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氢燃料电池真的是风口? 专家:国内的应该全打回实验室

2018-06-23 07:08 性质:转载 作者:连线新能源 来源:连线新能源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国务院总理考察了丰田汽车公司的氢燃料电池车Mirai之后,一时间掀起了业界对氢燃料电池的热烈讨论,以及汽车产业对氢燃料电池的热切追...

  国务院总理考察了丰田汽车公司的氢燃料电池车Mirai之后,一时间掀起了业界对氢燃料电池的热烈讨论,以及汽车产业对氢燃料电池的热切追捧。

迷之高涨的“氢”热情
  本月,日产-雷诺-三菱集团宣布中止2013年与戴姆勒、福特签署的燃料电池车商用化计划,并将未来经营资源集中用于纯电动汽车汽车的研发。同时,福特和戴姆勒也宣布,位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本那比 (Burnaby)的合资公司Automotive Fuel Cell Cooperation Corp(AFCC)将于6月末关闭。

  反观国内,资本和人力的投入却有增无减。

  2017年11月,长城汽车副总裁Tobias Brunner就曾向媒体表示,长城汽车已建立内部研发团队,正在研发电驱动与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有望于2022年正式推出首款全新的燃料电池汽车。

  2018年5月,长江汽车董事长曹忠公开表示,南海项目今年将致力氢能动力装置的研究,预计2019年量产电电混合(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混合)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

  同月,富瑞特装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70Mpa储氢瓶正在试制过程中,预计6月份出成品。但是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尚无70Mpa储氢瓶国家标准,还停留在35MPa的水平。

  6月,湖北省首座固定式加氢站在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破土动工,这也是国内首座投入超过100亿元的加氢站。
 
  同时期,比亚迪美国混合动力公司( US Hybrid Corporation )合作研发氢燃料电池客车。但看起来这款车型大概率只会运用在夏威夷本土。

  持续发酵的氢能源产业链,接二连三的氢能源项目,充分展现了国人对于氢能源的热情和憧憬,以及对总理“凝重表情”的热切回应。

  民间力量在大举进军氢能源汽车,政府力量也不甘居后,继上海、苏州、佛山、武汉等地之后,广东也明确提出推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另外,大同、广州、青岛、扬州等地也正在酝酿扶持氢燃料电池发展的相关规划。

小编感觉这是全民“氢燃料”的时代来了!

安全和技术仍无保障
  目前,推行电动汽车的最大阻力之一就是充电桩,这个问题在电动汽车行业内被反复提及,我国在快速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同时,各部委与地方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布局充电桩建设,至少在充电桩问题上,我们迈出了第一步。

  但是,落在氢燃料电池上,问题不仅仅是出在充耗能的协同性上,无论是车本身,还是充氢站,都还面临许多问题,这个第一步似乎迈地更加艰难。

  氢站方面,相比充电桩而言,充氢站的建设成本高出十倍不止,就算想要靠政策强力推动,资金方面怕也是跟不上。国内正在运营中的八座氢站也是妥妥的亏本生意,巨大投入后回本无期。

  电池方面,学界近日也发出了一些理性的声音,给跃跃欲试要投资的人提了一个醒。

  在日前北汽新能源举办的首届“三里屯沙龙”上,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陈全世教授直言不讳地表示:“关键技术还没解决,应该回到实验室里继续研究,在膜和催化剂这两大关键问题没解决前,呼吁发展氢燃料汽车是不合理的。”

  陈教授还称,“政府和车企应该联合大学等研究机构,把膜、催化剂、极板等基础问题解决了,而不是做多少辆车。”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副主任宋健教授表示,氢燃料的运用十分复杂,操作难度远大于电和天然气:“氢燃料现阶段存在巨大的安全性问题,无论在储运上、加注上还是使用过程中,很多安全问题都没有经过严密考核……”此外,宋教授提到,加氢罐在700公斤大气压的情况下,阀门很难做到密封;氢燃料电池车到底能不能进停车场;如果在地下车库泄露出来,气体如何疏散。

  诸多的安全问题,在当下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相对于充电电池的老化而言,人身安全,更值得被关注。

空口造不出车
  在氢燃料电池技术上,丰田是毫无疑问走在第一位的,尽管如此,丰田还是饱受诟病,被称为“浪费资源的造车企业”。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usk)直言不讳的批评利用氢作为汽车电源,声称“把本身容易获得的电能,用极为复杂的方法去在车内产生,是一个再愚蠢不过的方法。”

  全世界唯一将氢燃料电池车实现商品化的就是丰田“MiraiI”,也是在国内掀起了热议的争议车,在被总理参观考察后,国人纷纷追捧,民族荣辱感空前膨胀,恨不得马上投入巨资迎头赶上。

  此外,612补贴新政实施之后,国家对高速航里程的纯电动汽车补贴继续追加,而对于氢燃料电池的补贴并未改动。个中释放的信号很明显,国家仍然以扶持电池动力为主。“后补贴时代”的来临,也让部分人开始重新讨论能源汽车动力的发展路线,侧面加强了企业对燃料电池的信心。

  对此,有网友对国内“拥氢党”进行口诛笔伐:一张所谓「凝重」的图片、几篇十万+的鸡汤微博和公众号文章,就在中国轻易收获了国人对日本氢能源战略的好感,甚至让一些专业人士,也开始怀疑纯电线路是否就是未来,实在颇为讽刺。

  细想起来,国内新能源造车的情况不是一直都是这样吗,类似于锂电池电动汽车企业,动不动就要对标特斯拉。

  特斯拉并不是神话一般不能对标的,但也不是做几页PPT,找一个代工厂,就能轻易对标的。

  事实上,截至目前,丰田“Mirai”年产量不足2000辆,其科研价值远高于实用价值。这个数字似乎比国内许多要造氢燃料汽车的企业给出的目标还要低一点?也许这才是总理脸色凝重的真正原因。

  相较于氢燃料电动汽车商业化的遥不可及,笔者认为,我们不妨把重心放到技术壁垒稍微低一些的固态电池,或者是结合了燃料电池与蓄电池的燃料电池增程式电动车上,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才是正道,毕竟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BBC:为什么你的新同事可能是机器人?
    欢迎来到未来的工作场所——这就是工作中的机器人 EV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当你进入 Automata 公司的办公室时,一阵呼啸声迎面而来,这是一家位于伦敦的新成立的机器人公司。一旁的机械臂正在...

    2024-02-21 09:01

  • 2023 年北美机器人订单创纪录相比上年 下降30%
    美国东部标准时间 2024 年 2 月 12 日上午 07:00,密歇根州安阿伯市 --根据美国自动化促进协会(Association for Advancing Automation,A3)的最新报告,继2021年和2022年创纪录的订单...

    2024-02-19 09:05

  • 2023 年 12 月全球机器人技术投资高达 7.49 亿美元
    中叉网、中国AGV网援引美国媒体《therobotreport》显示,2023 年 12 月,全球机器人公司共获得 41 笔投资,募集资金 7.49 亿美元。、2023 年全年机器人投资额约达 129 亿美元。2023 年...

    2024-02-19 09:01

  • 北美最大的物流制造业和供应链盛会MODEX 2024将于3月11日重返美国亚特兰大
    北美2024年最大的制造业和供应链贸易盛会MODEX将于3 月 11-14 日重返亚特兰大,届时将有超过1,175家来自领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参展商参展,并将举办一场全面的教育大会,重点探讨制造业和供应链...

    2024-02-18 13:52

  • 德国斯图加特 LogiMAT 2024:全球内部物流的大合唱
    全球内部物流展示会 LogiMAT 2024 将于 3 月 19 日至 21 日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展会将有超过 1,500 家国际参展商和从数字化转型到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活动,让您深入了解最新的行业趋势...

    2024-02-18 13:17

  • 开工大吉| 共迎工业车辆行业发展新篇章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又一次迎来了全新的开工季。站在2024年的起点上,工业车辆行业正以崭新的面貌,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此,中国叉车网(www.chinaforklift....

    2024-02-18 09:55

  • 大年初三 | 三生万物,愿工业车辆行业蓬勃发展!
    大年初三,春日的阳光洒满大地,让我们感受到生机和活力的蔓延。在这个重要的节点,让我们一起为工业车辆行业送上祝福吧!三生万物工业车辆行业,一直是生产与物...

    2024-02-12 09:50

  • 本周工业车辆行业热点回顾(2024.2.4-2.10)
    “一年之计在于春”,本周有立春,除夕、大年初一,人勤春早,好开端也预示着未来的一年里,我们也将朝气蓬勃,期盼着新的一年大家都平安、健康!欢迎大家一起关...

    2024-02-11 12:03

  • 中叉网与您迈向未来 共谋叉车行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2024年。值此甲辰龙年到来之际,中国叉车网(www.chinaforklift.com)向叉车行业内外所有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前辈、客...

    2024-02-10 09:45

  • 无电池传感器利用语音的力量
    声敏传感器无需外部电源,由某些噪音产生的声波激活。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无电池传感器,可以对声波(例如特定的口语单词)做出反应,产生足够的振动能量来为电子设备供电。这种新型传感器...

    2024-02-06 10:11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