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宝发动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 详细
企业档案详细>>
联系方式详细>>
  • 电话:0551-63892300
    0551-63889498
  • 传真:0551-63889498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开发区始信路136号
油价暴跌推动北美LPG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原料
发布时间:2015-12-11阅读:344

导读:在油价缩水一半的背景之下,中东乙烷成本仍然极具吸引力。同时,低油价加上北美地区的LPG供应过剩,使得当前北美地区处于全球成本曲线的最低位,也使北美LPG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原料。

 

近期油价的暴跌改变了全球各地区石化生产商的成本地位——尤其是乙烯的生产成本地位。油价走跌缩窄了石油同天然气之间的价差,拉近了石油基和天然气基生产商的原料成本距离。

 

最近,油价从2014年初的100美元/桶以上暴跌至平均50美元/桶左右,这里我们不妨来审视一下拖累近期油价跳水的三个主要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美国的石油产量增长。2010-2014年期间,主要受轻质致密油(light tight oil)产量增长的带动,美国石油增量超过了400万桶/天,占全球净增量的73%,超过了诸如沙特、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以及加拿大等石油生产大国的总增量,并完全抵消了利比亚、伊朗和北海等地区生产商的370万桶/天的产量损失。

 

第二个因素是近期经济增长的放缓——这在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全球需求增长跟不上供应的脚步,这进一步加重了市场的看空氛围,2014年年中,市场对原油供应过剩的迹象产生了反映,油价开始步入急剧下行通道。

 

OPEC奉行不减产策略,捍卫市场份额

 

第三个主要因素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策略从捍卫石油价格向捍卫市场份额转变。2014年底,OPEC选择维持产量以保卫市场份额,而不是通过减产来支撑油价。此举意在迫使效率较低而成本较高的石油生产商退出市场,其中一个目标就是美国的致密油生产商。

 

2014年底以来,油价暴跌产生了一系列广泛的影响。原油价格跳水刺激了石油需求增长,预计2015年石油净需求将增长1.7%——而过去5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不过,在发展中国家,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油价的走跌也暂时改变了过去的需求模式。

 

从地域上看,在2015年全球需求增长中,预计北美和欧洲的贡献将接近40%,几乎与2015年亚洲的需求增量相当。北美地区公路燃料税的降低刺激了消费者的需求。北美仍然占到全球汽油需求的43%,且预计在2015年其石油消费增量将仅次于亚洲。

 

汽油需求增长强劲

 

石油需求模式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汽油需求相对柴油需求增长更加强劲,从而扭转了过去几年中二者的需求对比。由于柴油需求与商业运输关系更加紧密,因此也更容易受到经济活动的影响。所以,发展中国家增长放缓也对柴油需求造成了冲击。相反,全球汽油需求则因与私人运输直接相关而受到提振。发展中国家汽车拥有率提高,以及北美市场汽车使用的增加,都是推动私人交通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

 

油价走跌对供应的影响将需要一些时间才会显现。虽然美国原油产量呈现下滑迹象,但事实证明,即使是在当前的油价环境下,其原油产量的恢复力也是极强的。自8月中旬以来,每周钻井平台数量持续收缩,然而,由于操作技巧的逐步改进以及选址能力的提高,补偿了钻井平台数量减少对产量的影响,使得致密油生产的保本价进一步向下调整。

 

短期来看,油价有可能小幅反弹。美国产量下降缓慢,再加上伊朗重返国际市场的前景,使得OPEC保卫市场份额的战略推迟见效。

 

市场人士估计,一旦对伊制裁解除,短期内伊朗原油出口可能以50-70万桶/天的速度增长,而到2018年可能就会恢复到制裁前的360万桶/天的出口水平。

 

此外,预计近期石油需求的迅速增长只是昙花一现。根据预测,全球石油需求平均年增长率将回落至1%左右。即使发展中国家无法重返过去十年那样的高速增长时代,但人口和个人收入方面的趋势仍将再次使石油需求增长的热点向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集中。预计中东仍将是一个主要的石油消费地区。

 

原油低价决定了石脑油低价,从而大大提高了以石脑油为原料的石化生产商的利润水平。而同期内天然气原料成本的下降却远远没有这么显著。

 

原油价格的下跌效应也传递到了基于乙烷原料的乙烯石化项目上,近期内可能导致部分项目被推迟或取消。在美国,有几套已宣布的新乙烷裂解装置项目正在被仔细审查,而包括中国和中东在内的其他地区也可能步其后尘。

 

在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地区,过去10年中乙烯产能增长了两倍之多,因此对原料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在过去5年中,GCC国家乙烯产能增长了约1000万吨/年,至2300万吨/年。原料方面,当前这一地区的石化产业主要采用的是轻质的天然气凝析液(NGL——尤其是乙烷。基于乙烷的乙烯产能占到了GCC地区乙烯总产能的三分之二左右。近年来,基于NGL的原料种类逐渐扩大,包括了越来越多的液化石油气(LPG),如今基于LPG的乙烯产能已占到地区总产能的22%

 

GCC地区追求原料多元化

 

对于GCC地区的新乙烯项目而言,原料多元化是一个持续的主题。除乙烷之外,这些项目也常常考虑使用重质液体原料以及更多的炼厂气等原料。这反映出这一地区在获取更多廉价乙烷方面面临一定限制;同时也表明该地区有意加强石化产品的多元化,以形成协同效应。

 

事实上,过去几年中,由于能够以极低价格锁定乙烷供应,为GCC地区的乙烯生产商带来了极大的成本优势。在原油价格波动的形势下,这一地区的乙烯生产成本始终保持优势。

 

但对于北美的乙烷基生产商而言,情况却并非如此。这些生产商的成本水平随着本土天然气和NGL价格的变化而波动,因此他们的竞争力地位也常常发生变化。只有当页岩气革命发生以后,天然气和NGL价格才和油价脱钩。当前,油气之间的巨大价差使北美地区生产商坐拥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成本地位。

 

全球成本曲线趋于平缓

 

至于其他主要原料——LPG和石脑油,其价格通常跟随原油波动,在GCC地区同样如此。在油价比气价高出许多的情况下,这些原料的相对竞争力也被削弱。

 

我们可将当前油价环境下的全球乙烯生产成本曲线与2014年高油价时的成本曲线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油价下跌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使得成本曲线趋于平缓,缩窄了不同地区和原料类型之间的巨大鸿沟,使得成本竞争环境更加公平。

 

 

在油价缩水一半的背景之下,中东乙烷成本仍然极具吸引力。同时,低油价加上北美地区的LPG供应过剩,使得当前北美地区处于全球成本曲线的最低位,也使北美LPG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原料。

 

虽然从现金成本角度来看,低油价意味着中东的混合原料裂解装置(除了乙烷外,还可裂解石脑油和LPG)的成本地位更有利一些,但生产商在考虑投资新项目时,则要面临一些问题。

 

由于乙烯和其他联产品的价格也将趋于下行,因此这些新项目的投资回报能力便受到了限制。

 

这意味着,建设这些新项目更多出是出于一种战略意义上的考虑,这些装置生产的诸如丙烯和二甲苯(BTX)等联产品及其与下游装置之间的一体化为拓宽价值链创造了可能性。

 

中东通过一体化拓宽价值链

 

因此,中东生产商必须扩大其产品组合,以拓宽价值链。为此,在这一地区新建的炼厂都配套有下游石化装置。

 

长期来看,预计到2020年之前,约35%的中东石化生产原料都将来自于炼厂产品,其中石脑油将成为最大的原料类型,主要用于满足芳烃生产的原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