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戴秋生:借助二手设备评估体系 实现金融优化配置

2013-12-28 03:07 性质:转载 作者:戴秋生 来源:光大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回到我们说的人才队伍建设,刚才张经理谈到,现在海外的一些品牌企业,有自己的评估师队伍,有自己的评估标准,有自己的评估报告。国内大型的厂商也在致力于打造自己的评估队伍,但是可能更多的着眼于自己以旧换新,更多的着眼于自己在债权回收过程中,实际上是一种实用主义,没有从全国性的统一的二手交易市场建设这个高度,建立我们的标准的、可流通的、社会公众认可的、具有权威性的二手交易评估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因为要有金融的认可,就不能狭隘,就一定是眼界要打开。目前我们可以打开到国外,长远一点,我们还应该面向国际。

    我曾经跟余秘书长交流过,我说,全国现在真正参加考试最踊跃的,抛开高考不说,是公务员考试,但是社会公众最认可的,一个是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一个是律考。为什么?林林总总那么多的培训机构,那么多的考试种类,这两个考试的成文性比较强。我曾经跟余秘书长讲,能不能把我们二手设备交易评估师的资格打造成像注会、像律师这样的有高度的社会认可度的考试。刚才张经理讲到了道德的一票否决,这个话我个人表示理解,现在从三中全会也好,导向是以市场配置资源,有一点行政手段的意识,有点走回头,但是在中国有些事,还真的得被这种职业资源的管理尝试,要有相对比较严厉的手段,使这个队伍的纯洁性,使这个队伍的公允性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我们作为融资参与方,也是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

    怎么样搭建二手设备交易的平台,怎么样让这个市场真正流通起来,让我们庞大的存量活起来,让我们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起来。作为光大金融租赁公司,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在开始着手调研这个问题。在这方面,现在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怎么样在有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我们来参与这个市场。我个人觉得,交易平台是基础的基础,没有这个交易平台就一定会回到小、散、滥这种状态。现在一谈交易平台,横在我的大脑中是这么一个问号,在尚未建立比较健全和完善的线下交易平台这个机制的条件下,我们怎么样能够同步发展和建立线上、线下两个交易体系共同能够兼容的这么一个平台。我们现在一谈交易平台,肯定会想到电商、云商,想到马云,想到这保那保。但是我们在工程机械二手设备交易这个领域里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前不久刚在央视财经论坛里面,王健林在几分钟的演讲里面,就是一个题,就是万达的电商模式,而且他的观点就是,在美国欧洲,没有线下实体交易的能够把电商做成功的,在中国居然做成了,他是看着马云说的。但是人家话锋一转,说一旦实现了发展以后,最终线上、线下一定是要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所以就带来我刚才提出这个问题,在我们的线下,在我们的实体交易平台就这么薄弱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实现线上、线下的同步推进。

    目前的现状是什么状况呢?基本上大的厂商,甚至在某些专业领域里面的一些品牌厂商,有一些自己的交易平台,那么他陷入自己的封闭内循环,我对我自己生产的东西比较了解,它现在的使用程度、磨损程度,现在的状态,比较了解。我从两个需要出发:第一,以旧换新;第二,我在债权管理的时候收回,然后利用自己的经销商体系把它完成二手交易。第二种形态是区域性的交易平台,现在在全国也不少,集中的区域有涞水、天津、宁波、天津、上海、长沙、深圳,很多地方都有这样那样的一些区域性市场。协会这么多年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主体的参与的积极性很难发挥,也是表现得参差不齐。

    怎么样实现交易平台的共同搭建呢?其实我是认同余秘书长的一个逻辑,就是在所有的交易,除了那种对手之间自己能够完成交易的,不需要融资的,这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之外,实际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点,就是融资。如果需要通过融资来完成的二手设备交易,我们可以把它做成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和标准化的产品,进入到一个标准化的体系。无论你是通过银行贷款,还是小贷公司,还是融资租赁,你要通过资金流的配合,物流,来实现从终端需求端发起的也好,还是从供应端发展的也好这么一种循环,资金流在里面是最大的一种共性。这种共性谁来出标准,那么就是融资的准入标准,就应该是我们组建平台也好,搭建交易的机制也好,你的交易对手方有什么基本准入条件,认定交易真实性的有那些基本条件,这就是我们建立这个交易平台的一些基本共识。

    我们想在这个基本上来实现两个资源的优化配置。一个是工程机械设备资源,我们虽然有600多万的总量,但是还要面向未来32个城市群、25万亿的投资,我们也有增量的需求。但是当存量已经达到这么大的量的时候,实际上它的改善性的持有也好,还是正常的流转也好,二手交易量应该是非常庞大的。这个庞大的交易量,我们怎么把它有效的整合。余秘书长给我的题目,后面有句话不一样,是实现金融在这个领域里面的战略退出,我个人表示不认同。银行也好,金融租赁公司也好,真正在这个领域里面倾注了感情,想在这个领域里面发挥自己的融资平台的作用,不应该是退出,应该是有效的介入,有效的持有,有效的长期跟进,只是他怎么样选择优质的客户,部分劣势客户出现以后,我们再把他优化,这个优化的过程就是交易平台,物流的优化达到资金流的优化,实现我们自然的优化配置。大家都知道一句话,是丘吉尔说的,所谓银行就是在晴天借了一把伞雨天就要收回的那个人。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当年稍微有道理,现在看来从两个方面我不敢苟同:第一,银行为什么在晴天借给你伞呢,因为它对天气趋势和持有这个伞的人的趋势的判断,认为365天里面,晴天会占多数;第二,即使偶尔有短暂的阴晴变化,银行也不会收回这把伞;第三,这更无关乎道德问题,银行收回伞的目的是避免天气过度恶劣,伞损坏了,它无法对资金的最终所有人——存款人负责。所以我们作为交易主体也好,我们作为工程机械行业里面的实体经济也好,还是我们的交易平台也好,我们为什么不让自己更阳光一点,让自己在金融机构面前的形象始终是晴天呢。

    这也是我借助这个机会,跟大家提的一种期待。也希望通过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共同打造、搭建一个促进二手设备流通交易的健康有序的市场,使金融机构,不光是光大金融租赁,还有我们所有的同行,还有我们最具实力的银行业,都能够了解到二手交易市场的巨大的潜力,巨大的商机,共同参与到这个市场中来。

    谢谢大家。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