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的紧缺,是目前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为此,国家级欧玉伟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柳工应运而生,开启了柳工人才技能传承的创新模式,进一步发挥高技能人才在生产技改中的骨干作用。
不是最好 力争最好
国家级欧玉伟技能大师工作室去年底挂牌成立,工作室团队成员除欧玉伟外还拥有7名柳工卓有建树的高级技师和工程师,以及9名学员。从今年4月起,该工作室开始进行学员培训,目前逐步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包括《提高78A0361阀体加工中心阀孔镗较加工精度》、《挖掘机缓冲阀体加工中心提升》等,并于近期完成了新产品减速器机工装和新产品JV桥工装的制造。
作为广西第一家挂牌成立的国际级技能大师个人工作室,欧玉伟深知身负重任。面对巨大压力及考验,欧玉伟以一颗平常心笑言:“目前工作室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还不能说已经做到最好,但我将尽全力把工作室办到最好。”
在最近刚结束的第五届广西数控技能大赛决赛中,该工作室学员庞淇文、周颖峰双双摘取了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第一名。近日,学员扈海安也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五四”青年奖章和柳工首届“工人之星”称号。而工作室成员因出色的表现,也得到了自治区乃至全国的肯定,其中,梁华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邓春福获柳工首届“工人之星”称号,欧玉伟指导的技术工人也获今年“柳工十佳青年”称号。
“人才生产线” 带动一群人
欧玉伟技能大师工作室与其他工作室最大的区别就是其“阶梯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个人带动一群人,就像滚雪球一样,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将会越来越庞大。
形象地说,“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通过“导师带徒”开展传、帮、带工作,建立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力求以点带线、连线成片,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技能水平。这种“阶梯式”的模式有别于以往单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可以有效地防止人才断层,避免特殊技能的失传。
“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欧玉伟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人才生产线”。目前,这个工作室中,已有4人晋升到高级技师、技师行列,工作室成员及学员都成为公司的“能工巧匠”和生产经营的骨干,涵盖了镗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多个工种。
培养一专多能人才是欧玉伟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又一大亮点。这种培养方式打破了多个工种之间的界限,一个镗工既要熟悉本职工作,又要了解数控车工知识。如何让一个“专才”发展成为“通才”,为公司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是该工作室的主要目的。
为此,欧玉伟技能大师工作室从理论、实际操作和技能竞赛三个方面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在培养环境上,该工作室以个人岗位为主要培训基地,依托公司职业培训学校为载体,建成了仿真训练室和实践工作室,组织学员积极参加各种公司级、市级或自治区级的技能比武大赛。在培养方式上,更是不拘一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工作室与公司职业培训学校合作,聘请专业教师为学员上课,还开展数控技术工艺流程和相关知识的培训、仿真训练、技术革新、传授技艺等活动。另外,每月定期开展一次研讨会,通过优秀技能人才的经验交流,让学员们在工作中取长补短。欧玉伟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灵活多样、各有侧重的培训方法,提高了学员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更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5-07-13 08:45
2025-07-13 08:41
2025-07-13 08:40
2025-07-13 08:13
2025-07-13 07:58
2025-07-12 09:32
2025-07-12 09:30
2025-07-12 09:26
2025-07-12 09:20
2025-07-11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