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国,2013年12月19-20日)以“新形势下企业的战略转型与效能提升”为主题,第四届中国二手设备流通行业发展论坛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主要由中国旧货业协会设备租赁及二手设备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租赁业协会,浙江省租赁业协会联合主办。相关制造厂商、代理商、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企业代表以及20多家行业内媒体朋友共同出席本次论坛。
以下是光大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戴秋生先生在第四届中国二手设备流通行业发展论坛上的发言,他演讲的题目是“借助二手设备的评估体系,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光大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戴秋生先生发言
原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业界同仁:
站在这里非常惭愧,惭愧是因为与业内的一些资深专家比起来,我们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只能算是皮毛,与致力于二手设备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的协会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们,为流通体系建设付出的艰苦的努力比起来,我们确实对这个方面关注的还不够。
按照论坛主办方的安排,要我们在这里做一个有关金融如何跟进二手设备流通市场体系这方面的一个发言。我想从两个出发点,我们也愿意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作为光大银行的一分子,我们是延续光大银行十多年来与工程机械行业共同成长,共同见证这个行业起伏波澜的这么一种情愫在里面。第二,也是带着这个行业的感情和一些粗浅的领悟,还有对这个行业下一步向二手市场发展的一种期待,想在这里提出一些零散的观点、看法,甚至有些困惑,与在座的专家和业内人士进行交流和探讨。
余秘书长和张经理在前面的讲述中很多观点我们都非常认同。工程机械行业这个发展,我们是身在其中,也经历过,就像刚才讲的过山车式的这种从暴涨到剧跌到调,这么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特别是进入到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们都在这个行业里面大有深秋隆冬的感觉。处在这么一个时代,我们来讨论这样一个主题,二手设备流通行业的发展,来探讨在新形势下二手设备交易相关的企业的战略转型和效能提升,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应该说行业经过了沉淀,我们的思想也经过了一些沉淀,我们对这个行业的领悟更深刻,我们对这个行业主体参与,得到了更深的、更激烈的洗礼。
我们现在预计,我们现在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包括十八届三中全会到经济工作会议,实际上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4万亿,我们现在回过头来怎么看4万亿。4万亿曾经让我们这个行业有高速爆发式的增长,但回过头来,我认为这种增长有两个比方,不知道哪一个更贴切:第一个是发了一阵高烧,第二,他是不是一个心脏病人不正常的始终是脸上红润。这样一种状态,给我们行业当时一种打强力激素的反应,必然潜藏着很多后续的弊端和积累下很多矛盾,让我们现在面对投资过热以后,产业调整带来了行业调整。
回顾一下2010年,当时只要是做设备的,不管是做自行车的还是造船的,都想造工程机械,国企不说了,我们就讲民企,荣生重工也干,原来一些县办企业也上。大家都趋之若鹜的这种状态,当时我们就感到是恐慌,这个行业的凝聚力太强,这个行业的吸引力太强,不一定是好事。这跟后面的山西的煤炭是不是也有的一比,温州的商人把资金都转向煤炭,煤炭的今天又怎么样呢?好在我们这个行业的周期和煤炭行业的周期不一样,我们是总体向上的,传统能源是经历了工作革命以后200年,走向行业下行时期,我们是整个社会进步,社会功能提升,特别是中国大的建设刚刚起步,这么一种行业状态,才能够让我们高烧之后还能够通过消炎让自己生存下来。假如我们这个行业不是在这种处于朝阳状态、处于上升时期的话,那这种危机,我们今天能不能坐在这里开这样的论坛,我个人都表示怀疑。
回到今天的主题,我们想讨论一下二手机市场的潜力。相关的数据就不讲了,我这个来源也是秘书长和工程机械协会的一些数据。但是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在整个结构性的变化里面,我们将来在二手市场的发展肯定也像新机的发展一样,我们还要关注一下它的结构。在总量处于饱和状态下,600多万台这种存量,具体又在主要的业务品种里面,哪些是我们必将先期进入二手市场的一些产品品种,这个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光大金融租赁公司组建的时候,我们就跟工程机械类主要的厂家的管理层,在交流这个行业发展趋势的时候,就一致认为,这个行业的三大发展方向是不可逆转的:一个是从单纯的趋势增量从盘活存量、管理存量的方向发展,一个是从单纯的国内市场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同时发展,第三是从单纯的销售生产向后市场服务这样的延伸发展。这个趋势到今天,我们认为还是这么一个基本的判断。
面向二手市场的发展,我们也认为确实存在着三个大的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我们的设备,新机都是有标准身份证,从准生证到销售的一些识别,还有厂商独立的一些管理系统,远程管理、远程控制等等。二手机身份识别的问题怎么办。为了进入二手市场,大家处于强烈的信息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怎么统一它的身份标识,怎么让产品具有可公开查询的使用档案记录,包括它的出厂时间、工作小时、故障和维保记录,这些关键信息怎么样得到完整的展现,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第二是它的评估体系,这是我们协会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的一个问题,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也不完全同意刚才威斯特的张经理说的,我们建立了一套标准体系束之高阁,我相信还是很多人在翻看,在参照,也在使用,但是怎么样增加这套标准体系的成文性和可用性以及必用性,最关键是怎么样达到大家必须使用,这里面还有相当大的工作量。第三是我们的税收,相关的交易发票,也就是交易的官方认可,它会带来什么,也就是我们后面要重点谈的问题——金融怎么介入。因为金融的介入,无论是按揭贷款,还是融资租赁,最关键的基础是两性:第一,交易的真实性;第二,交易双方意义交易物的真实性。真实性的信息最终靠什么认定,你的交易价值应该体现在常规的国家相关部门认可的凭证,税务发票。这三个问题是我们相对比较关注的问题。
关于流通标准这些问题,余秘书长已经讲得非常详细了。这里面有很多亟待完善的问题,我在这里也不赘述了。
众所周知,前面有的专家也提到,关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我这里还是要做一个补充的讲述。为什么呢?我们曾经有一个案例,光大租赁从成立之初都致力于在工程机械融资租赁领域里面,作为公司的一项特色来做。但是到目前为止很遗憾,我们仅仅停留在新机里,在一手机里面。曾经在2012年我们尝试进入到二手机,宣告失败。为什么宣告失败?实际上有几个关键点:第一,对评估的质疑,业务部门到风险部门都觉得不可采信;第二,对交易对手双方的疑点太多,有一些交易就是哥哥卖给弟弟,买受方和出让方登记的注册地址是同一个门牌号,如果是自然人,是同一住址,里面的疑点太多,我们想在这方面做一个尝试,但是拿回的单子里面,我仅仅是举比较极端的例子,退一万步说,做假要做得有点技术含量,确实让我们作为想在这个领域先迈一步的人,不得不尝试把脚收回来。
2025-07-26 15:22
2025-07-26 15:16
2025-07-26 09:23
2025-07-26 09:04
2025-07-25 11:13
2025-07-25 10:29
2025-07-23 09:34
2025-07-22 09:19
2025-07-21 09:06
2025-07-20 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