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效率和技术成熟度决定3D打印进程
对于当前快速崛起的3D打印,何清华显得比较冷静。“不同的行业引入3D打印的深度和广度可能会不一样,制造业相对比较传统,目前大面积使用可能还谈不上”,但他话锋一转道,“这并不是说3D打印没有用,实际上我们的无锡制造基地在轧花的铸造上已经开始采用这一技术,我们自己有知识产权,不过还是小批量生产”。
何清华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有些零件的设计非常复杂,因为设计还不成熟,如果贸然开模具甚至开金属模具,成本会非常高。现在用3D打印,虽然效率比较低,但在生产量不是很大时,可以用3D打印做的模型,按照设计把它打印出来,再修改就很容易。
随着产量的增大,是不是继续使用3D打印这种方法,主要取决于3D打印技术本身的效率,如果技术成熟,可能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代替原来已有的方法。“因此,我们只能在符合当前性能、成本可接受的情况下使用3D打印,不能一窝蜂地为了赶时髦都去用3D打印,那样是不行的。但它肯定是一个方向,至于未来3D打印在制造业的发展进程,我觉得现在还很难预测。”何清华说。
事实上,何清华对于3D打印的态度主要纠结于两点:一是打印效率,二是技术成熟度。他认为,3D打印用激光的方法或其他方法把材料熔化,然后连接,一点一点地由点到面,由面到空间,所以如何提高3D打印的效率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而技术成熟度涉及材料的各种处理工序,如制造工艺上的热处理,要通过3D打印达到传统方法的工艺要求,如材质的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稳定性、强度等,本身并不容易。也正因如此,3D打印现在还只是多用在玩具行业上。
中国缺少研究专一的团队
对于日益壮大的中国制造业,何清华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他坦率地承认,中国装备制造业在特殊加工、特种材料、特种热处理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究其原因,主要是进入装备制造业的门槛比较高,要投入很多的钱,而产出有限,实现飞跃需要一个积淀的过程。
此外,何清华认为中国制造业在精益求精上存在欠缺。他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自己曾到法国去洽谈一个关于航空发动机的合作项目,见了几个法国企业,发现他们每个企业多少年来就做一件事,如专门做防过热的。“中国这样专业化的研发团队太少了,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中国缺乏一些在某一个方面做的很精准的企业,这造成我们的很多东西不精准,这可能和我们的社会浮躁性较大有关。”何清华感慨道。
2025-07-26 09:21
2025-07-26 09:18
2025-07-26 09:17
2025-07-26 09:15
2025-07-26 09:10
2025-07-26 08:59
2025-07-25 11:14
2025-07-25 11:12
2025-07-25 11:00
2025-07-25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