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我为高质量发展代言 | 唐艳:叉车里走出来的“江苏大工匠”

2018-09-25 08:45 性质:转载 作者:澎湃新闻 来源:澎湃新闻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唐艳,连云港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港务分公司机械一队党支部书记、副队长。从一名普通的港口装卸司机成长为技能专家、党的十八大代表,唐艳...

  唐艳,连云港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港务分公司机械一队党支部书记、副队长。从一名普通的港口装卸司机成长为技能专家、党的十八大代表,唐艳付出了超常的努力。她的十多项独创的货种操作法,她的节油驾驶操作法,她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赢得了广泛赞誉,成为港口工人的典型代表。

 

  1.64米的个头,身材高挑,看起来文静秀气,单从外表看,今年47岁的唐艳似乎与叉车工身份有些不搭。她操纵的叉车,光两个大车轮就比她高出许多,要登上驾驶舱还得爬几级很陡的梯子。驾驶舱内只有1立方米左右的空间,她在这狭窄的空间内,一干就是十多年。
  1990年,通过招工考试,唐艳进入连云港港口集团东联公司,被分配到铲车队。当年招工考试一共有三个工种:门机、吊车、铲车。相对前两种,铲车属于流动机械,开车难度大,体力要求高,且安全系数较低,很多一同被录取的请愿调到其他两个工种车队。而抱着“能有一份工作就很不错了”想法的唐艳心甘情愿留下来,并下定决心好好干。决心归决心,真正操作起来又是另一回事。刚开铲车铲钢管时,不是左歪,就是右偏,一个工班下来,累得头昏眼花,活却没干多少。唐艳心里自然委屈,工友们半打趣半规劝说:“开铲车是男人干的粗活,你一个黄毛丫头,还是改行干别的吧!”
  倔强的唐艳不信啃不动这块硬骨头。她白天目不转睛地盯着师傅操作,琢磨每一个驾驶细节,晚上留在场地练习,不懂的问题都记在小本子上,第二天再向师傅请教。
在港口,女装卸司机一般只开载重5吨的铲车。经过两年的学徒生涯,唐艳不仅能娴熟地驾驶5吨的小车型铲车,而且能开16吨、25吨、45吨的大车型铲车,成为港口第一位能进行多个货种的高难度装卸作业的女司机。
  铲车驾驶室空间狭小,四周都是玻璃门窗,没有一点取暖设备,每次工作完,唐艳的手都冻得红肿。炎炎夏日,码头气温高达38℃,驾驶室里更是达到44℃,座位下的发动机一发动,浑身蒸得滚烫滚烫的。一天下来,汗水湿透了工装和座椅。晚上回到家里,吹电扇降温,身上依然滚烫,唐艳以为发烧了,用体温表一量,体温正常,才知道是一整天日晒气蒸的缘故。
  每年7月,是船舶集中到港的时候。装卸机械、人员劳力十分紧张,好多司机耐不住劳累会抽时间休息,而唐艳为了抢工时,怕上卫生间耽误时间,连水都很少喝。“当时心里就两个字——拼、干。”至今,仍令她骄傲的是,她创下了连云港白班单车氧化铝作业量最高纪录。同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唐艳,好样的,我们为你骄傲!”唐艳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感觉,“一般平均每天一只脚踩刹车1500次~2000次,下班后,腿都站不直了。”在美丽的海港,唐艳邂逅了同样是装卸司机的丈夫,婚后育有一女。丈夫和唐艳一样,都是三大班,工作也十分辛苦。有一年冬天,女儿发高烧,夫妻俩都要上班,只好委托年迈的母亲带女儿去医院。女儿过生日当天,刚陪女儿吹完蜡烛,他们又匆匆忙忙回到港口继续上班。多年来,每当唐艳和丈夫的上班时间赶到一块,女儿就得到姥姥家或大姨家吃饭,唐艳临去上班,女儿总要追问:“妈妈,今天我上哪儿吃饭?”在唐艳心里,工作始终占据着第一位,用她的话说:“那时候,一心想的全是码头。”小岗位也有大贡献
  多年坚守在生产第一线,唐艳的身体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在连续几年的体检报告中,多项健康指标超过警戒线,“到现在,我还是中度贫血,长期缺乏休息和饮食不规律造成的。”出于健康考虑,2007年年初,公司把唐艳从码头一线调到工会工作。“但在码头一线干惯了,我还是喜欢到一线去。”又考虑到码头一线缺乏技术攻关的业务骨干,2009年3月,唐艳主动要求回到机械一队,担任队长助理。


  走上管理岗位后,她把节能降耗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唐艳发现,司机普遍存在不良的操作习惯,比如,有的司机即使人不在车上,依然开着发动机;还有的喜欢把脚放在油门上,不经意间白白浪费了燃油。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唐艳每天早上6点钟就来到作业现场,仔细观察每一名司机的操作,随时提醒他们。问她收效如何,她笑着说:“我先改变十个人,以后这十个人就会改变一百个人,再往后就会进入良性循环。”唐艳知道光有节能意识还不够,还要有节能技能。随后,她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叉车节能操作法——“脚轻、手快、少刹、勤查、多滑”和“一铲准”,并以文字、图片、录像等易学易懂的形式在全队推广。
  唐艳还建立了《能材耗监控记录卡》,推行能耗单车考核制度。刚开始,这一办法遭到司机们的普遍反对,经过多次谈心、交流,司机们理解了唐艳的初衷,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从一名司机变成了管理者,不再是单纯地开好自己的车,练好自己的技术就行了,而是要让所有的人都能在岗位上提高技术水平,能为港口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现在我们的司机都自己想办法节能降耗了。”说到这里,唐艳的语气透着掩饰不住的自豪。
  2010年,唐艳在交通运输部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专项行动内容之一——港口机械节能操作巡回演讲中,代表连云港港口,先后在青岛、上海、天津、广州、大连等港口,将她的叉车节能操作法作为先进经验进行了推广。技能人才孵化器
在我国,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比例仅为5%左右,2017年发布的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指出,中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目前国内高级技工奇缺,甚至南方的一些企业因招录不到高级技工而面临停产。”对此唐艳感慨良久。她想在全队建立“创新型、知识型码头技术工人”的长效成长机制,充分发挥一线工人的创新能力。
  2010年1月,“唐艳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由12名基层骨干组成。“可别小看了这个创新工作室,车队在码头生产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都是在这里讨论解决的,而且这儿也是技术创新的小阵地。”唐艳说。2014年,公司引进“散改集”发运新模式,采用散货(氧化铝、铜精矿等)以吨袋形式装箱发运。因没有专用工具和前期可以参考的装卸工艺。装卸时,一条集装箱氧化铝吨袋需用时50分钟,不仅作业效率低,而且破损率较高。针对这一情况,唐艳组织工作室相关技术人员,反复试验,研究解决方案。新技术实施后,货物在箱体内的码放整齐有序,而且十分安全,装卸效率由原来的50分钟/箱,提升至约为20分钟/箱。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有20多项创新成果获得了集团技术创新成果奖。创新工作室不仅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还承担着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成为技能人才成长的孵化器,每年培训各类技能人才600余人。“我们码头工人的创新成果,同样为社会创造了很大的财富,和工程师、科学家一样,都是为社会做贡献。”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2017年8月,江苏省人社厅开展了首届“江苏技能大奖”评选,唐艳被评为“江苏大工匠”。
  唐艳说:“身为党支部书记,我的职责是把党建工作带到生产当中去;身为副队长,我依然要抓生产。如果说我是一条鱼,码头一线就是水,我的根在一线。”谈及未来,唐艳的回答朴实简单:“希望港口发展得越来越好,职工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美好。”
  这,就是唐艳,而文中所说的只是她全部工作的一小部分。她的工作很多,而且每样都做的特别出色。她奋斗的历程成为一种榜样,她“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伟大劳模精神深深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职工。从普通到伟大,劳动是必经的道路,从平淡到幸福,奋斗是必然的选择,这是梦想的基石,也是幸福的源泉,这是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这是责任的担当,也是郑重的承诺,把一线当前线,凭质量增分量,以初心铸匠心。
  “我为高质量发展代言”栏目这期给大家介绍的是连云港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港务分公司机械一队党支部书记、副队长唐艳。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努力奋斗,自强不息、能量超正,让人从心底敬重。
  张爱玲曾说:“人们大都追求飞扬的人生,其实,平凡才是人生的底色”。平凡的事业,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生活正是因平凡而真实,因真实而幸福,因幸福而精彩。其实像唐艳一样的女性还有很多,她们没有刻意张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立足本职,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她们在不同的岗位上肩负着不同的责任,在接续奋斗里书写精彩的华章;在不懈努力下创造幸福的人生,坚定不移的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更好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时间是个常量,也是奋斗者的变量。时间的足迹,汇聚着我们砥砺前行的力量。希望唐艳的故事,能够传递给你们励志的正能量。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