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4月1号的到来,作为首批实施机动车国五标准的东部11省市在面对排放升级时,用户如何能选好、用好国五卡车成为大家所关注的,会不会出现像国三升国四时的套牌车?国五价格怎样变化?日常使用需要格外注意哪些?
卡车用户|购买国五卡车注意事项
其实,从国三升级国四时,关于国五排放法规的报道就已经铺天盖地,特别伴随着北上广及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的排放升级加速,许多用户对国五的势在必行已有心理预期。那么在面对国五产品时,用户又应该格外注意哪些。
谨防套牌车
关键部件不能缺
在走访调查活动中,关于国五排放升级的问题,许多用户都问到同一个问题:国五产品会不会也出现像当年国三升级国四时的套牌车,出现“假国五”现象。对于这点,用户只要明白国五排放升级的技术路线,顺藤摸瓜自然不会有假。
其实每一次排放升级,发动机作为燃油发生化学变化的"作功者"是技术改变的首要部分。从国三升级到国四时,中重型柴油机大多采用SCR技术路线,轻型柴油机则大多采用EGR+技术路线。
中重卡用户要特别关注车辆的尿素消耗量,因为有些不良厂家或经销商以产品尿素消耗量低为卖点为用户推荐,这是对后处理系统进行了软件或硬件篡改,虽然表面上降低了尿素消耗,但长久下来,会引起发动机相关的很多故障,最终受损的还是用户。最后对于国五轻卡,新增的SCR后处理或DPF装置,用户同样需要擦亮眼睛,关键零部件不能缺。
价格会提升
低价国五需谨慎
技术的升级、功能零部件的增加,自然带来产品制造成本的提高,这部分价格也转嫁到用户身上,那么价格到底要提升多少呢?
相较于轻卡,重卡1万元上下的涨幅对于大多数用户都还可以接受(这与二者的技术路线和产品自身售价有关)。但如果用户在购买国五产品时,出现国五产品与国四产品价格相当,或者仅是微微上涨,这时用户就当留意这个国五产品的真假,因为这样的低价是从厂家都提不到车,经销商不会无缘无故倒贴钱卖车,别让其中的猫腻坑了你,低价国五产品请谨慎对待。
油品很关键
忌对后处理改动
排放标准能否真正升级,油品很关键。发动机对油品的“口味”更挑,柴油中的硫含量、胶质含量,多环芳烃含量、十六烷值都成为影响发动机可靠性和排放是否达标的关键因素。
国五时代,油品先行。对于油品质量,卡车用户是不可控的,他们只能尽量选择三桶油来做保障。
专用车行业|国五来了,能卖哪些车
这里要区分的就是轻型柴油车和重型柴油车,从重量上来看,一般在整车质量在3.5吨以上的柴油车可以定义为重型柴油车,3.5吨以下的可以称为轻型柴油车。轻、重型柴油车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排放标准实施时间不同。从2017年7月1日起,经销商不能销售国四及以下的重型专用车产品,如搅拌车、挂车、油罐车等,但是还可以卖轻型专用车。从2018年1月1日起,经销商小伙伴们只能卖国五以上的专用车了。
任何一种政策的出台都有可能造成一种消费激增的情况。专用车人如何抓住国五之前最后的一点希望呢?
对于买家而言,与排放标准相比,他们更关心专用车的价格,国五车的价格明显比国四车贵了不少。因此不少厂家抓住买车人的这种心理抢在国五之前,将国四车进行挂牌。比如说,在2017年1月份到来之前,一些专用车厂将已经生产的国四车卖给经销商,挂牌之后的车是能够正常过户的,这样车主就可以买到便宜的国四车了。当然,前提是国五的油品完全适用国四及以下的车。
专用车企业|上公告的烦恼
专用车厂怎么破
专用车厂除了关心车辆的销售问题,还比较关心专用车上公告的费用。今年4月1日起,我国东部11省的环卫车和邮政用车将使用国五的排放标准,对于目前已经上国四公告产品的厂家而言,这笔损失无疑是比较大的。
据专用车行业内的人介绍,专用车厂每上一个公告将花费4万元的成本,其中2万元是申报实验费用,另外2万元是燃油实验费用。一般的专用车厂一年大概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公告需要上,大批量的公告报废损专用车厂损失的费用就相当大了。
既然专用车厂无力承担由公告报废带来的损失,那这笔费用由谁来承担呢?
我们都知道,专用车厂一般是不生产底盘的,而跟排放标准息息相关的就是底盘厂的发动机系统了。底盘厂为了跟专用车厂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一般会对专用车厂进行3-4万元的补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专用车厂都能拿到这笔补贴,不少跟底盘厂关系不好的专用车厂无法拿到这部分补助,只能自己承担公告报废的费用了。
国五排放标准到来是一件好事情,整个专用车行业无须惊起一片涟漪。专用车人只要抓准时机,闷声发大财也不是一件难事。
二手车|取消“限迁”
北上广仍执行国五
倍受诟病的“限迁令”曾让很多二手车的交易变得繁冗,因为有18个城市有国五排放准入要求,有230个城市对国四排放有准入要求,只有寥寥的44个城市可以迁入国三的车辆。
所谓“限迁”就是限制一定排放标准以下的外地二手车迁入本地市场。本着保护当地城市环境,控制大气污染,降低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而将迁入本地的排放标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即国Ⅴ排放),所以导致出现了“限迁”城市内的二手车往外流通困难,二手车价格走低等多方面不良的影响。“限迁”的政策刚开始实施时,其实某些省份2014年就已经悄悄的实施了二手车国五排放迁入标准。
根据数据统计,新车的更新和置换周期,大约为每辆车6年就要更换一次,随着近几年的机动车交易政策限号限制,和新能源纯电车辆的市场涌入,导致二手车出现了一个交易的小高峰,但在“限迁”的政策制度下,降低了消费者换车积极性,也损害了消费者的自有财产权益,确实在“限迁”的政策即将取消时,是给二手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利好方面1:限迁政策解除,车辆地域限制被打开
下列城市属于国家鼓励淘汰和要求淘汰的相关车辆及国家明确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珠三角: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肇庆、惠州、东莞、中山等9个城市)仍然保持“限迁”的限制,不过这些城市的国Ⅲ、国Ⅳ车辆可以更加自由的迁往外省市,对于保持这些地区的环保和整治大气污染仍然是有推动作用的。
除上列城市外,均可在环保定期检验有效期和年检有效期内的二手车均可办理迁入手续。
对于国Ⅴ的排放准入制度,基本影像的就是北上广的十几个重要城市,目前仍然直行很严格的迁入制度;而国Ⅳ的车辆之前有230个城市是允许准入的,现在全面放开,而国Ⅲ的车辆受惠最大,以前仅有14个城市是允许迁入的,现在同国Ⅳ一样,只要环保定期检验,年检有效期内的,都可以迁入。
利好方面2:二手车的残值将被提升
以前因为限迁的政策会导致排放不满足国Ⅳ、国Ⅴ的大量二手车的外迁成本过高,周边的省份可能对排放有严格的准入要求,所以二手车残值就就逐渐降低了。但“限迁令”一旦解除,二手车流通率增加,市场放量增加,二手车也会相应的有所增值。
利好方面3:新车价值提升
通过二手车的增值,可以提升新车的残值率,对于新车销售而言也有帮助,尤其是在置换时新车和二手车联动,二手车卖的贵,新车往往也都比较好卖。
政策弊端1:新车市场放量会被压缩
通过利好可能会提升一部分新车的销售量,但往往在这时候会影响到一部分不太热门新车被二手车的放量打压而影响销量。
政策弊端2:不利于新能源车的推广
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的新能源车仍然是大发展方向,也是主流趋势。但限迁解除后会影响到一部分省市周边的二手车市场活跃,而不利于在大环境下推广售价更高更环保的新能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