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深耕行业的美科斯陆金红

2013-09-09 08:21 性质:转载 作者:每日商报 来源:每日商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为了夺取战略制高点,陆金红为企业制定了全球化的战略目标。到2006年年底,4个系列10余个型号的产品问世并进入市场。当年,企业实现产销叉车近200台,销售金额近千万元。第一台叉车顺利地走向海外市场。陆金红说,预计到2013年,美科斯产值可达7亿元,集团总产值估值达13亿元。

  用色彩体现产品的与众不同

  亲自试驾提升产品的“人机交互体验”

  陆金红说:“美科斯的产品之所以会让人印象深刻,在于当时工程机械行业产品普遍为安全色黄色之时,美科斯就挑战了客户的审美,改用亮丽新颖的绿色。”

  在陆金红看来,很多工业企业对产品的外观要求并不高。

  “我们不可否认产品的性能是最重要的,但对第一次前来采购的客户来说,外观是与其对话的"第一语言",是产品的基础。”陆金红说,这就是为何美科斯的第一台叉车就是绿色的原因。

  这一异于常人的决定,得益于陆金红和国外客户的交流与沟通。此外,在叉车的设计上,陆金红也决定弃用叉车以往的“方头方脑”的外形,参考目前国际上流线型的轿车外观趋势。如今,美科斯拥有的产品外观专利就达十多项。

  仅靠外在的产品,是不能在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在决定踏足这一行业的那刻起,陆金红就将产品的体验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任何一家企业来采购叉车,必然会征询操作员的想法,而决定操作员想法的就是,产品的体验效用和感觉如何。”陆金红说,这是不少机械设备企业容易忽视的地方,但“人机工程技术方案”恰恰是产品立足的根本。现代工业车辆对安全性和舒适性已经提出了更好的标准和要求。

  每一台新叉车问世,陆金红都会上车操作一番,然后将自己对产品的理解、使用的感受反馈给技术人员,在不断改进后,再将产品进行定型批量生产,最后才放心地交到客户手上。

  在别人眼中,这或许是一件小事,完全不需要企业董事长亲自出马,但陆金红却坚决否认:“我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检验产品,站在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角度,便可以看出不同的问题。我相信,以客户为根本、以销售为导向是企业的发展方向。”

  借金融危机调整销售布局

  期待二期工程建成后的大产来临

  不少涉及出口的机械装备制造企业都会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感受到“当头一棒”,美科斯也没能躲开。

  让陆金红庆幸的是,由于订单的滞后性,这一打击一直到2009年的年初才真正感受到,而在这之前,企业已经有所警觉。与此同时,因为管桩行业的销售半径受到局限,其并没有因此造成太大的影响,这大大地稳住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为美科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困难时期,叉车订单几乎下降了60%-70%。”陆金红说,由于前期订单充足,在完成前期订单的同时,企业立刻做出了战略布局的调整:以往,欧美国家是重要的出口市场,而当欧美国家变成了“重灾区”之时,企业将销售重心向南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市场转移,一方面开拓新兴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加大了内销市场的推广政策。

  目前,企业叉车的出口和内销已经相对平衡,内销比重从调整前的30%增长到如今的50%,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使得企业的市场布局更加稳健合理,与此同时,拿陆金红的话来说,“目前,企业产品出口至130多个国家,即使有几个国家再次遭遇类似金融危机的打击或区域性的经济动荡,也不会对企业的出口造成致命影响。”因为企业实行出口和国内两驾马车并驾齐驱。

  如今, 美科斯与专业院校联合研发了国内首台可实现任意方向行走的“全方位移动叉车”,从而填补了中国民族工业车辆在该尖端技术领域的空白。

  在美国权威物流杂志近日公布的《2012年全球20强叉车供应商》排行榜上,美科斯赫然在目,但陆金红并不满足于现状,他的创业激情还在源源不断地迸发。眼下,企业的年产能为1.5万台-2万台叉车,倘若二期工程建设完毕后,产能将翻几番,产能总值可达30亿元。

  “二期工程计划明年10月份全部投入使用。”陆金红说,每一个美科斯人都在等待大产的日子到来。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