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多彩浪花:机运车间叉车班的姑娘

2014-07-23 07:32 性质:转载 作者:记者 张旭 徐新忠 夏前龙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如果说,煤箅子上那帮小伙子的工作是化肥厂所有工序的开端,那么我们叉车班这帮姑娘们所做的就是化肥厂工序的收尾。”7月7日,乌鲁木...

  “如果说,煤箅子上那帮小伙子的工作是化肥厂所有工序的开端,那么我们叉车班这帮姑娘们所做的就是化肥厂工序的收尾。”7月7日,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化肥厂机运车间叉车班的薛倩在接近40摄氏度的化肥仓库中向记者介绍她们的工作。

  “我们的工作是,在火车和汽车来运货之前,把从生产线下来的化肥按每垛1吨的规格码放好。等车来了,再把产品装车。”叉车一班的衣霞说。

  化肥的主要元素氨所散发的味道和着暑天的热浪,让叉车里的姑娘们像蒸“臭桑拿”,但这些没有影响她们的操作:点火、起步、换挡、行进、叉取、起升、降落、堆码、搬运……汗珠顺着她们的脸颊不停地往下滴,工服每天都会被汗水打湿好几次。

  对此,衣霞说,她们的鼻子早已经习惯了化肥的味道,也习惯了高温的环境。“化肥的生产线是24小时运转的,我们的工作也是24小时运转。工作强度小的时候,每人工作2个小时就可以轮班休息,如果时间紧、任务重,那就大家齐上阵,什么时候休息,真就没谱了。”

  25岁的维吾尔族姑娘狄纳告诉记者,曾经在韩国学习了3年服装设计的她,能说汉、维、韩、英4种语言。听从家人的意愿,她回到乌石化工作。开始时,每天繁重的工作和叉车里冬冷夏热的环境让她感到无比失落,“但我坚持下来了,我是新疆的姑娘,也是乌石化人的女儿,我还是喜欢在家里的感觉。”狄纳从叉车里出来后,瘫坐在椅子上,回忆着来到车间3年时间里的点点滴滴。

  三班的马荣永远忘不了她上班的第一天。那天她开叉车运送了1058吨的化肥,按照额定每辆车1吨载量计算,她那天开着叉车走了1000多次。下班时,她是被人从车上扶下来的。

  这就是叉车班的姐妹。只要有任务,她们就要坐在叉车里没日没夜地苦干,“冬冷夏热”“腰肌劳损”是她们工作中的关键词,然而她们却总是干劲十足、乐观积极地对待每一天的工作。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

扫码进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