满手的油腻,医生可以远程“命令”机器人完成一台手术。

  演唱会也变得不那么单一。A.R.Rahman是印度作曲家、作词人、歌手,利用智能手环设备,以及几个具有实感技术的摄像头,他可以“凌空”操作音乐设备,“空中弹奏”变得如此简单。LadyGaga更是在58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上,完成了与已故偶像DavidBowie的“合体”,面部的投影让现场的观众分不清楚表演者的到底是谁。

  当机器具备了更多的“眼睛”和“鼻子”,它们已经开始学习理解和触摸这个世界。

  “我们正处于寒武纪物种大爆发的起始阶段!”在IDF2016的沟通会上,英特尔新技术事业部副总裁兼感知计算事业部总经理鲍克勤这样来形容实感技术的现状,他认为5.4亿年前发生的“物种大爆发”正在发生,而这一次的主角将会是无处不在的“设备”。

英特尔新技术事业部副总裁兼感知计算事业部总经理鲍克勤-6

  机器寒武纪物种爆发

  刘慈欣风靡一时的科幻小说《三体》,最迷人的地方就是描述了一个多维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科技的进步标志之一,就是可以进入到更高的维度世界中,相对论的提出以及后来的量子力学,其实都是在探索包括时间在内的四维空间的规律。

  在计算领域,这样的革命其实也一直在发生。

  计算机最早出现时的纸带输入输出、包括后来的命令行界面以及文字打印机,都是典型的一维输入和一维输出;后来的图形化界面出现,包括后来基于触摸屏界面的手势,以及彩色图形打印机,都是二维输入和输出。3D打印机的出现,使得电脑具备了3D输出的能力,但是如何进行3D输入,此前还依然是个瓶颈。

  如何让机器具备自己的“眼睛”具备更多维的感知能力?这一直是最近几年科技圈热议的话题。

  “首先思考的是人的感知是怎么样来完成的?”鲍克勤对记者表示,这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就是感知的传感步骤,人通过我们的视觉去感知我们所处的3D环境,人的眼睛能够感知到整个空间的距离感,从视觉角度判断外部的世界,形成一种感觉。

  第二步是理解外部传来的信息或者数据。人脑当中,大脑皮层是不同的区域负责做不同的事情,来管理不同的感觉,不同感觉传感进来之后,我们会去判断不同的场景。

  第三步是会和外部的世界进行互动,可以从桌子上面非常精准的把这支笔拿起来,可以和周围的人交流,在交互的过程当中,人类在不断的学习,从而让知识变得越来越强大。

  “从我们的感知基础上,慢慢理解外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互动,在外部世界环境当中学习,这是人的大脑在感知过程当中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样一种能力,换我们希望能够让机器,我们的计算设备也慢慢的获得。”鲍克勤表示,这个时间并不遥远。

  从PC机、无人机、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以及像智能镜子这样的智能硬件,已经开始具备3D的感知能力,就像5.4亿年前所发生的那样,当3D感知能力出现的时候,生物物种迎来了爆发。鲍克勤认为现在正好是开始阶段,人们会看到更多的智能系统进入到市场。

  当机器有了“眼睛”

  我们的智能设备有了“眼睛”以后,它们可以去干什么?有人的回答是计算机可以在更大的领域内替代人类。

  比如替代人类的劳动,工业机器人不再昂贵,替代各种劳动的通用机器人也许会出现,只要换不同的程序,机器人就可以从事不同的工作。但在科技工作者看来,还有更广泛的意义。

  比如改善人类的健康管理和安全保护,增加消费者的运动和娱乐体验,让人类释放出更大的创造力。

  美国机器人初创公司Savioke拥有一台为自主配送物品而设计的机器人,实感摄像头帮助它已经在喜达屋和洲际酒店中配送物品并与客人逗趣了。而另一家工业公司正在通过SmartHelmet智能头盔助力未来的工作,这是一个面向工业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在英特尔酷睿M处理器平台实感技术的帮助下,SmartHelmet将工作指令显示在工人的视野中,以此在制造、航空、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中改善记忆力、指令修复和远程协助。

  游戏玩家还可以通过各种实感摄像头和辅助软件,扫描自己的脸部并将其导入到自己喜欢的游戏人物身上。游戏人物的脸将变成玩家们自己的脸,以此创造更加个性化的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

  在AR领域,更具有感知能力的机器人也有很多应用空间。美国的DAQRI公司利用实感技术开发了一个智能AR头盔,这是一款专为工厂员工设计的「安全帽」。带上它可反馈用户的实时信息,包括安全状况、定位等,甚至还可以帮助你分析机器设备出现的问题。而美国MemoMi公司MemoryMirror智能镜子已经投入了使用,利用实感技术能够实现“虚拟试衣”的功能,还允许用户将照片上传至社交网络。

  在IDF2016上,英特尔发布了新一代实感技术ZR300,在远距离识别的基础上增加了运动识别能力。作为英特尔的重点明星产品,实感技术将传统的平面图形捕捉,变成了3D图形的捕捉,实现了类似人眼的视觉能力。不过在是否真的能够替代人类的问题时,鲍克勤对记者表示,我们现在的类脑处理器是高度简化学习人脑的架构,但是人脑是非常非常复杂的。

  “在人脑当中的大脑皮层当中神经元所形成的网络极为复杂,一个神经元和上万个神经元来进行网络的联系,但是在我们的处理器当中,一个晶体管只能跟几个其他的晶体管来产生联系,所以今天的技术来讲,是不能够去复制真正人脑的架构的。”鲍克勤坦言。

  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英国厄尔斯特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教授KevinCurran通过邮件对记者表示,当初谷歌的DeepMind团队研究这些AI技术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研发一套围棋比赛工具,而是为了在将来能够更好地把人工智能科技应用到医疗、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农业、金融等为人类服务的行业当中。

  “这才是如今科技发展最让人惊艳的地方。”KevinCurran说。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