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沅江工业园搅拌筒内焊缝焊接机器人投入使用
引入工业机器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除了上述企业之外,国内有实力有发展需求的企业也都在纷纷加速工业机器人的上马,如厦工、龙工、德工等工程机械企业。据21-sun小编了解,很多已经尝到甜头的机械制造企业,如今遇到能上机器设备的,都不愿意再用人工。
助推生产结构变革 发展现代化管理模式
不过,事情总有两面性,工业机器人虽然有众多优点,也是将来工程机械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但其为企业带来的更大的改变在于,这其实是一场管理模式的变革。正如三一重机董事长俞宏福所言,机器人不是单一机器的概念,它是一个体系,需要我们事先去筹划,需要改变我们的思路和管理方式。
在生产车间,工人有熟手和生手之分,他们不但容易疲劳而且会受情绪影响,出活儿有好坏之分,而机器人不存在这些问题。但是,机器人也同样不像人一样擅于转圜,对零部件以及前道工序标准化的要求相当高,就像拼装积木,倘若零件不合尺寸,这个拼装高手可就无用武之地了。也因此,使用机器人对于企业的管理能力要求甚高,这包括对机器人本身的研究,对整个生产线的综合协调,乃至对原料的选择和把控。
以三一重机为例,在以往的采购上,同一种零配件可能来自于不同厂家,而且价格是主导考虑因素。但是,因为机器人对零配件的一致性要求极高,三一重机开始要求供应商提供自己指定的材料。而这一点也直接反映到管理制度中,在材料的选择上,一致性成为首要指标。
由以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发展为以机器人为主导的制造模式,这虽然会减少一些传统就业岗位,但新的智能制造模式也会产生很多新的岗位。工人不会因为新设备的到来而被淘汰,而会因为不适应或不学习而被淘汰,在机器自动化时代,工人只要能保持学习的欲望,适应新岗位、新设备,就无需担忧被淘汰。
挖掘机制造中心的焊接机器人自动化车间
机器人应用受限 摸索前行中的变革
尽管一直不乏“吃螃蟹的人”,但行业离大规模的机器人应用还有些时日。目前,工程机械的生产线上依旧以人工为主,而自动化水平羸弱。
这与工程机械产品的特点不无关系,首先,零部件自重大、结构复杂、焊接质量要求高、工作量巨大、品种型号多,制约了工程机械生产线自动化水平的发展。其次,由于机器人构造的复杂和精密,对维修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时还需要厂家的协助,也对操作机器人的工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示教编程、故障排除等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另外,最初的焊接机器人都是原装进口,配件不容易准备,使用成本较高。自动化要的是效益,不单纯是速度。最初应用机器人时,不少企业也走了一些弯路,机器人的柔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据调查,一些企业引进的弧焊机器人,由于各种原因,仍有一些处于负荷不满或不能正常运转的状态,直接影响到更多企业使用机器人的信心。
虽然,现在应用到工程机械产品上的工业机器人还有很多局限性,但随着技术发展以及企业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在人口红利减弱的背景下,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要创造新的竞争力,实现高端化的制造工艺,就必须进行变革,企业对机器人的使用一定会越来越多。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
2025-06-10 11:04
2025-06-10 10:49
2025-06-10 10:08
2025-06-10 10:08
2025-06-08 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