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1、海洋工程装备行业核心技术过于依赖国外
尽管中国海工装备在自主设计及核心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但与欧美企业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依赖国外;尚未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制造能力,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配套能力严重不足,核心设备和系统主要依靠进口等。而此前进入拉美市场的挪威、荷兰和美国等国的海工装备类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已经从进行平台总装等附加值较低的领域退出来,转而进入到涉及核心装备建造、运营服务等附加值较高的核心领域,即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领域。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举例而言,造价5亿~6亿美元的平台中,钻井设备的价值就高达2亿美元,即核心设备占据总造价的1/3,核心设备的建造将成为中国船舶制造以及海洋装备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在经历了3~4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近两年进入市场调整期。特别是自升式钻井平台市场需求下滑趋势明显,对以承接自升式平台为主的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不利,为此,必须加大力度提高在海洋工程装备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2、传感器等高端仪器仪表市场以外资企业为主
传感器等高端仪器仪表种类繁多,可广泛应用在商用、民用、工业、军用、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目前,相比于国外仪器仪表巨头如霍尼韦尔和精良电子等,中国仪器仪表行业仍处散弱格局,普遍体量偏小。以传感器为例,2015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将达1 500亿美元,其中国内预计将达1 100亿元,但是国内市场仍以外资企业为主,外资企业占据67%的市场份额。
3、工业机器人行业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在软件方面,没有形成一套自主的理念和系统,即使购买国外的软件,还是很难做出附加值高的产品;二是在硬件方面,核心零部件主要依靠进口,成本无法降下来;三是软硬件之间的细节配合亟待提升,最易出故障地方主要是机械部分、软件冲突(设计轨迹/编程超出工作范围、点点之间互相的软件编程有冲突、自身软件缺陷冲突等),软硬件配合度不高;四是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不高。
2013年,国内工业机器人自主品牌占比仅4%,独资及合资品牌占比高达96%。
4、基础技术、基础机械和基础元器件发展滞后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基础技术研究的应有重视,我国装备工业的基础机械、机械基础件发展滞后,受制于人,成为各类主机和重大技术装备技术进步的重要制约因素。机床、仪器仪表等基础机械产品,中低档产品居多,性能质量不高。高精度、超精密机床、数控机床与国外相比,在精度、可靠性、工艺结构等方面尚有一定差距,与数控机床配套的伺服系统、反馈元件方面,成套性较差。仪器仪表产品的成套率低,可靠性指标低,敏感元件的失效率远高于国外,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品种总量供应不足。重点工程项目所需高精度、耐腐蚀等特殊要求的品种缺乏。基础元器件发展落后,受制于人,成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5、国产高端装备产品普遍受到外商打压
高端装备产品过去一直由外国公司长期主导,当我国不能自主生产时,就大幅提高价格;一旦我国企业取得国产化突破,外国公司则立即实行价格跳水,利用我国国产高端装备产品立足未稳的弱点,利诱用户、争夺订单,使国内企业无法获得订单,不能回收前期巨额投入。比如,美国一家企业生产的核电K1级电缆(防爆等级最高),过去的报价长期保持在每吨1 000万元左右,国内企业研制出替代产品价格只有每吨500万元,外方立即将报价调低到每吨280万元。
2025-07-21 09:06
2025-07-20 08:50
2025-07-20 08:39
2025-07-18 09:10
2025-07-15 09:36
2025-07-13 08:53
2025-07-13 08:49
2025-07-12 09:17
2025-07-10 15:24
2025-07-10 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