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由中国叉车网(www.chinaforklift.com)原创,如需转载,请务必与我网联系)
近几十年来的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其红利具体体现在人民收入的上升和单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随之而来因为人力红利消失,物价飞速增长和物流成本的攀升,造成非垄断企业的经营困难。有个明显的问题摆在广大中小型企业面前,那就是生存问题。要解决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就中国工业车辆行业的企业而言,同质化、高耗能、低水平的非环保的搬运设备已经正在走下坡路。我国物流的效率经过10多年来的发展虽有所提高,但物流成本依然高居不下,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更多工业车辆中小型企业需要在细分市场获得突破口,研发适合国内市场特设的搬运产品。
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与之相关配套场内汽车搬运设备(又称:汽车转运器或者汽车搬运器)凸显出巨大的商机。根据中叉网统计,国内投入该产品的研发企业屈指可数,就这个市场而言,中国几乎处于空白。
问题的提出:汽车在场内(在有限的空间,即停车场或者狭小的空间)移动是如何实现的?
传统的方法无非是汽车驾驶员自己驾驶移动和人力来解决。而上诉两种传统方法带来的巨大的人力资源和能源燃料的浪费是不可估量的,有以下原因:
一、停车资源的浪费。
以北京位列,2012年该市汽车保有量突破了500万辆。理论上,如果该市拥有500万辆汽车,那么就应有停放500万辆汽车的停车位。如果一个停车位的占地平均面积为10平方米,那么总面积则为5000万平方米(即50平方公里)。假设该市有500万个标准的停车位,并且停放在停车位上的每台汽车都按照标准停放,那么北京市则只需要500万个停车位就足够了。而事实上,有很多驾驶新手和不按照规则停放的车手一车占据2位,或者2车占据3个停车位的依然普遍。如果有1%的车手是这样做的,那么北京就需要多出5万个停车位来填补。也就是说,一个大城市可能会有一些人因为乱停乱放占据了原本拥挤的停车资源,而这个资源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二、人力资源上的耗费
在停车场,因为停车资源的紧缺,使得那些收费的停车场(还有一些没有划分停车位的场所)需要增加人手来纠正和指挥车手正确摆放车辆,以期最大化的利用停车位来增加收入。
在汽车4S店,如果共有数百台汽车需要短距离的转运,如果是驾驶员来移动,可能需要花上一天甚至是数天的时间完成。在搬运的时候,需要多人来共同进行协助。
以此类推,在中国凡是拥有大型停车区间的单位和场所,你都可以见有不少人专门为停车而服务。这个就业数量是极度庞大的!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
2025-06-10 11:04
2025-06-10 10:49
2025-06-10 10:08
2025-06-10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