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日上午8点半,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工业车辆优秀供应商评审会暨工业车辆零配件新产品新技术交流会”在内蒙古赤峰市隆重召开。参会的主机厂评委和参评企业代表共计60余人。中国叉车网(
www.chinaforklift.com)作为行业媒体应邀参加。
本次评审会由安徽叉车集团有限公司、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柳工叉车有限公司、山推机械有限公司叉车分公司、台励福机器设备(青岛)有限公司、浙江美科斯叉车有限公司、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监察中心等10家评审单位;共35家配套件企业参评;参加现场介绍的企业共27家:科蒂斯仪器(中国)有限公司、浙江恒久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万达特种轴承有限公司、郑州嘉晨电器有限公司、卡斯卡特(河北)货叉有限公司、天津岛津液压有限公司、采埃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宁波中天联合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唯冠精机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龙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驽码艾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山东国力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卡斯卡特(厦门)叉车属具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蚌埠液力机械厂、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庆车桥厂、上海杰士鼎虎动力有限公司、浙江新柴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华骋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安鑫货叉有限公司、北京凡己科控有限公司、上海施能电器设备厂、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蚌埠江淮车轮有限公司、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龙蟠石化有限公司、合肥和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镇江液压件厂有限责任公司、靠普-东方(厦门)叉车属具有限公司、西安燎原液压有限责任公司、佛山市顺德区金泰德胜电机有限公司、赣州五环机器有限责任公司,其他参会企业还有:合肥市穗意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会议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张洁秘书长主持,她表示,2010年协会常务理事会通过决议后,在2011年举行了首届评选会。今年的评选办法是依照上届常务理事会讨论后制定的,评选标准为依法诚信经营、体系认证及过程控制能力、研发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发展能力、其他能力等六项。总分为120分,获选企业得分不得低于80分。本评选活动的宗旨是“诚信、规范、协同、共赢”,完全非营利性。目的是在行业树立企业标杆,促进行业配套件上水平、上规模、上档次、上台阶,与主机企业一起共同推动中国工业车辆行业转变发展模式,实现更好的发展。
她说:“2011年分会确定了评选办法,进行了第一届优秀供应商的评选,一共有44家企业参评。经过评审专家们的打分和网上公示,常务理事会会讨论后最终确定20家企业为上届优秀供应商,并在2011年年会上进行了表彰和授牌。这一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常务理事的各个主机企业的大力支持,加上配套企业的积极参与,在社会和行业的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谈及评选活动为提升行业特别是国家鼓励的新能源新技术水平时,张秘书长说:“在今年7月分会的常务理事上,主机企业对配套件的评选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建议,那就是配套件技术水平的提升关系到整个民族工业车辆行业的发展,评选活动应该有针对性的向那些为行业发展提供整体技术水平提升的企业倾斜,比如新技术合作、优先选用和提供贷款和资金支持等等。分会将进一步和常务理事商讨并共同制定这些政策,并提交上级相关部门,争取获得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
随后,张秘书长向与会代表们简要通报了国内外行业形势。 2012年,中国国内共销售了214119台不同类型的工业车辆,占全球市场的23%。2013年上半年,中国国内销售124189台,比同期增长6.35%,电动叉车比列也逐年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很明显。中国华东、华南和中南地区,占据80%的叉车销售市场,但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增长率明显高于发达地区。
评审会采取由申报企业介绍企业情况,评审专家根据申请企业的汇报情况、提交的企业资料和主机厂配套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在全天的评审会中,参加评审的企业代表纷纷上台介绍各自企业,并接受各位专家评委的询问。中国工业车辆优秀供应商评选每两年评选一界,分为动力传动元件、电器电池元件、液压动力元件等小组,每组获选企业不超过3家,名额总计在25家左右,每次经过评委会审议,连评可以连选,连续两次获选之后转为荣誉保持者,在以后每次评选时仍需继续按照标准参评,评选不合格的,可以取消荣誉保持者称号。
当天下午3点半,在参评企业介绍完各自情况后,由分会常务理事主机企业代表、检车机构等相关专家组成的评委会闭门对上述企业进行打分,评委们仔细翻阅企业申报资料,对未能来参加会议的企业也进行了认真了解,会议在下午五点半结束。本次评分结果将在近期公示,10月底在协会年会期间将根据本次评分结果由常务理事会确定获得“第二届中国工业车辆优秀供应商”的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