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信息技术是现代医药物流区别传统医药物流的根本标志,也是医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本文就医药物流追踪系统中如何联合应用二维条码和RFID技术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介绍国内首套成功应用于医院领域的医流机器人(HTR)。
一、RFID和二维条码的联合应用
1. 二维条码和RFID在物流追踪中联合应用的现状
医药物流追踪是应用信息追踪技术,实现医药商品在生产、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物流环节的信息采集和传输,获取物流信息的完整过程。它主要包括全程药品信息跟踪和事后信息追溯两大基本功能,为相关决策者制定决策提供重要的物流信息。
医药物流业应用条码演示图
目前,常见的物流追踪系统采用在工厂、仓库、配送中心等固定场所的物流作业中,应用条码标识物品,依靠数据库记录物品状态信息来跟踪物品;在物品的运输过程中,应用GPS接收机标识车辆,以车厢为运输单位,通过跟踪车辆来追踪物品。随着条码、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等自
动识别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单独应用RFID追踪单个物品,以及联合应用条码和RFID技术的应用模式。
医药物流不同于一般物流的特点是商品价值高,流通时效强,法规监管严。因此,在医药物流追踪系统中联合应用二维条码和RFID技术,不能生搬硬套其他行业物流的做法,需要结合医药物流的自身特点,遵循医药行业的相关法规,探讨新的应用模式。
2. 统一药品编码与标识方法是基础
1) 二维条码——用于药品零售包装的标识
要实现药品的全程物流追踪,首先需要对追踪的药品进行唯一编码和标识。 目前,以药品最小零售包装为基本标识单位进行编码标识,已成为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为每盒药品打印、标贴二维条码标签。标签由条码图形区和字符显读区两部分组成。药品名称、规格、制造商、生产批号、有效期、唯一标识码等重要的药品属性信息,需要以字符形式打印在显读区,以便物流作业人员在扫描条码后核对信息。如果是特殊药品,应按规定打印醒目的分类标识。条码图形区除了容纳显读区的信息外,还可以记录药品的药理分类、贮藏条件、指导售价等信息,方便经销商录入药品信息。
2) RFID——用于物流包装的标识
RFID 技术是实现实时物流追踪的关键技术。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为整箱药品加装RFID电子标签,以便追踪参与物流的每箱药品。每个RFID标签均有各自唯一的标识码,药品生产商名称、包装箱重量、尺寸,以及箱内所有药品的唯一标识码等信息,也需一起记录在RFID标签中。在药品生产企业的数据库中,存储每个RFID标签内的信息,并建立RFID标签的唯一标识码与箱内药品唯一标识码的对应关系。在药品进入流通领域后,还需在RFID标签中不断追加批发商、物流服务商、仓储环境、物流作业等物流信息,完整地记录每箱药品的流通履历。
3. 供应链各节点间的信息衔接是关键
药品最终到达患者手中,需要经过医药供应链上的众多节点。要实现医药物流信息的不间断追踪,各节点间的信息衔接是关键。完整的供应链至少包括药品制造商、药品批发商,以及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
1) 药品制造商
制造商负责在药品零售包装上标贴二维条码标签,为整箱药品加装RFID标签,每个RFID标签信息对应多个二维条码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存入数据库服务器中。制造商应加强药品整箱包装技术,防止在流通环节中被随意破坏,窃取、更换箱内药品,进而破坏条码信息与RFID标签信息的关联性。
2) 药品批发商
药品从制造商流向批发环节后,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流转过程。通常,一级批发商从制造商处购进药品后,很少需要拆零拼箱,破坏整箱药品的完整性,在其停留期间只进行RFID标签的读写操作。而二、三级批发商则会经常碰到需要拆零拼箱的情况。这时就需要重新建立物流包装,逐一扫描拼箱药品,并标贴新的RFID标签。在完成拼箱操作的同时,还需更新数据库中RFID标签与条码信息的关联关系。
3) 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
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是面向药品最终用户的销售终端,在从批发商处购进药品后,需要拆除包装箱进行销售。在销售或发放药品的过程中,通过扫描药品包装盒上的二维条码,可以方便地建立药品的销售记录。对于已经使用电子处方的医院药房,在发放药品时更可以建立处方与所发放药品的关联信息,详细记录每盒药品的最终去向,供日后需要时追踪。
仓储、运输环节是物流追踪的难点 医药物流涉及搬运、装卸、仓储、运输、物流加工、配送等许多物流环节。其中,仓储和运输两个环节是物流追踪信息完整的难点。
4) 仓储
对于药品而言,仓储时间占据了药品全生命周期的绝大部分。只有做好药品在仓储环节的信息追踪,才能确保物流追踪信息的完整性。应用RFID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采集大量物流信息,实现药品出入库自动化和快速盘点作业。如果需要记录仓储过程中更详细的物流作业情况,可以通过在指定位置增设RFID读写器和事件指令来解决,如安装在叉车上可用于记录药品搬运和装卸作业情况。
5) 运输
运输环节是物流过程中最难监控的环节,长期以来一直是物流追踪的盲区。我们设计运用GPS、RFID 和GPRS技术来解决在运药品的物流追踪问题。首先,运输前确认所有待运药品包装箱上均贴有RFID标签,并为运输车辆安装车载GPS和移动式RFID识读器。车载GPS自动获取车辆定位坐标和行驶信息。移动式RFID 识读器则读取车厢内RFID 标签中的药品信息。然后通过手机等无线通信终端,将车辆和药品的实时信息传送至物流信息监控中心。信息中心就可掌握在运药品的实时信息,实现实时物流追踪。
4. 联合应用中的问题
RFID的技术标准主要由美国的EPC global和日本的UID 两大组织所掌握。目前, 中国应用RFID的技术标准尚未出台,各行业间的应用标准也未达到统一。标准化问题已成为阻碍RFID 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医药物流追踪系统中联合应用二维条码和RFID技术,必须首先在行业内统一RFID的应用技术标准。从目前国内应用RFID 的现状来看,在RFID大规模应用上获得成功的案例,均是由政府主持实施的,如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上海港集装箱管理等。而在民间商业应用中获得成功的却在少数,多数仅停留在推广试验阶段。要想在医药物流领域成功应用RFID 技术,尽可能的获取政府方面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医流机器人掀起医院物流变革浪潮
近年来,人类的活动领域不断扩大,机器人应用也从制造领域向非制造领域发展。像海洋开发、宇宙探测、采掘、建筑、医疗、农林业、服务、娱乐等行业都提出了自动化和机器人化的要求。这些行业与制造业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工作环境的非结构化和不确定性,因而对机器人的要求更高,需要机器人具有行走功能、对外感知能力以及局部的自主规划能力等,这是机器人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在医疗领域,埃勃斯自动化控制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医流机器人(IR1机器人车)是国内首套成功应用于医院领域的医流机器人系统,其应用推广对于打破传统医院物流模式具有革命性的划时代意义。
医流机器人(Hospital Transmission Robots,简称HTR)是指专门为医院物资传送而设计,高度集成机电一体化、多维传感、人工智能、数字通讯以及仿生学等高新技术,以电池为动力,能按中央控制系统指令自动执行传送、调度、装卸任务的医院可视化智能医院物流系统。
医流机器人(HTR)的核心技术来自德国,其运作由中央监控室的中控系统控制,利用基于电子识别码的蓝牙无线和光传输,锁定医流机器人在整个网络中点对点的安全送达,使用者只需要将物品放入物料车,在科室控制屏上输入目的地代码,机器人就能将物品快速、安全的送达目标科室。它们既是独立运行的个体(互不影响),更是一个智慧型的合作团队(应急避让,有序等待和轮候),在医院局部平面或不同楼层间高效运行。
医流机器人系统与其它物流系统相比,物资承载量更大,通过对医院现成设施(如电梯)的适当改造就能满足安装需求,大大节约项目成本,并且其路径变更的灵活性也显然更适合国内医院应用。
医流机器人(HTR)具有以下五大突出优势:
一、安全可靠:能满足99%常规医疗物资承载,水平运输,稳定准确传送,降低38%的运输可变性,并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几率;
二、智能高效:智能控制、操作简易、整体传送效果高,能释放34%的配送时间,节省75%的运输成本;
三、美观节能:外观时尚感十足,电池驱动永不停歇;
四、个性订制:个性方案设计,路径变更灵活,扩展性强;
五、维护简便:定时自检纠错,本地化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