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灾见大爱,危难献真情---柳工抗震救灾纪实 > 柳工集团:创新发展 打造“世界柳工” > 柳工集团:创新发展 打造“世界柳工”
专题分类
柳工集团:创新发展 打造“世界柳工”
柳工集团:创新发展 打造“世界柳工”

  广西柳工集团公司综合情况介绍:
  广西柳工集团公司是广西区国有控股的大型工程机械研发和制造企业,其核心企业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及广西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是中国第一台轮式装载机的诞生地,有着50年的工程机械制造历史,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的摇篮、行业的“排头兵”。
  经过50年的发展,柳工形成了品种、产能、技术装备、开发能力、质量、效益等优势,树立了在全国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经济效益连续多年居全国同行业之首,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二位。柳工集团连年进入国家工业企业500强。企业从传统的装载机专业制造商,发展成以装载机为主导,以挖掘机、路面机械为两翼,向相关产品延伸的业务多元化的工程机械企业。形成了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叉车、路面机械、小型工程机械、起重机等产品线布局,技术水平始终保持行业前列。其中,柳工研制成功的填补世界空白的高原型装载机,获得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2005年,柳工被CCTV评为“中国50家最具价值上市公司”。2007年,在国家名牌产品评比中,“柳工牌”装载机再次蝉联“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近年来,柳工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快速扩张,先后通过兼并收购或投资,在异地成立了江阴柳工道路机械公司、上海柳工叉车公司、江苏柳工机械公司、扬州建设机械公司。同时,柳工着眼长期发展,加大资本运作和新业务拓展力度,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还先后成立了柳工北部(天津)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安徽柳工起重机公司、柳工澳洲公司、柳工印度公司、柳工(北美)公司等,为柳工战略性业务和国际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
  至2007年,柳工集团实现年营业收入120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0%。其中,股份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48%;整机销量达36000台,同比增长38%;整机出口达2700台,出口收入为1.3亿美元,产品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公司已连续三年跻身世界工程机械50强。2008年,在柳工创建50周年之际,柳工将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计划到2012年将实现销售收入300亿目标,成为世界工程机械知名品牌。
  伴随着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柳工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辉煌岁月。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柳工凭借多年稳健的经营业绩、业内良好的知名品牌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备受国内外同行瞩目。多年来,柳工紧紧抓住行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自身的行业地位优势、市场优势和品牌优势,积极谋求国际化发展,全面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确立了“成为工程机械行业世界级企业”的愿景,在世界工程机械领域树立中国民族品牌。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2001年以来,柳工年销售收入从17亿元攀升到2007年的120亿元;年产销量从4000台迅速增至36000多台;利润从1000多万上升到6亿元。销售收入、产销量、利润分别比2001年翻了7倍、9倍、60倍!
  ——装载机产销创行业新高。到2007年柳工装载机累计产销已近14万台,年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二位。2007年,“柳工”牌装载机以行业第一的成绩,再创中国名牌产品,继2004年之后再次问鼎该项三年一度的殊荣。
  ——挖掘机业务获得重大突破。2006年柳工挖掘机以销量增幅居国产挖掘机品牌之首,上榜“中国工程机械十大新闻”。2007年,柳工挖掘机销量达2100多台,增速达100%,位列国内挖掘机销售前十强,排名超过沃尔沃。
  ——国际业务快速增长。2007年产品出口突破1亿美元,达1.3亿美元,整机出口超过2700台。五年来,产品出口和创汇平均增幅分别达到90%、115%。公司连年进入世界工程机械50强榜。
  ——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柳工高原型装载机填补世界空白,获得行业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近年成功推出了满足欧美高端市场的系列环保型装载机,产品在欧洲等发达地区市场增长率超过100%。
  进入21世纪,是柳工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史上堪称波澜壮阔的时期,也是柳工发展速度最快、整体实力全面提升的时期:
  一、产销突破,点燃柳工人激情与智慧。2002年以来,柳工以几近传奇的色彩,创造了一个个行业奇迹。月产整机从300台猛增至899台,再连跳到1300台、2100台、3000台……,几乎每天每夜,柳工人都在改写着自己的产销历史。2006年,柳工率先在全国同行业创下累计产销双超十万台的纪录;2007年,柳工产销再跨跃3万台大关。
  柳工的出色业绩,来自对市场的灵敏反应和不断完善的营销及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持。几年间,面对多变起伏的市场环境,公司决策层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带领广大员工奋力拼搏,年平均增长率始终高于行业平均增幅。在大多数厂家以低价竞销抢占市场时,柳工独辟蹊径,以“价值营销”对抗“价格战”。通过追求“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和“品牌价值”,通过产品的差异化创新,摆脱产品同质化引起的价格竞争,保持赢利能力始终居行业首位。柳工将用户满意作为质量标准,从产品设计、制造到用户使用全过程都严格实施一系列质量保障措施;以服务取胜作为拓展市场的有效手段,2002年柳工首家在行业中推出以“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为宗旨的柳工服务品牌,2006年、2007年,又率先在行业推出“桥箱三包一年”、“整机三包一年”服务承诺,成为国内同行业的服务品牌的“风向标”。
  二、技术创新,柳工长盛不衰的法宝。柳工以一种国际化、开放的思维,逐步建立起以技术研发、标准掌控、产权保护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完善了从产品开发到技术研究的过程。目前,柳工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已拥有8个产品研究所及4个与高校共同建立的联合研发中心,拥有工程机械行业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柳工装载机产品技术在同行中始终占据着领先的龙头地位。
  本着“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的研究开发模式,近几年,柳工成功推出了中国第三代代表产品G系列轮式装载、填补世界空白的高原型装载机,以及6吨至10吨的大型轮式装载机。公司的系列装载机采用了20多项新技术,并取得了46项国家专利,高原型轮式装载机还摘取了行业第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柳工凭借在研发领域的优势,先后开发了挖掘机、压路机、挖掘装载机、滑移装载机、摊铺机、平地机、冷铣刨机、叉车等系列产品。柳工每年持续推出新产品近20个,而且在工程机械行业共性技术、基础性技术及前瞻性技术的研究方面也走在行业前列。
  有研发优势才有竞争强势。2007年,柳工装载机销售收入达60亿元,同比增长34.9%,位居国内第一,比第二名企业高出近10亿元。
  柳工挖掘机的竞争对手全部是世界知名品牌,但柳工人凭着坚韧与执着,运用公司承担的国家“863”项目的最新成果,设计制造出的新一代C系列挖掘机,具备了世界上先进挖掘机的特点,销售型号已达13个,产品销售形成系列化,产业经济圈基本形成,2007年挖掘机销量突破2000台,行业排名进入十强并超过了沃尔沃,实现了代表民族挖掘机品牌的新突破。柳工压路机经过几年的产品结构调整和三次升级换代,形成了主流机型;公司自主研发的CLG512摊铺机,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了国际标准。2007年,公司压路机销量增长比行业高出40个百分点,摊铺机销量同比增长达120%,平地机销量同比增长是行业平均水平的3.3倍,新产品销售十分喜人。这些系列产品的研发成功和市场推广,为柳工在今后五年和更长时期内开辟了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发展空间。
  善于学习是柳工自主创新的基础。在国内同行中最早走出国门的企业是柳工。从1982年起,柳工就开始派人出国考察,到国际同行最先进的企业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学习,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产品技术水平,增强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意识和责任感。1984年和1986年,柳工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继研制出换代产品ZL50D和ZL40B装载机。1987年,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成套引进966E装载机专有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国产化。1989年,试制成功引进技术产品ZL60E和国内第一台载重最大的ZL100轮式装载机。在与卡特长达8年的技术合作中,柳工先后派出了300名技术人员赴美学习和培训,把引进的技术应用到公司新系列产品上。如:柳工的第二代产品ZL50C装载机,现已成为柳工销量最大、销售收入最高的单品种产品,年产销已超万台。随着引进技术的成熟,这些产品现已批量出口海外市场,甚至销售到美国市场。
  为了加速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档次,1995年,柳工先后与美国凯斯公司合资生产挖掘装载机,与世界著名的德国ZF公司合资生产变速箱和驱动桥。目前柳州采埃孚合资公司的产品已成为国内高端工程机械产品和出口产品的首选配置。柳工还陆续引进了日本东芝液压阀技术、美国康明斯柴油机等,关键部件进行国际配套。随着对国际技术资源的利用逐步走向成熟,柳工不仅形成了自主技术,引领国内装载机技术潮流,为柳工开拓国际市场打下了产品基础,也为柳工全面与国际接轨,成为行业国际化的先锋奠定了基础。
  三、体制创新,柳工持续壮大的活力。柳工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和产品结构的多元化,2000年至2003年,先后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等方式,相继在异地成立了江阴柳工道路机械有限公司、上海柳工叉车有限公司、扬州建设机械有限公司、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将压路机、叉车、小型工程机械、建设机械“嵌”在自己的产品链上。
  时至今日,柳工“东扩”已初显成效:江阴柳工的压路机年产销量由100多台提升到现在的800多台,销售收入超亿元,从行业的无名小辈闯进了同业前4名的“决赛圈”;寄托着公司更多希望的江苏柳工也是扶摇直上,2007年小型工程机械产销近4000台,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利润2500多万元,发展速度堪称业内奇迹;列入柳工“十一五”发展重点的叉车项目,2007年销量已突破1500台,同比增长85%,并相继开发了5至7吨系列中吨位叉车新产品,其中100多台出口澳大利亚、南非、沙特等国家和地区。
  2007年,柳工加大了资本运作和新业务拓展力度,启动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大项目,为企业谋求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如:1、在柳州投资3亿元的万台叉车建设项目,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十一五”期末将实现年产叉车万台以上,预计销售收入8至10亿元,成为公司的核心产品。2、启动天津柳工工业园项目,该基地将成为柳工在北部的工程机械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及商务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达产年实现销售额50亿元,年产各类工程机械产品万台以上。3、收购成立安徽柳工起重机公司,同时投资10亿元,建设安徽柳工起重机研发制造基地,2010年力争进入国内同行前三名,2012年实现年产销起重机5000台,销售收入30亿元。4、投资100万美元,成立了印度(柳工)销售有限公司,同时在印度购买了土地,首期将兴建装载机组装厂。5、进入融资租赁业务。公司与柳工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合资,在北京成立“柳工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人民币。该公司的成立,拓展了柳工的服务领域,有助于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6、开设北美营销公司。北美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为加快对北美市场的渗透,柳工投资200万美元,在美国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柳工(北美)有限责任公司”。
  四、国际化,柳工矢志不移的追求。2003年初,柳工董事会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的战略目标,确定了国际业务在公司的战略地位。柳工为国际化从各方面打磨自身:做好产品出口准备,出口产品包括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平地机、叉车、小型工程机械等,并成功推出了满足欧美高端市场的系列环保型装载机;海外营销网络建设速度加快,目前已在海外设立了8个办事处和3个子公司,发展了40多家一级经销商,这些经销商年销售量已占到柳工出口产品70%以上;售后服务加大,对经销商和客户提供大量的人员和配件支持;频繁在国际展会亮相,从2003年起,柳工连年参加全球最著名的三大国际工程机械展(德国慕尼黑、法国巴黎、美国拉斯维加斯),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柳工品牌知名度日渐提升;放宽视野,在欧美市场招聘优秀的国际人才,在国内汇集了一批非常富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和技术专家加盟柳工……
  五年来,柳工产品出口不断实现新跨越,产品出口创汇从500多万美元跃升至1.3亿美元,产品覆盖60多个国家。连续三年进入世界工程机械50强,轮式装载机年销量位居世界第二。柳工代表中国的民族品牌,已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以实力分享国际市场的“大蛋糕”。
  五、管理创新,柳工发展的不懈动力。面对新的竞争环境,2002年开始,柳工在众多管理领域实行变革。公司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在技术、营销、制造、采购、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主要领域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MRPII、精益生产的应用使公司制造水平跃上新台阶;4C1P产品开发平台提高了研发效率;产品销售从直销到经销,并建立起行业一流的经销、服务网络;全面有效的成本控制,使公司盈利能力位居行业前列;信息化建设进入中国制造业先进行列……
  为了适应公司国际化的发展,实现柳工“十一五”发展战略,2005年,柳工又进行了更深远、更广泛的变革。涉及组织转型、品牌、战略采购、营销、技术研发、信息化工程、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各主要领域。2005年柳工新标识正式启用,并郑重向外界宣布“世界柳工,源自中国”,这是柳工管理思维向国际化思维的又一次变革2006年柳工全面推行六西格玛,目前已开展项目近60个,培养了33个绿带,首期19个项目约创效575万元,2008年公司将培养5名黑带大师、80名黑带及700名绿带。2006年柳工投资4000多万的“十一五”信息化创新工程启动,建立以流程中心、数据为基础的新的管理平台,将全面提升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进一步支撑公司的“十一五”战略和国际化发展。……一系列的管理变革,带动了企业的整体升级,培育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柳工精心打造的航母已初具雏形。
  六、企业文化,柳工持续发展的源泉。走过了五十年的风雨历程,柳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创业初期,柳工人怀着坚强的信念,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扎根西部;改革开放时期,“团结、求实、创新、争先”的柳工精神,造就了响当当的柳工行业排头兵;新世纪,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的宏愿,激励着柳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2006年6月,在总结提炼公司48年企业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柳工对公司的文化资源进行了整理、继承和创新,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适应柳工国际化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体系。明确了公司的愿景——“成为工程机械行业世界级企业”;“使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卓越的工程机械产品和服务”;核心价值观——“客户导向,品质成就未来;以人为本,合作创造价值”。至此,柳工的企业文化进入了推动公司迈向国际化的崭新阶段。
  近年来,柳工获得了众多荣誉:“中国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国家首批“中华诚信鼎”、“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一项项殊荣,一顶顶桂冠,串成了“柳工”这两个栩栩生辉、光彩夺目的大字。最近,柳工董事长王晓华还先后光荣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党代会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成为柳工历史上首位全国“双料”代表。
  同时,学习型组织的创建,逐渐改善了员工的心智模式,柳工多人获取国家级荣誉和奖项。公司领导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企业家管理创新奖”、“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涌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黄旭就、全国行业惟一的“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谢萍、“全国工人技术能手”韦国勇、“全国工人技术创新能手”欧玉伟、“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获得者赵仕忠……等一批先进人物。他们是当代柳工人的杰出代表。拥有行业一流的员工队伍,是公司得以不断攀上新高峰,创造新业绩的根本保障。
  创新发展,成就了柳工行业排头兵的实力,更是柳工追求卓越、打造“世界柳工”的主旋律。“十一五”末,柳工将提前一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装载机保持行业第一、压路机进入行业第二、挖掘机进入行业第五,出口比例达15%。2012年,柳工将实现销售收入300亿目标,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世界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