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子伟托盘 托起物流供应链 > 专家专栏 > 大物流,微交易——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与粮食战略安全
专题分类
大物流,微交易——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与粮食战略安全
大物流,微交易——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与粮食战略安全

  【导读】政府高度重视的“三农”问题中,物流智联网大有可为。物流智联网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资源,将社会物流进行社会化,为大众构筑起一条方便、安全、成本低廉的物流通路,实现社会化的“大物流”。借助我们每个人的社会关系,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直接的商品交易,整个社会就可以实现基于社会关系的“微交易”,“三农”问题也可迎刃而解了。


一、中国农村经济近于死循环是“三农”问题与危及粮食战略安全的根源

  当今中国农村的很多村庄因为人口迁移、自然的减少以及“候鸟式”打工的影响,村里常住人口已经所剩无几了。有,也多数是老弱妇孺,这让农村如何从事农业生产?所以现在农村部分田地都已荒芜。留守的村民耕作仅仅是供自己的口粮和必需的蔬菜而已。短短20余年,中国农村为什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落?也许下图可以解开农村这20余年的循环:




1.农村人口的减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国家宏观政策是人口减少的重要推手:

  1) 引进外资、做全球制造大国抽走了农村大量的年轻人口。做制造大国一方面盘活了中国的整体经济,但也导致农村人口的空心化。制造业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深圳、东莞工厂转移。由于经济利益的刺激以及“传帮带”的高效模式,16到25岁的农民子弟大量外出务工,这是农村人口空心化的第一步。
  2) 城镇化政策抽走了农村比较富裕的家庭。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但是城镇化对农村的影响巨大。因为农村的富裕家庭大量迁移到城市,而与此同时,城市的扩张需要大量的工人从事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农村的精壮劳动力就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农村比较富裕的人口和正值青壮年的劳动力就进一步被城市抽走,农村的人口进一步被空心化。
  3)大学扩招抽走了农村的优秀智力资源。通过读书出人头地的观念虽不再根深蒂固,但依然植根于中国农民的基因深处。大学的扩招政策带给农村子弟更多的深造机会,而比较优秀和聪明的农民子弟一旦进入大城市学习后,基本上不可能再回到自己出生的村庄从事农业生产。这使得农村进一步智力空心化,农村更难开启民智和走向现代化。
  综上,我们发现国家的宏观政策在客观上迁移和抽走了农村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在20余年中,农村年轻一代、比较富裕的家庭、精壮的劳动力以及稀有的智力资源基本上都被城市吸走,加之实施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农村的人口几乎丧失了自然增长的能力。一方面大量的农村人口被抽走;另一方面农村人口的增长被完全限制了。农村人口就只能日益萎缩,农村人口的萎缩是农村、农业衰败的主要原因。


2.农业生产的衰败既是农村人口萎缩的必然,也是农村经济落后的结果。

  目前,农村的常住人口以老幼妇孺为主,她们无力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基本上不会有余粮出售,况且农村的农产品也很难卖到合适的价格。“种粮不赚钱”这是全中国从事农业生产人的共识,也是农民的切肤之痛。
  1)粮食生产不赚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乡剪刀差”。农民生产需要的工业产品:化肥、种子、农药、农业用具按照工业生产和多级分销体系高价的销售给农民;而农民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则因农产品为了保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受 食品价格过高的影响而受到价格控制,以及因为流通渠道的约束等原因而无法卖出适合的价格。这个价差的存在剥夺了农民大量的利润。
  2)农村对城市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农民无法准确地把握城市的消费需求,产销很难对路。农民的天然分散、信息传播、获取、加工处理能力弱等原因导致农民难以按照市场需求去从事农业种植,只能被市场远远地甩到背后。往往是一种产品火爆过后,农民开始一窝蜂的跟随,这就导致多数时候产销不对路,从而导致农产品严重积压滞销,造成诸多的浪费和毁坏,严重地挫伤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3)销售流通不充分导致农产品销售难。由于农民的天然分散和产量少,当前农产品的销售一般都由下乡驻点的收购站或者下乡小贩进行收购,然后卖给大的经销商或者农产品加工商,再通过城市的销售渠道销售给城市的居民。其运作环节多、流程长,每个环节都存在商业利润和管理成本。不仅如此,农产品在流通过程损耗巨大,以生鲜蔬菜为例,在传统流通渠道上其损耗率高达30%。于是,城市菜场的零售价是地头价的10倍、20倍就不足为奇了!

3.农村经济停滞是“三农问题”的集中体现。

  一方面农村人口减少、富裕家庭外迁直接导致了农村对基础设施投入的减少和停滞,减少了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而人口的减少、富裕家庭外迁直接影响的是农村的“内需消费”。另一方面农产品难销,无法卖出好价钱,再加之“城乡剪刀差”不断抽取农村的经济血液补养城镇,农村对城市的经济“出口”就长期处于“逆差”地位。农村的“内需”、“固定投资”,“出口”全都萎靡了,农村最终必然走向凋敝荒凉。
  农村人口的减少、农业生产的衰落、经济日趋停滞这三者就构成了中国农村日益衰落的“经济死循环”。这个死循环在20余年来愈演愈烈,导致中国农村不断出现后果严重的重重问题。而农村农业生产不足则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粮食生产,使得中国的粮食自给率显著下降,从而严重威胁中国的粮食战略安全。


二、“大物流、微交易”可破解农村经济“死循环”

  要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要破解农村“经济死循环”。政府每年都很重视“三农”问题,历年的“1号”红头文件都是针对“三农问题”。但是这些政策如果不能系统性地破解掉这个“死循环”,则只能起到一时安抚的作用。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的繁荣”。只有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繁荣,农民切实感受到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种植也能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他们就没有必要远离家乡去城市打工,让父母妻儿留守农村。
  如何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的繁荣?从政策层面对农村经济进行大量输血,这看似是最迅捷最直接的方式,但是这只能让农村经济兴奋一时,不可持久。况且政府也没有那么多资源能直接对农村进行投入。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农民而言,授之以渔就是保证农产品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和利润的销售出去,让农民通过农业生产就能赚钱来生活:养家、盖房、婚丧嫁娶。而在当前的农产品销售流通模式下,农民很难赚到合理的利润。因为大量的利润被中间各个环节拿走了,甚至很多是被浪费掉。但是如果可以打通从农村到城市的“直销流通模式”,农民就可以取的相当可观的利润。如陕西洛川的一位在校大学生去年通过微博营销自家的苹果,然后通过快递送给消费者,每斤比卖给收购小贩要多赚2元。而他家每年可以采摘6万斤优质苹果,如果都可以“直销流通模式”进行交易,则每年仅苹果一项就能增收12万元。如果每个农民都能这么销售他们家的农产品,则农民朋友将要取得多么可观的收入!
  那么,如何打造从农村到城市的“直销流通模式”?首先是远程的产品营销和推广,其次是远程交易支付,最后是远程的物流交付。三者缺一不可!


1.如何实现农产品的远程营销和推广?

  因为农民的天然分散和产品少,很多人都认为农产品的营销和销售是一个难题。但是技术已经改变了社会,在城市的人群中很多都是“农二代”,也包括笔者自己。这些城市的“农二代”就是最好的营销和推广渠道,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对周遭的朋友、同事和进行“口碑”营销和推广,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营销和推广,比如上文的洛川大学生微博卖苹果。这样交易就能直接发生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了,这种直接发生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可以称之为“微交易”。


2.如何完成农产品远程“微交易”支付问题?

  这就更简单容易了,只需要通过电子商务即可。基本过程就是:农产品卖家在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优菜网)上设网店销售商品,然后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直接下订单购买,信息流和资金流都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完成。卖家接受买家的订单,开始物流发货,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即可,这就要用到远程物流交付。


3.如何实现农产品的远程物流交付?

  我们知道在农产品中除了大米、杂粮等干货,日常产出更多的还是生鲜蔬菜以及禽类和肉制品等。尽管当前物流价格还比较高,但干货还是勉强可以通过普货快递的方式送抵城市居民家中。但是生鲜与蛋禽肉类则完全没有可以从农村速递到城市的通路。如果可以从农村到城市建立起来一张完整的生鲜物流网络,则农村的农产品就都能直接与城市进行“直销流通”交易。而这网络正是笔者所构思的“物流智联网”可以解决的。笔者正在着手建立这样一张从农村到城市可以覆盖全国的“大物流”运作体系,以实现农产品在全国无障碍流通,直接连通每一位生产者和消费者。
  如此以来,农产品的营销、远程交易与物流交付就都解决了。在“大物流”下农产品的“微交易”直销流通模式如下图:

  在这种模式下,产品的营销实际上就是人际关系和诚信的营销。人际关系、个人诚信以及产品质量越好,获得的销售机会也就越多。而一旦失去了诚信,销售机会就不复存在。而物流承担的是一个全透明的交付过程:发货方将产品包装好,贴上封签,物流则按照要求将包裹送到收货方的家中,收货方检查封签完好即可签收。在这种模式下,责任清晰、分工明确。产品安全和质量由发货方来保证,物流的安全交付由物流执行完成。而收货方为什么信赖发货方?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社会人际关系,要么是亲属,要么是朋友。而族群信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是中国诚信的最后防线。因此,在这种“大物流,微交易”的模式下,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就有了保障,农产品就能卖出高价,农民也会有更好利润收入。因为传统流通模式下中间的商业利润、管理成本以及损耗成本都可以转移给农民,让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
  而农民一旦增加了收入,不但可以复苏农村经济,还可以刺激农业生产兴旺。收入的大幅增加以及经济的复苏,也必然使得在外务工或者求学完成的农民子弟回归,促使农村人口回流。回流不仅会带来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将带来农村需要的人才和资讯,以及高水平的信息处理和加工能力,从而为农村提供符合市场需要的生产指导。同时,农村也会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如学校、医院、道路、水库等,这将进一步刺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人口的回流还将大幅度缓解当前城市居民的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压力,如道路交通、城市供水等。农村经济复苏循环逻辑如下图:

  在“大物流,微交易”模式下,农村与城市的直接交易就可以全面展开,农民可以对城市居民直接卖出安全的农产品,城市的工厂也能直接对农民销售日常生产生活工业品。这样,城市对农村的“剪刀差”就可以不断缩小,农村就可以重新振兴起来,而农业生产也可以繁荣起来,农民的素质和收入也能得以大幅提高。同时,农业新的技术、有机革命也可以在农村循环递进地普及开来,这将使得中国农业土地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
  而农业生产的兴旺也能使得中国粮食战略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不必依赖国际进口。同时,城市居民对农村的粮油、生鲜食物的直接交换,跃过中间的粮油加工商和贸易商,无论从粮食的价格还是从粮食的进口数量方面,也必将大大降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影响,使得中国的粮食命脉摆脱国际四大粮商和华尔街的掌控,确保中国粮食自足、价格自主,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粮食战略安全!


三、如何实现“大物流”?

  实现“大物流”的关键就是笔者所创立的“物流智联网”。物流智联网是物流的“云模式”应用,笔者不主张大规模兴建物流设施,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资源,将这些物流资源通过笔者所建立的规则进行串接,形成一张从农村地头一直延伸到城市餐桌的物流配送网络。物流智联网不仅将物流资源所提供的物流服务能力进行了标准化,同时也将消费者所要使用的物流服务进行了标准化。这样,消费者就可以按照规则根据所使用到的物流资源进行付费,而物流资源提供者就可以按照被使用程度来收费。如此以来,任何物流资源都可以主动接入物流智联网,也可以被任何人方便地使用消费。因此,在物流智联网平台和规则下,我们就可以实现社会化的“大物流”。物流智联网的构造原理图如下:

  如图所示,物流智联网在结构上主要分为四层,每层都有各自的任务和职能:
  1.终端层就是最终用户,包括收货人和发货人,也可以是一个收货组织或者发货组织,如电商仓库,他们是物流资源的使用者。
  2.代收层是指贴近终端用户的各种便利设施。如:在城市里可以是社区便利店、餐厅、物业、甚至终端自动收取设备等;在农村可以是小卖部、村组自建代收点等。代收层根据需要而分散建设以贴近终端用户,其目的是将快递的“最后一公里”演化为“最后100米”,从而提高终端的集约化能力和配送效率。
  3.转发层是由专业的物流公司按照树形结构串接而成,其根是核心层的节点。转发层目的是铺就可以覆盖到各个代收节点的物流体系。
  4.核心层是由大的分拣中心组成,它们相互连接进行包裹转发,形成网路。核心层相互连接的目的是为了加快物流的运作效率,实现包裹的远距离快速转移。
  而这些节点的链接、运作以及管理都是基于统一的物流智能平台。当物流网络链接完成以后,每个接入代收层节点的发货人和收货人之间就可以形成一条最优的物流路由路径。中间的物流资源就可以按照这条路由路径完成包裹货物的转发传递,同时也按照这条路由路径来计算物流服务费用。路由中每一个节点收到了包裹以后,必须对平台进行扫描签收,并按照这条路由进行传递接力,最终送达收货人手中。如果包裹在开始发货时就加上了封签,在每一个节点对包裹进行签收扫描时,同样也可以扫描校验封签是否损坏,如损坏则是上一个节点的责任。这样,物流智联网就可以确保货物从发货人到收货人的过程中,对于中间的物流承运方是完全屏蔽的,而整个包裹在运作过程信息对于收货方和发货方是完全可见的,可以完全保证包裹中货物的安全。因此,物流智联网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资源,将社会物流进行社会化为大众构筑起一条方便、安全、成本低廉的物流通路,实现社会化的“大物流”。然后,辅助我们每个的社会关系,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直接的商品交易,于是整个社会就可以实现基于社会关系的“微交易”。而这种模式将变革我们的商业流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