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义机器人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 详细
企业档案详细>>
联系方式详细>>
  • 在线交谈: 中国叉车网(www.chinaforklift.com)客服咨询
  • 电话:400-019-0081
GIS室智能巡检的创新解决方案—KAOE科义轨道式巡检机器人
发布时间:2025-08-25阅读:116

GIS室巡检的行业痛点与智能化转型需求

在电力系统的核心枢纽——GIS 室,高压设备在密闭空间内持续运转,而用于绝缘灭弧的 SF6 气体虽性能优异,却暗藏致命风险:这种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5 倍,一旦泄漏便会在地面形成无形“毒层”,让每一次人工巡检都成为与危险的近距离接触。

人工巡检的三大核心痛点已成为制约运维升级的关键瓶颈:

安全层面,SF6 气体使巡检人员面临中毒窒息风险;

效率层面,传统“定时定点”模式无法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设备异常可能“漏检”;

数据层面,人工抄录易出错,数据连续性和准确性不足,难以支撑精准分析。

当安全红线频频告急、效率瓶颈难以突破、数据价值无从挖掘时,传统巡检在安全、效率与数据质量上的三重局限,正倒逼行业寻求智能化解决方案——用科技手段替代人工进入高危环境,以全天候监测突破时间限制,靠自动化采集保障数据质量,GIS 室的智能化转型已势在必行。

KAOE科义轨道式巡检机器人的产品概述

整机核心性能参数

KAOE 科义轨道式巡检机器人通过精准化、多维度的性能配置,构建起 GIS 室智能巡检的技术壁垒。其核心性能参数不仅满足设备状态监测的严苛要求,更直指传统运维模式的痛点,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核心性能参数技术指标实际运维价值
定位精度±5 mm实现 SF6 泄漏点毫米级精准溯源,避免盲检误判
测温精度±0.2 ℃捕捉设备接头微弱温度变化,预警过热故障
气体检测能力支持 SF6 气体检测,具备移动采样与定点监测双模式动态跟踪气体浓度变化,兼顾大范围巡查与重点区域监测
局放检测功能集成超声波、地电波、特高频三模检测多维度捕捉局部放电信号,覆盖不同类型绝缘缺陷
持续工作能力24 小时不间断监测突破人工巡检时间限制,消除夜间及节假日监测盲区

传统巡检模式的革新点:相较于每日 1-2 次的人工巡检,机器人的持续监测能力可将设备异常发现时效从“按天计算”压缩至“实时响应”。

通过将高精度传感与不间断作业能力相结合,该机器人构建了一套覆盖“空间定位-状态感知-故障告警”的全链条监测体系,有效提升 GIS 设备运维的智能化水平。

GIS室智能巡检的核心功能与技术优势

SF6气体泄漏监测与安全保障

SF6气体虽为GIS设备的常用绝缘介质,却暗藏安全隐患:其远超空气的密度,使其极易在设备底部形成无形危险区,人工巡检时稍不留神便可能暴露于风险之中。

KAOE科义轨道式巡检机器人通过“主动巡检+定点监测”的双重检测模式破解这一难题:搭载高精度气体传感器的机器人沿轨道移动采样,可绘制整室SF6浓度分布热力图;同时启动红外热成像模块,如同给设备装上“透视眼”,精准定位毫米级泄漏点。

持续监测的技术突破体现在滑触线供电系统:传统人工巡检依赖定期抽查,往往错过泄漏初期的黄金处置期,而机器人可实现7×24小时不间断值守,实时捕捉浓度变化趋势,从根本上消除“检测间隙”带来的安全盲区。

这种“动态监测+精准定位”的立体防护网,既规避了人工巡检的安全风险,又以技术手段将GIS室的安全防线前移,真正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监测”的转变。

设备状态全面监测体系

GIS 设备在电力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但其内部局部过热、绝缘老化等隐形故障常成为安全隐患。KAOE 科义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构建的“五维监测模型”,通过温度、局放、机械状态、气体、环境五大维度协同感知,为设备健康筑起智能防线。

五维监测模型核心价值

• 温度监测:±0.2℃ 高精度测温模块,精准捕捉设备接头过热隐患,杜绝因接触不良导致的火灾风险

• 局放检测:地电波与特高频局放技术组合,像“设备CT扫描仪”般穿透金属外壳,精准定位内部绝缘缺陷

• 多维度协同:机械状态监测预防操作机构卡涩,气体泄漏监测保障运行环境安全,环境参数采集构建综合评估体系

通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机器人不仅实现表计自动抄录(效率提升 80% 且零误差),更能对局部过热、绝缘老化等典型故障发出早期预警。这种“全方位体检+精准诊断”模式,让原本隐蔽的设备隐患无所遁形,为 GIS 室运维装上“智慧千里眼”。

实际应用价值与场景落地

在变电站GIS室这个充斥着高压设备与SF6气体的特殊场景中,KAOE科义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正以标准化作业流程重塑运维模式。从规划巡检路径开始,机器人可精准完成多元数据采集:涵盖SF6气体浓度、局放信号、设备温度及表计读数等关键参数,自动记录生成报表。

这一创新解决方案带来三大核心收益:

安全层面,机器人替代人工进入高危SF6环境,从根本上规避中毒与窒息风险;

效率层面,7×24小时不间断监测模式将巡检频次提升3倍以上,设备覆盖率达100%;

管理层面,数据自动上传,让运维数据完整度从65%跃升至98%,为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电力行业运维人员可通过实时数据看板,直观掌握设备状态,实现从“被动抢修”到“主动监测”的转型。

结语与智能化升级路径

当GIS室巡检从“人工抄表+定期抽检”的1.0时代,历经“单机自动化监测”的2.0阶段,如今正迈向以数据驱动决策为核心的智能巡检3.0新纪元。KAOE科义轨道式巡检机器人的价值,远不止于替代人工完成枯燥重复的物理空间巡检——它更像是GIS室数字化转型的“神经末梢”,通过持续采集设备温度、局放、SF6气体等关键状态参数,构建起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

这些沉淀的工业大数据,正成为电网智慧运维决策系统的“燃料”,推动巡检工作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告警”,从“经验判断”升级为“数据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