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有效物流需求不足成物流业发展趋势

2016-12-05 08:56 性质:转载 来源: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第二 仓储能力不足

  我国仓储能力与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高标准仓储设施较为短缺,总面积仅占全国仓储设施面积的2%左右,大量老旧仓储设施已不适应现代化仓储需要。

  第三 促进消费升级的冷链物流成为短板

  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近来感受到冷链消费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于是成立了25个冷库,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但企业同时认为,行业仍然存在冷链物流监管体系不完善、医药冷链物流相关法规标准内容不统一、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相关政策缺乏细则、城市道路限行“一刀切”等问题。

  第四 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突出

  何黎明认为,由于部门间缺乏统筹协调,铁路和水路基础设施衔接不畅,集疏运体系不健全,制约了铁水联运发展。例如,湖北省沿长江17个主要港口,与铁路接轨的港口仅6个;我国物流园区利用铁路专用线的比例为37%,缺乏转运换装设施;大量中长距离运输业务由公路承担,抬高了综合运输成本。同时,随着沿海制造业成本上升,相关产业逐步向内陆转移,迫切需要加大配套设施。

  第五 供应链结构性矛盾明显

  中物联副会长贺登才认为,我国物流外包水平仍有待提升,物流企业承接业务仍然主要是产前、产后的采购物流、销售物流,企业内部的生产物流没有进行有效剥离,物流资源分散在不同部门和环节,无法实现一体化运作,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物流运作效率。未来,企业间的竞争将上升到供应链间的竞争,如何做好供应链上下游的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物流环节的协同发展,节约供应链物流成本,提升供应链效率成为竞争焦点。

  3、改善物流结构性矛盾应放管结合

  第一 税费的制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物流行业自身亟待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外,国家也应从政策层面,对物流的有效供给提供必要支持,尤其是在一些税费的制定上,对物流行业企业约束较多,负担较重,改革阻力大。

  在采访中,一些企业家表示,2012年物流业成为首批营改增试点行业,而在实施营改增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税负大幅增加的情况。从新近公布的财税36号文及其相关附件来看,这一问题目前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同样,物流企业缴纳的土地使用税也面临政策尴尬。2012年财税13号文明确“截至2014年底,物流企业自由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半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这对企业减负、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大有裨益,但政策出台后一些地方采取调整土地等级等方式,抵消了减税效应。

  一家物流行业的央企负责人在采访中透露,公司旗下的一家物流中心,原仓储用地单位税额为9元每平方米,但减税政策后,单位税额反而上涨至30元每平方米。在河南郑州的另一处物流中心也出现高达50%的涨幅。这位负责人表示,地方自行提高土地使用税的收费标准后,公司下属的好几家子公司都因税收过高从盈利变成了亏损。

  第二 通行政策

  在一些通行政策上也让许多物流企业感觉无所适从。一方面,车辆过路过桥费占企业运输成本高达20%以上,挤占了企业利润;另一方面,二线以上城市大多采取限制货运车辆进城的管制措施,导致很多企业改用金杯面包车或依维柯客车违规送货,增加了城市拥堵和空气污染。

  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像促进消费升级的冷链设备冷藏车,其终端客户多为城市中的医疗机构和商超,与城市生活比较密切。建议在政策层面与普通货车进行区别,给予冷藏车辆更宽松的道路通行权。

  第三 简政放权仍有空间

  一位在物流行业从业多年的专家告诉记者,目前管理环节的成本仍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12%左右,美国仅为3%。由于物流业涉及行政审批和许可管理部门较多,同一经营事项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存在多头管理、重复审批现象。例如,在工商登记方面,许多地方以各种理由不予办理非法人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导致企业不得不在每个经营网点都设立独立核算的法人分支机构。此外,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也对行政审批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